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今日大雪节气:大雪纷纷是丰年
庄子有云“澡雪而精神”
不知不觉,就到了大雪节气,这是冬天第三个节气。大雪这个节气,应该是冬天最美的,冬天除了带给人们寒冷,还带来了最美的雪。
在我们中国人眼中,雪是纯洁的,晶莹剔透,是世间至纯之物,可以荡涤污浊之气,使人清净神志,正义得以昭显。
白居易《夜雪》曾写道:"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用雪厚压断竹枝来将描写大雪后的雪,虽不"闻"其声,但已知其茂。那时候再穿好衣裳,来一场雪仗,踩在雪地里,听着滋滋的雪声,岂不乐哉。
大雪释义
大雪时节,冬天已经过了快半程,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最低温度都到了0℃或以下。在黄河中下游以北地区,冷暖空气交锋的时候,往往会降大雪,甚至暴雪,寒气袭人,进入隆冬。
可见,大雪节气是表示这一时期,降大雪的起始时间和雪量程度,它和小雪、雨水、谷雨等节气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
当然大雪节气是我们世世代代先人总结的时令经验,不一定在这一天就要下雪,当然能够在这一天看到雪,真的是应景了,大雪兆丰年,是好兆头,也是好心情。
大雪三候
一候鹗旦不鸣
《禽经》曰:鹖,毅鸟也。似雉而大,有毛角,鬬死方休,古人取为勇士,冠名可知矣。鹗旦也叫寒号虫,夜鸣求旦。大雪交节之后,天气寒冷,鹗旦这种鸟便敛息摒声,不再鸣叫了。
二候虎始交
《本草》曰能避恶魅,今感微阳气,益甚也,故相与而交。此时是阴气最盛时期,但盛极而衰,阳气已有所萌动,所以老虎开始有求偶行为,故"虎始交"。
如今野外基本见不到老虎,华南虎更是几十年没有遇到了,万物皆有灵,但愿我们尊重自然,敬畏自然。
三候荔挺出
荔,《本草》谓之蠡,实即马薤也。《说文》云:荔似蒲而小,根可为刷。"荔挺出"的"荔挺"为兰草的一种,形似蒲草而较小,也感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
虽是处于隆冬时节,但按照中国哲学,此时阴气虽然很重,但阳气已经开始微动,这也正是世界万物不停运转,阴阳转化的道理。
大雪习俗
01腌腊肉
“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大雪节气一到,在中国南方,家家户户忙着腌制“咸货”。将大盐加八角、桂皮、花椒、白糖等入锅炒熟,待炒过的花椒盐凉透后,涂抹在鱼、肉和光禽内外,反复揉搓,直到肉色由鲜转暗,表面有液体渗出时,再把肉连剩下的盐放进缸内,用石头压住,放在阴凉背光的地方,半月后取出,将腌出的卤汁入锅加水烧开,撇去浮沫,放入晾干的禽畜肉,一层层码在缸内,倒入盐卤,再压上大石头,十日后取出,挂在朝阳的屋檐下晾晒干,以迎接新年。
这两年猪肉虽然价格上涨,但冬天到了,我们对食物的欲望却未曾消减,待腊肉腌制好后,切几片,炒辣椒、抄蒜薹都是普通人餐桌上的美味,也是离家游子对儿时的记忆。
02观赏封河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北方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自然景观,南方也有“雪花飞舞,漫天银色”的迷人图画。到了大雪节气,河里的冰都冻住了,人们可以尽情地滑冰嬉戏。
但不知道从何时起,小时候经常滑冰的河面,到了寒冬再也难结冰,短短十几年,是气候在变化,还是水质在变化?
03进补
大雪是“进补”的好时节,素有“冬天进补,开春打虎”的说法。冬天及时进补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使畏寒的现象得到改善。冬令进补还能调节体内的物质代谢,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大雪时北半球各地日短夜长,因而有农谚“大雪小雪、煮饭不息”等说法,用以形容白昼短到了农妇们几乎要连着做三顿饭的程度。可常喝喝姜枣汤抗寒;吃桔子、用薄荷油防治鼻炎,消痰止咳。
其实冬天时节,我们也不要忘记脱掉棉衣,及时来几场运动,身体不要只是蜷缩在羽绒棉衣中。
大雪诗词
《山中雪后》
郑板桥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大雪》
陆游
大雪江南见未曾,今年方始是严凝。
巧穿帘罅如相觅,重压林梢欲不胜。
毡幄掷卢忘夜睡,金羁立马怯晨兴。
此生自笑功名晚,空想黄河彻底冰。
《天净沙·冬》
白朴
一声画角谯门,半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
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
《卜算子》
张孝祥
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绝。
去岁江南见雪时,月底梅花发。
今岁早梅开,依旧年时月。
冷艳孤光照眼明,只欠些儿雪。
雪
罗隐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阮郎归》
向子諲
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
同云深处望三关,断肠山又山。
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难。
频闻遣使问平安,几时鸾辂还?
大雪节气,愿你醒来,推开窗,满眼是雪白的世界
用手指在窗户上,画出最暖的梦想...
标签: 朝代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