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对导游解说贵州“黔驴技穷”、“夜郎自大”的反感,还是真的被黄果树瀑布壮观的景象激发了灵感,在回贵阳的车上,“骚客”邹明同志写了一首诗——《观黄果树瀑布》,也正是这首诗,让我对这位大汉集团的副总裁再次刮目相看。我甚至认为,此诗与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相比,也不见得逊色多少。
“金涛澎湃震黄钟,莽莽狂澜飚天风;珠飞玉溅垂银练,雾漫烟笼映彩虹。千里星河接海宇,万丈云锦铺心胸;自古黔地多豪气,铁马冰河走蛟龙!”其诗从写景到喻人,从观物到言志,一气呵成,读完不仅使人荡气回肠,相信李白在世,也会为之震撼的!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其意境很美:“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写这首诗时是早晨,金色的阳光照在香炉峰上,出现了一种难得的紫色岚气,所以就有了“日照香炉生紫烟”之感觉,而我们看黄果树瀑布是下午,太阳下,水雾飞溅,远远望去,一条淡红色的彩虹在树丛中若隐若现,所以邹明同志眼中是“珠飞玉溅垂银练,雾漫烟笼映彩虹。”
有意思的是,李白“遥看瀑布挂前川”,尤其“挂”字,生动地描写了瀑布在“遥看”倾泻而下的样子,使之由动变静。而邹明同志是近观,甚至还买了雨衣从瀑布后穿过,并分别从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位感受了黄果树瀑布的壮观,惊涛拍岸,奔腾而下,气势恢宏,所以就有了“金涛澎湃震黄钟,莽莽狂澜飚天风。”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前半部分写实,后半部分却有夸张的比喻和奇妙的想象描写了瀑布的形态。特别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的“飞”字,形象地描写了瀑布喷薄而出的景象,“直下”,既让人知晓山势之陡。也表明了水流的强势劲头,而“落九天”的“落”字,点明了瀑布势不可挡的气势!“银河落九天”,夸张、生动、奇妙,李白的浪漫主义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
黄果树瀑布高77.8米,宽101米,号称中国第一大瀑布,也是世界上有水帘洞自然贯通且能从洞内外听、观、摸的瀑布。明代的旅行家徐霞客曾在大瀑布赞叹道:“捣珠崩玉,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势甚雄伟;所谓‘珠帘钩不卷,匹练挂遥峰’,俱不足以拟其壮也,高峻数倍者有之,而从无此阔而大者”。
黄果树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腾空而上,随风飘飞,漫天浮游,高达数百米。导游告诉我们,特别是艳阳高照之日,在瀑布右侧的黄果树小镇上,水雾蒙蒙,金光闪闪,似真似幻,街道一下子变成了金色大街,形成了远近闻名的“银雨洒金街”奇观。
黄果树瀑布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推崇赞赏,吟诵瀑布之美的诗文,除了我们在景区看到已经为之塑像的徐霞客外,还有很多人。这些人的诗歌大都是看景写景,如:“轻纱珠屏挂半帘,飘缈一线卷紫烟。 水云生处龙翻腾,雷鼓嘈嘈震宇寰。” “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红霞似锦,何须梭织天生成。”等等。
而湖南诗人邹明同志的诗,显然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写景,而是借景抒情言志,颇有毛 诗词之风范!“千里星河接海宇,万丈云锦铺心胸;”星河,即黄果树瀑布所在的白水河,离贵阳大约150公里,属于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接海宇”、“铺心胸”,由远及近,虚虚实实,借物托情,豪气满怀,气吞万里!
最后一句“自古黔地多豪气,铁马冰河走蛟龙!”,我一直固执地认为,这是邹明同志针对导游的解说而写,更是他作为一个湖南人对贵州人印象的真实表述。“‘黔驴技穷’,开始就说贵州本无驴啊;‘夜郎自大’,当时人家只是问问,并没有认为夜郎国比汉朝大!,千古奇冤!”
云之南,贵之州,贵州地处云贵高原,山清水秀,物华天宝,地灵人杰。除了我们此次去的黄果树大瀑布、西江千户苗寨外,世人熟知的是国酒茅台、玉屏箫笛、大方漆器均出自那里。更重要的是,事关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遵义会议旧址,也在贵州......
“自古黔地多豪气,铁马冰河走蛟龙。”细细品味邹明写的诗,再念念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我想,“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好像也不过如此吧!
标签: 李白的诗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