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为何要在杨开慧坐月子时离开?临别时写下一首词,让人泪目

非凡网 70 0

  原标题:毛泽东为何要在杨开慧坐月子时离开?临别时写下一首词,让人泪目

  所谓“别友”不是别人,正是主席的爱人、知己、革命同志杨开慧。如果说《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是一位乱世中的热血青年满怀抱负告别养育自己父亲去实现心中理想之作,那么这一篇就是一位成熟而肩上负有丈夫、父亲责任的男人告别自己心爱的还在坐月子的妻子和尚在襁褓中孩子,投身革命时一种真实的矛盾。

  一边是任何普通人、一位丈夫、一位父亲在亲情和爱情上面的难以割舍,一边是一位为拯救乱世而义无反顾投身革命的大我情怀。

  

毛泽东为何要在杨开慧坐月子时离开?临别时写下一首词,让人泪目-第1张图片-非凡网


  毛泽东与杨开慧剧照

  这首词和主席其他诗词差别很大,给我们展现了一位有血有肉,也缠绵于儿女情长的主席形象,主席内心丰富的感情世界展现在了我们面前。同时他为革命舍小家的伟人形象在这首词里也非常立体。

  

毛泽东为何要在杨开慧坐月子时离开?临别时写下一首词,让人泪目-第2张图片-非凡网


  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

  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

  知误会前番书语。

  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

  人有病,天知否?

  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

  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

  凭割断愁丝恨缕。

  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

  重比翼,和云翥。

  

毛泽东为何要在杨开慧坐月子时离开?临别时写下一首词,让人泪目-第3张图片-非凡网


  长沙清水塘毛泽东与杨开慧故居

  "贺新郎"这个词牌,起源于北宋,又称“金缕曲”“乳燕飞”“貂裘换酒”等属于一种新兴词牌了,而且字数很多,上下片格律不一致,算是长调。辛弃疾特别喜欢这个词牌,比如我们常说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就是来自这个词牌。我们现代人看来,这个词牌还是比较难的,主席这首词是按照叶梦得的《贺新郎·睡起流莺语》韵而作。

  

毛泽东为何要在杨开慧坐月子时离开?临别时写下一首词,让人泪目-第4张图片-非凡网


  毛泽东与杨开慧剧照

  这首词创作于1923年的冬天,应该是12月份,11月的时候杨开慧在生下毛岸英1年后,又生下毛岸青。就在妻子杨开慧还在坐月子的时候,主席一方面因为反对湖南军阀赵恒惕,受到通缉,一方面也接到通知要离开长沙去武汉,再从武汉转上海,再去广州。就在他离开长沙的时候,妻子还在坐月子,大儿子才1岁,小儿子还在襁褓之中,让人如何割舍?但为了革命需要,一位丈夫、一位父亲还是毅然踏上北上武汉的路。这首词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写就。当时的他们的居所在如今长沙市小屋门外清水塘22号,现在的八一路上面,如今还有他们故居的旧址,可以供游客参观。

  这首词其实字面意思很容易理解,上片“人有病,天知否”或许有点难懂,可以理解为主席和杨开慧之前有误会,是儿女感情方面,也可理解为当时的军阀混战的乱世已是病重,亟需革命。

  

毛泽东为何要在杨开慧坐月子时离开?临别时写下一首词,让人泪目-第5张图片-非凡网


  建军大业剧照

  下片的“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是刚擦干眼泪,转过头毅然向前走的一位革命者的宣言。于谦曾写“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主席也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普通男人,在国家大义面前,只能“一寸丹心图报国”,革命的意志很多时候必须牺牲小家。

  此一去定要像崩塌昆仑山绝壁、台风扫清寰宇般的决心,等到革命成功,定要回来与爱人比翼双飞,翱翔云天。

  

毛泽东为何要在杨开慧坐月子时离开?临别时写下一首词,让人泪目-第6张图片-非凡网


  历史影像-杨开慧与毛岸英、毛安青

  这首词有缠绵悱恻难舍难离的儿女情长,也有豪放坚决的革命意志,把伟人形象立体、丰富表现了出来,是难得的佳作。

  离别的诗词很多,这里提供两首,供大家对比记忆:

  板桥晓别

  李商隐

  回望高城落晓河,长亭窗户压微波。

  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

  南歌子·玉漏迢迢尽

  秦观

  玉漏迢迢尽,银潢淡淡横。

  梦回宿酒未全醒,已被邻鸡催起怕天明。

  臂上妆犹在,襟间泪尚盈。

  水边灯火渐人行,天外一钩残月带三星。

  如此一对比,关于这首《贺新郎·别友》你有什么感受?


标签: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