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国家有关部门发文,拟对中小学教科书中的古诗词的字全部使用当代普通话发音。如:
1.”一骑红尘妃子笑“的”骑“,由原来的”ji“改为当代普通话的”qi“。
2.”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由原来的“xia"改为当代普通话的”xie“。
3.“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的“佛狸”,由原来的bi-li改为当代普通话的“fo-li”
首先,任何一种语言,都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出现一些变化,比如某些字的发音或者含义。特别网络时代的来临,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用语也受到相应影响。
1921年,嘉兴南湖那个重要会议,与会代表就有来自东南沿海省份的。因此会议过程中,涉及到重要的内容,如确定日期时间等,虽然都是中国人,但为了保险起见大家都用英语来进行确定。
我们现在使用的汉语普通话发音,产生于建国初期的五十年代。在那之前,由于国家没有统一的汉语官方发音,在交流与往来中出现很多问题。因此,制定汉语统一官方发音这是必要的。
但同时,古诗词的朗诵,人们日常交流,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或者说是两个不同的领域。古诗词的创作,有一个押韵的问题在里面。一个唐朝的诗人,或者一个宋朝的文人,他们处在他们那个时代,他们在创作作品的时候,肯定以他们那个时代的文字的发音为准。他们不可能预知他们所使用的字,在以后若干年会怎么去变。
这就显而易见,朗诵古诗词,应该以哪个时期的发音为准呢?如果都改为当代普通话发音,那文化的传承怎么办??
另外, 我们现在看到的古诗词,其中有一些字在清朝时期做了改动,已经不是原版了。这是因为清王朝统治者为满洲人,他们入关以前,有自己所使用的语言。入关以后,一方面他们主动汉化,但同时,他们为了自己的方便,也会对关内汉族的一些东西做出改变。如刚才所说的,古诗词中的一些字。
日本由于受中国文化影响,日本出版的《唐人版》诗词收录中,里面的唐诗更加接近于中国清朝之前的原版。如果有喜欢古诗词的成年人士,建议你们去看看日本的《唐人版》。中小学生面临考试,就暂时不要去看日本的《唐人版》。
李白《静夜思》的中国当代版与日本《唐人版》对照:
床前明月光----------床前“看”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举头望“山”月
低头思故乡
标签: 李白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