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陵诗派是明代成化、正德年间的一个诗歌流派。由于该派领袖李东阳是湖南茶陵人,故名。明成化之后,当时日见严重的社会弊病已与阿谀粉饰太平的台阁体文风不相容。于是以李东阳为首的一派起而振兴诗坛,以图清除台阁体委琐冗沓的风气,端正醇实的诗风,以振兴当时的诗坛。
他们主性情,反模拟,推崇李杜,不拘一格;并且强调诗歌对声调、节奏、法度、用字的掌握,要以不同的风格代替台阁体。李东阳官居相位,并主持文坛,追随的门生众多,茶陵诗派一时成为诗坛主流,成为台阁体向前后七子复古运动之间的过渡。但由于李东阳生活圈子平静狭小,"四十年不出国门”,其诗多是题赠之作和咏史之作,内容贫乏,大体不出宫廷、馆阁的生活,诸如"坐拥图书消暇日,梦随冠盖入新年”之类,所以使茶陵诗风并没有脱离典雅工丽的台阁体的影响。
茶陵诗人还有彭民望、谢铎、张泰及"李门六君子”邵宝、何孟春、石瑤、顾清、罗圮、鲁铎等。由于自身弱点,茶陵诗派未能开创诗坛新局面,但其宗法唐诗的主张及师古的创作倾向,却成为前后七子复古运动的先声。
标签: 朝代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