白居易在日本的影响力远远超过李白、杜甫、王维、李商隐。为什么日本人这么推崇白居易?

非凡网 76 0

这个大概有两个原因,一个是降维性,白居易的诗相比其它诗人的诗更为的通俗易懂,这种风格使得他很容易在日本流行,大家想一下,日本是学汉文学的,是学生。学生当然要从简单的入手。就像中国学西方的东西,通俗的东西更容易接受一点。

其实,不止白居易的诗在日本流行,还有一些人在日本很有名,但在中国却不太有名,比如寒山与拾得。

这一对情僧的诗也是大白话款的,非常适和没有过汉语四级的人学习领会,当然,他们诗中的佛教因素,生活方式也是符合日本人审美观的,不但日本人爱,西方最喜欢的中国诗人也有这两位,这也是占了一些易懂,传播容易的便宜。

说回白居易,白居易的诗为什么好懂呢?这是白居易的自我追求,唐诗的演变,有过高适的奔放,有过李白的高雅,有过杜甫的苦情,当然也需要一种别样的风情,白居易可能也是为了写出自己的风格,就是通俗化,据说他写诗,一定要到田间地头念给种田的人听,如果种田的人听懂了,那这首诗就OK了,如果听不懂,那就要回去改。

所以,通俗是白居易追求的目标。因为这,他的诗也受到了批评,说是谄媚老妪。就是迎合屌丝的意思,跟现在得屌丝者得天下的味道。

那是不是真的通俗就可以了呢?

当然不是,通俗只是表现的形式,其诗的本质不能落俗,甚至还要提高,这就是你把一个东西写艰辛了很容易,但把一个难题,一个很难表述的心理写通俗了,写得世人皆易懂,反而不容易。

所以,白居易的诗虽然简单易懂,但是,他的诗还是很富有哲理的。

这就是白居易的诗受日本人欢迎的第二层,他的诗富有哲理,比如我们拿白居易的成名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个诗就特别容易懂,但他把生命的真谛说出来了,荣枯有时也。

你说你往难了写,也可以,但这种用浅显语言说大道理说大人生的本事才是真本事。

另外,白居易的诗恰好跟日本的精神世界吻合了,日本人有一种物哀性,就是丧文化,人家没办法,地震多,地少,一直都是苦哈哈,今天快乐明天说不定就仆了,所以骨子里有一种繁荣不易久的心理。那白居易恰好是处在盛世夕阳里的一个人,他见过盛世最后一抹颜色,对这种盛世将败的景象特别有感触,所以才能写出一岁一枯荣。这句话说是写草也可以,说是写日本的樱花又何尝不对呢?

因为这些原因,白居易自然就成了日本人最受欢迎的中国诗人了。

标签: 白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