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倌昼梦——说梦录(二) 人为什么会做梦呢?明代学者王廷相说了原因: “思念之感”。 同时代还有个唐顺之,回答得更为干脆: “ 举天下之梦岂不出于想。” 唐太宗从谏如流,尤喜魏征进谏,经常以魏征为镜,借以观... 非凡网 2021-11-19 75 #陈与义
一日一花一诗:曼陀罗花 枯木 《曼陀罗花》 【宋】陈与义 我圃殊不俗,翠蕤敷玉房; 秋风不敢吹,谓是天上香。 烟迷金钱梦,露醉木蕖妆; 同时不同调,晓月照低昂。 注: 殊:特异,出众,突... 非凡网 2021-11-19 66 #陈与义
茶事 茶事 我喜欢喝茶,觉得比饮料好,苦涩中有清香且能提神,所谓“一片新茶破鼻香”。由喝茶而想了解茶,于是去翻阅了一下《茶经》,知道茶有“轻汗发而肌骨清”、“有力悦志”等好处,能“与醍醐甘露相抗衡也... 非凡网 2021-11-19 45 #陈与义
潘奕辰:香木传盛世 国风流雅韵(转载) 雅韵香事 当“木风香堂”的英文专题在Bon TV上,向全球播放之后,潘奕辰便以一种全新的形象,回到公众的视野,退去曾经的强势,现出恬然静和的典雅之美。 潘奕辰说:“许多朋友都觉得我的气质越... 非凡网 2021-11-19 294 #陈与义
人生就是悲喜交加 大概三四年前,一个大学同学微信名如梦,当时觉得这样矫情,每天忙忙碌碌,说什么人生如梦,更像附庸风雅。我们这个年龄,青春已远,人生未老,但只要父母在侧,好像还是孩子,任性,赌气,不耐烦他们的唠叨,也... 非凡网 2021-11-19 52 #陈与义
读报有感.骑马客京华与小楼听春雨 《中华读书报》2017年12月6日刊登《周汝昌与许政扬》一文,反映了老一辈学者间的友情及对学问的追求,颇值一读。其中1965年初许政扬给周汝昌的建议引起我的兴趣,建议说“弟曩议取宋人集中典制、风习... 非凡网 2021-11-19 30 #陈与义
最是坐听声喷竹,且看笔走起龙蛇 想起了黄庭坚,想起了苏东坡半是戏谑半是钦佩的比喻,那是对黄庭坚书法的最大褒奖。说是黄庭坚的书法像极了挂在树上冻僵了的蛇。我钦佩这位涪翁,因为大字无过瘗鹤铭。人家能够用画竹的笔法书写《廉颇蔺相如列传... 非凡网 2021-11-19 56 #陈与义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转载) 六年级在整个学习生涯中是个关键的转折点,它是六年小学生活的结点,同时也是初中生活的起点。同学们一定要做好复习!下面带来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一起看看! 一、形近字 激(激动... 非凡网 2021-11-19 34 #陈与义
山水画家鞠占圃 有点冷的桃花山水画 我身非我身,我身是我身,误入桃花深处,沾的自在菩提。且是静了得心,忘了世间万物,只在清静无为了。这可如何是好,走入神仙的去处了,不愿回到红尘间,忘了凡尘杂念,只这别样的景色,都令人醉了,踉跄的可是... 非凡网 2021-11-19 32 #陈与义
关于拗救 镇楼诗:清波石渠里,潋滟映天光。一朝东到海,始信有汪洋。 关于拗救 作者:左之左之 律诗的拗救,是对律诗拗句(不符合平仄常格)的一种补救规则。很多人认为拗救很复杂麻烦,其实,拗救与格律... 非凡网 2021-11-19 66 #陈与义
理洵对话张宗子(转载) 转载 理洵对话张宗子 @理洵 阅读就像看一部精彩的电影,听一首勃拉姆斯的钢琴协奏曲,就像读一本长篇的福尔摩斯探案,你不由自主地跟着往前走,梦游一般,欲罢不能。 读书和做任何事一样,... 非凡网 2021-11-19 45 #陈与义
陈与义的《登岳阳楼》的翻译! 登岳阳楼 宋·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苍波无限悲。 译诗:我用现代诗的体裁给... 非凡网 2021-11-19 32 #陈与义
传统文化中姓陈的为什么是义字? 陈姓历史悠久,是舜帝之后。舜本名虞重华,其子商均在舜去世以后因自己没有治国之才,就传帝位于大禹。大禹即位,封商均于虞城,不久又移封于商。商均虽然西迁,但他的后人虞思公却滞留虞城,未再迁徙。舜当天子... 非凡网 2021-11-19 40 #陈与义
登岳阳楼陈与义尾联用的是什么手? 首联:开篇大气,作者从大处落笔,把洞庭湖和长江作为背景,在宏阔的视野中隆重推出岳阳楼,由近及远,视野开阔,也展现使人丰富的联想 颔联:加入了厚重的历史感,融入了些许的怅然之情,物我兼容 颈联:跨越... 非凡网 2021-11-19 30 #陈与义
在线等、、早行 陈与义 的大意 早 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赏析】 钱钟书《宋诗选注》:“《南宋群贤小集》第十册张良臣《雪窗小集》里有首《晓... 非凡网 2021-11-19 24 #陈与义
陈与义在文学上的主要贡献在哪方面? 陈与义(1090—1138年),字去非,号简斋,河南洛阳(今属河南)人,南北宋之交的著名爱国诗人。陈与义自幼聪颖好学,早岁能诗文。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陈与义登上舍甲科。他为人拘谨,不苟言笑... 非凡网 2021-11-19 32 #陈与义
