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八首诗写儿童,角度不同,都是上乘之作

非凡网 181 0

  原标题:这八首诗写儿童,角度不同,都是上乘之作

  古典诗词涉及的内容包罗万象,但基本上都是在成人世界,至于反映儿童生活的就比较少。因为诗人们大多在追求功名,寄托怀抱,或修身养性。大多数人目不旁骛,无意于在儿童题材上下功夫。

  

这八首诗写儿童,角度不同,都是上乘之作-第1张图片-非凡网


  有少量的儿童诗歌出现,这些反映儿童生活情调的诗词都是成年人的作品。像骆宾王那样七岁写出《咏鹅》来,那种真正儿童写儿童,这样的儿童诗那是少之又少。

  至于现在专门编印的儿童诗歌,里面收录有李白的思乡诗“床前明月光”,收录有李绅的悯农诗“锄禾日当午”,甚至收录有王维的情感诗“红豆生南国”等,不只是儿童题材,其内容包罗万象。

  要认真起来,这些蒙学诗歌作品都是大题材,不是真正的儿童诗,只不过是其内容和篇幅适宜儿童记诵而已。下面我们选了八首短诗,它们才是真正的儿童题材,真正反映了儿童生活,表现了儿童的童真和童趣。

  

这八首诗写儿童,角度不同,都是上乘之作-第2张图片-非凡网


  昼出耘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这是选自南宋诗人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乡村的夏天很忙碌,大人们白天要下地除草,晚上在家里搓麻线纺织。小孩子们不会耕种和纺织,他们就在桑树的阴凉里学习种瓜。

  下床着新衣,初学小姑拜。

  低头羞见人,双手结裙带。

  诗歌里写女孩子的很少见,明代诗人毛铉的这首《幼女词》是很成功的一首。诗中叙述小女孩穿新衣学着拜堂成亲的事,表现了小女孩好奇而又害羞的心理。

  

这八首诗写儿童,角度不同,都是上乘之作-第3张图片-非凡网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这是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写的是在草长莺飞的二月天,孩子们放学归来,急急忙忙跑过杨柳如烟的河堤,他们趁着这难得的东风气候,放飞可爱的风筝。

  儿童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无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白居易的诗《池上》,写的是小孩子驾着小船去偷采白莲,他以为很神秘。但是他不知道自己已经露出了破绽,回来时小船划开浮萍显出了一线水面。

  

这八首诗写儿童,角度不同,都是上乘之作-第4张图片-非凡网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南宋诗人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写的是暮春三月的乡村,篱笆边的树木花事已过,叶子还没有完全长出。一个小孩追捕黄色的蝴蝶,结果蝴蝶飞到黄色的油菜花里再也看不见了。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胡令能的《小儿垂钓》。这个头发蓬乱的孩子坐在潮湿的树荫草丛边,聚精会神地钓鱼。一个路人问话他也不答应,只是打手势,怕惊动了水里咬钩的鱼儿。

  

这八首诗写儿童,角度不同,都是上乘之作-第5张图片-非凡网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这是清代诗人袁枚的《所见》,诗中写一个牧童骑在牛背上,放声高歌,突然一下子停了下来,也不走也不唱。原来是正在捕捉刚发现的一只鸣叫的知了。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这是贺知章的《回乡偶书》。诗人做了一辈子官,老来头发斑白回到家乡。小孩子看到老人感到不解,怎么说的是家乡话,人又从来没有见过呢?这肯定是一位客人,并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这八首诗写儿童,角度不同,都是上乘之作-第6张图片-非凡网


  这些儿童诗都是大人所写,他们写的是儿童的幼稚天真,活泼可爱;写的是儿童好奇爱玩的天性;写的是儿童的调皮憨厚,机智灵巧;写的是儿童的弄巧成拙,令人忍俊不禁。这些诗歌总的来说,都写得很成功,都是上乘之作。


标签: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