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问题:如果没有李白,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
似乎并不会受很大的影响,对么?不过是一千多年前的一个文学家而已,多一个少一个无关紧要,和我们普通人的油盐柴米没有什么关系。
的确,没了李白,屈原将没有了传人,“饮中八仙”会少了一仙, 后世的孩子会少了几首启蒙的诗歌,不过也仅此而已。
《全唐诗》大概会变薄一点,但也程度有限,大约是四十至五十分之一。名义上,李白是“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余光中诗),但要从数量上算,他诗集的规模远远没有半个盛唐这么多。
在《全唐诗》一共九百卷里,李白占据了从第一六一至第一八五卷。少了他,也算不得特别伤筋动骨,齐鲁书社出版《最美古诗通读一百首》。
没有了李白,中国诗歌的历史会有一点变动,古体诗会更早一点地输给格律诗,甚至会提前半个世纪就让出江山。然而,我们普通人对这些也不用关心。
不过,我们倒可能会少一些网络用语。比如一度很热的流行语 “你咋不上天呢”,最先是谁说出来的?
答案正是李白爷爷:“耐可乘流直上天?”
那么,李白还创造了其他的网络热语吗?有的,比如“深藏功与名”,出处是李白的《侠客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如果没有李白这首诗,香港的金庸也不会写出武侠小说《侠客行》来。在这部有趣的小说里,有一门绝世武功正是被藏在了李白这首诗中。
非但《侠客行》写不出,《倚天屠龙记》多半也悬。灭绝师太的这把“倚天剑”,是古人宋玉给取的名,但为这把剑打广告最多、最给力的则要数李白:“擢倚天之剑,弯落月之弓”、“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
如果没有李白,中国诗歌江湖的格局会有一番大的变动。
几乎所有大诗人的江湖地位,都会整体提升一档。
李商隐千百年来都被叫“小李”了,正是因为前面有“大李”。要是没了李白, 他可以扬眉吐气地摘掉小李的帽子了。
王昌龄大概会成为唐代绝句首席,不用加上“之一”,因为能和他的绝句相比的正是李白。至于杜甫,则会成为无可争议的唐诗第一人,也不必再加上那个“之一”。
扬眉吐气、仙风道骨、一掷千金、一泻千里、大块文章、马耳 东风......要是没有李白,这些成语我们都不会有了;此外,蚍蜉撼树、 春树暮云、妙笔生花......这些成语都是和李白有关的,也将统统没有了。我们华人连说话都会变得有点困难。
更多:齐鲁书社官网、经学、道教、少儿国学启蒙读本、齐鲁出版,最美古诗通读一百首
标签: 李白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