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伤感的诗句 人有悲欢离合

非凡网 18 0

中秋伤感的诗句

  宋代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宋代苏轼的《念奴娇·中秋》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

  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

  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

  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

  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

  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宋代晏殊的《中秋月》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唐代皮日休的《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逾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纳兰容若词《人生若只如初见》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儿,比翼连枝当日愿。

  免费下载中秋伤感的诗句115句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中秋: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看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中秋节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其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渊源。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最初“祭月节”的节期是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后来才调至夏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

  2、伤感:伤感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shānggǎn,指人的一种感情思绪,通常当人受到打击或者遇到很难过的事时容易产生这种感觉。因感触而悲伤唐冯贽《南部烟花记·色如桃花》指因感触而悲伤。唐冯贽《南部烟花记·色如桃花》:“侯夫人一日自经於栋下,臂悬锦囊,中有文,左右取以进,帝反覆伤感。”宋柳永《满江红》词:“添伤感,将何计。空只恁,厌厌地。无人处思量,几度垂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八回:曹真闻知,伤感不已,因此忧成疾病,遂回洛阳。4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秋公见牡丹、茂盛如初,伤感不已。”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六回:“‘你今儿不叫我进来,难道明儿就不见面了。’﹝黛玉﹞...

  3、宋代: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960年,后周禁军将领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夺取帝位,建立宋朝。赵匡胤为避免晚唐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乱象,采取重文抑武方针,加强中央集权,并剥夺武将兵权。宋太宗继位后基本统一全国。1004年宋辽澶渊之盟达成,宋朝逐渐步入治世。宋仁宗以后宋朝社会危机日益严重,宋神宗即位后任用王安石进行熙丰变法,取得一定成效。此后宋朝陷入新旧党争中。1125年金朝大举南侵,导致靖康之耻,北宋灭亡。1127年,康王赵构于南京应天府即位,建立南宋。绍兴和议后与金国以秦岭-淮河为界,偏安一隅。宋孝宗、宁宗时期...

  4、比翼连枝:比翼连枝,汉语成语,拼音是bǐyìliánzhī,意思是传说此鸟一目一翼,须两两齐飞;比喻夫妇亲密不离。出自《长恨歌》。比翼:鸟名。唐·白甩厦挨纸居易《长恨歌》诗:“乘体她在天愿删套作比樱劝束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联合式;作迎协杠宾语;含褒义。示例但愿你霉桨射符百岁夫妻长好,比翼共连枝,无异般。(明·谢谠《四喜记·大宋毕姻》)清.纳兰性德尝耻匪《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