陈与义《襄邑道中》‖古诗词日历 #美友古诗词日历# 文 / 严勇、音 / 张佳 译文沿河两岸,落英缤纷,随风飘舞,凋零满船,被花映红。 百里长堤,长满榆树,微风轻拂,吹了半天,伴我远行。 躺在船上,仰望天空,满天白云,纹丝不动... 非凡网 2021-11-19 39 #陈与义
杏花疏影里 吹笛到天明 陈与义的名句 陈与义,河南洛阳人,南宋时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一个北方人做了南方诗派的代表,很奇怪。放在当时很正常,北宋灭亡,中原士大夫衣冠南渡,生活在了江南。陈与义在南宋是朝廷重臣,官至参知政事。“杏花疏影里,... 非凡网 2021-11-19 34 #陈与义
田雨自杀前留下一首诗,兑现了同李云龙的承诺,看过的人都流泪了 在抗战题材的电视剧中,不得不提的就是《亮剑》这部电视剧。该剧以李云龙为主线,以抗日战争为大背景。刻画了一大批优秀的人物,而且都是个性鲜明。像楚云飞,其实原型就是国民党将领胡琏,可以说在人物塑造上是非常... 非凡网 2021-11-19 79 #陈与义
杜甫、陈与义隔空对唱《伤春》,淡淡的哀愁中,是国破之殇 杜甫与陈与义,不同时代的两个人,都写了同一个题材的诗《伤春》。 也许时空不同,背景不同,但是那种国破之叹,却让两位诗人有了一样的心境。 一、两首《伤春》的时代背景,都是国破之痛 唐代诗人杜甫被誉为“... 非凡网 2021-11-19 82 #陈与义
南宋一阕小令,甄嬛喜欢,毛主席、陈毅元帅也非常喜欢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宋/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陈与义,南北... 非凡网 2021-11-19 34 #陈与义
《无住词》宋·陈与义 ☆法驾导引 子歌词以侑,凡九阕,皆非人世语。或记之以问一道士,道士惊曰:“此赤城韩夫人所制水府蔡真君法驾导引也,乌衣女子疑龙”云。得其三而亡其六,拟作三阕\\ 朝元路,朝元路,同驾玉华君。千乘载花... 非凡网 2021-11-19 27 #陈与义
他是宋朝著名的诗词作家,写诗作词时,和贾岛一样,讲究沉吟推敲 他是一个著名的苦吟作家。他写诗作词时,和贾岛一样,讲究沉吟推敲。因此他写作时,他的家人就悄悄走出家门,给他一个安静的写诗环境,如果写不出来,他就蒙头苦思,有了灵感,就飞快下床,端坐桌前记下,写成后又加... 非凡网 2021-11-19 36 #陈与义
诗词日历 | 雨 晴 雨晴 【宋】陈与义 天缺西南江面清,纤云不动小滩横。 墙头语鹊衣犹湿,楼外残雷气未平。 尽取微凉供稳睡,急搜奇句报新晴。 今宵绝胜无人共,卧看星河尽意明。 野老喜晴图(局部)清·徐扬 雨过云开,西... 非凡网 2021-11-19 26 #陈与义
陈与义端午词赏析:高咏楚词酬午日,榴花不似舞裙红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南宋词人陈与义 该如何的解... 非凡网 2021-11-19 40 #陈与义
一个人的诗话:一朵梅花,两种命运:读刘克庄陈与义的咏梅诗 刘克庄《病后访梅》,全诗如下: 梦得因桃却左迁,长源为柳忤当权。 幸然不识桃并李,也被梅花累十年。 此诗写得虽不艰涩,却有些不大好懂。读进去之后更是横生惘然,叹息命运的捉弄。 梦得因桃却左迁,... 非凡网 2021-11-19 49 #陈与义
豪放诗词144:“笔意超旷,逼近大苏”陈与义《临江仙》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忆昔午桥⑴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⑵。长沟流月⑶去无声。杏花疏影⑷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⑸。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注释 ⑴午桥:... 非凡网 2021-11-19 30 #陈与义
同样写早晨赶路,宋诗有自己的特色,但温庭筠唐诗还是略胜一筹 以前我们还经常有这样的人生体验:起个大早,方便第二天赶路。这在古代更为广泛:古代交通工具效率低下,只能用更多的时间来弥补。 而这样的一个生活细节,也被善于发现生活中细节的诗人所发掘。他们把这一切的... 非凡网 2021-11-19 27 #陈与义
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江西诗派三宗 前文《江西诗派一祖三宗之二陈》(详见文末链接),详细介绍了“二陈”的考点,这篇笼统总结一下江西诗派的“三宗”。 甲 黄庭坚黄庭坚毕生精力于诗歌的创作,工于炼字和用典,以善用动词、形容词、语助虚词的炼字... 非凡网 2021-11-19 146 #陈与义
宋代侍僧一首冷门白露词,意境绝美,苏轼高度评价 白露,是入秋后的第三个节气,至此暑气消退,秋凉渐生。而“白露”之名的来源,也与天气转凉有关,因为气温的变化,秋日清晨的露水随之加厚,凝结成一层白白的水滴,所以称之为白露;也有说四时配五行,因秋属金,金... 非凡网 2021-11-19 24 #陈与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