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绵绵,我倚靠床头,静静地聆听雨声滴嗒,随意地翻着唐诗宋词,沿着书中的香味,追寻“梧桐更兼细雨”的缠绵,与李白、杜甫对酒相谈,与辛弃疾唱说大漠豪情,与苏轼聊山川灵秀,与李清照悲人生遭际,与陆游叹世态炎凉……尽管不能像古人般把内心的愁苦诗化,让“雨滴梧桐秋夜长,愁心和雨到昭阳”千古流传,但那一份感伤、一缕的细腻确能动我心肠。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由于年龄段的不同了,我今晚听雨读诗的感受不一样了。少年情怀的敏感与细腻,在饱尝人生风霜之后的今天,是否依然纯真?不!少年以欢愉心情听雨读诗,壮年以慨然心情听雨读诗,可它早已如雨打风吹去了,此时此地再听到点点滴滴的雨声,好像木然无动于衷了。三重境界,风雨相随,虽“一任点滴到天明”,亦无眠到天明,无静到天明,感受却是的完全不同。
这南方的雨,总是缠绵纤细,像南方少女的爱多情善感。今夜“窗外雨潺潺”。是沉默的雨?此时无声胜有声;是喜人的雨?催生着万物蓬勃生长。枕着雨声,我在细细地体会“夜阑卧听风吹雨”的无奈,欣喜“草色遥看近却无”的生机,体验“天街小雨润如酥”的温柔,憧憬“巴山夜雨涨秋池”的浪漫。倾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温柔境界。
这些古诗,每读到一首 便如拔出了一支锈迹斑驳的古剑。精光黯黯中,闪烁着一尊尊成败英雄不灭的精魂:“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死生契阔,气吞山河,金戈铁马梦一场,仰天长啸归来去……都在滚滚大浪中灰飞烟灭;每读一首古诗,又宛如打开一枚古老的胭脂盒,氤氲香气中,升腾起一个个薄命佳人哀婉的叹息。”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自古佳人多命薄,闭门春尽杨花落。”思君君不知,一帘幽怨寒。美人卷帘,泪眼观花,多少个寂寞的春夜襟染红粉泪!多么凄美的诗句呵!浅斟低吟,拭泪掩卷。
标签: 李白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