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两宋词·阮逸女·花心动》阮逸女
阮逸女
春 词
仙苑春浓①,小桃开,枝枝已堪攀折②。乍雨乍晴,轻暖轻寒③,渐近赏花时节。柳摇台榭东风软④,帘栊静、幽禽调舌⑤。断魂远、闲寻翠径⑥,顿成愁结。此恨无人共说。还立尽黄昏,寸心空切⑦。强整绣衾,独掩朱扉,簟枕为谁铺设⑧。夜长更漏传声远⑨,纱窗映、银釭明灭⑩。 梦回处,梅梢半笼淡月(11)。
注释①仙苑:仙宫、仙境,此处指流光溢彩的花园。②小桃:初春即开花的一种桃树。堪:可以、能够。③乍:忽然。轻:微。指程度浅。④柳摇台榭:杨柳在楼台间摇荡。台榭(xiè),泛指楼台等建筑物。东风:春风。⑤帘栊(lóng):窗帘和窗牖。也泛指门窗的帘子,此处指闺阁。幽禽:鸣声幽雅的禽鸟。调舌:弄舌。⑥断魂:销魂;形容哀伤。远:久。翠径:此指园中青草丛生的小径。⑦寸心:内心。⑧绣衾(qīn):绣花大被褥。朱扉(fēi):红漆门。簟(diàn):供坐卧铺垫用的苇席或竹席。⑨“夜长”句:长夜漏壶滴水或漏沙的声音久远而漫长,此处意指夜晚时间漫漫。更(gēng),古代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漏,即“漏壶”,古代计时工具,可以滴水或漏沙,有刻度标志以计时间,简称“漏”。远,久,指时间漫长。⑩纱窗:蒙纱的窗户。银釭:银白色的灯盏、 烛台。(11)梅梢:梅树梢头。梅树早春先开花后生叶,故梅梢月下多疏影。
空庭凭窗仕女图 【清】潘振镛
鉴赏“阮逸之女,工于文词,惟此曲传于世。”(黄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一○)本词是一首闺妇春恨词。上阕写初春桃花盛开、柳枝飘舞、鸣禽弄舌以至于惹起春愁,分三层展开;下阕写闺妇寂寞之恨,分四层展开。
上阕三层依次为:时令渐近春光绚烂时;此刻幽静鸣禽催人;独自闲行小径惹愁结。上阕开章立志,从外景之时空逐渐过渡到内心之烦扰。“仙苑春浓”点出全词的空间位置和时令特征,结合下文,可以看出作者仿佛是站在阁楼闺房向下俯视流光溢彩的布满春色的花园。“小桃开”,含露欲滴,点染春意,给人细腻而纤柔的感觉,用词朴素而真切,展现了女词人对早春的特殊领会,结合“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周南·桃夭》)让人联想到的情弦情思、儿女情长、男女婚嫁的意象,则便能理解“枝枝已堪攀折”的深意了。此意象中隐藏着对时光流逝、朱颜难再的隐忧。唐人有“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的诗句,便是对不能常驻的青春和人生的理解。如果晴雨不定、冷暖忽然、充满活力和丰富多彩的节候正是将到的“赏花”佳节的话,那么佳人自己也正值容光盛极、朱颜绚烂的时光。上阕第一层的“已堪攀折”和“渐近赏花时节”表达的乃是由桃花的生机想到的对青春容颜的理解。语言平淡而韵味缭绕,朴素自然而富于音律感,充分体现了作者细腻的心思和捕捉整体场景中关键意象的能力。
上阕的第二层便由远处的春光时令回到近前的风物状貌,从作者的视角看去,春风柔软吹拂,柳枝摇曳楼台,春鸟歌鸣,尽情享受着大好春光,无拘无束,无情无恼。相比之下,佳人深处帘内,闺阁幽静,独自而孑然,寂寞而难堪,眼看着容颜在时间之中消逝。如此对比与内外交逼,自然爆发出了那潜藏心中已久的千愁百意。于是,上阕进入第三层,作者开始对内心的情愁进行思索与寻觅。下得楼阁,来到庭园,“闲寻翠径”,独自一人闲行,可谓“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终究还是“顿成愁结”。“愁结”的形象甚妙,愁丝丛结,正是“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南唐李煜《相见欢》)。上阕三层,层层铺来,细细密密,由远及近,由外到内,最后归结到开篇的“春浓”与结句的“愁结”,可谓春色恼人,前后呼应,相互引发,韵味流长。
下阕分为四个层次,按照时间顺序展现闺中佳人的寂寞恨切:黄昏等待、前夜悲怨、中夜漫漫、深夜凄迷。“此恨无人共说”乃是下阕的总纲,承接上阕蓄势待发之愁结心绪而发,可谓真挚而大胆,猛然使人惊醒。“还立尽黄昏”则情态微妙,因为自古黄昏独自愁,黄昏乃是归家的讯号,故而纵千种风流,诚万古英雄,黄昏黄昏,相聚为真,漂泊漂泊,家是归途。“还”字真切地表达出怨妇仍然存着一丝幻想等待着心上人归来的期盼之情,然而黄昏已尽,月夜梢头,怎不内心空切。此为下阕第一层“等待黄昏”的场景。好不容易到万家灯火俱灭,前夜到来,只有勉强打起精神整理被褥,关闭朱门,准备入睡。然而,竹席铺上,枕头安设,究竟又是“为谁”而设呢?如此强烈的怨语体现了女性的真性情、真精神,大胆而真切,野而不蛮,文而不饰,可谓词作的上乘境界。此为下阕第二层“前夜悲怨”的场景。辗转难眠,寂寞袭人,睡眼惺忪,夜长梦里,更声几多?漏点几多?恍惚中见月下纱窗掩映,烛台乍明乍灭,残红零落,寒冷凄切。此为下阕第三层“中夜漫漫”场景。全词结句“梦回处,梅梢半笼淡月”,便是在深夜朦胧、心绪难平之中,作者恍惚跌入梦里,漂浮又回到现实,只见梅梢月下疏影。佳人凄迷地躺在床头,抬眼望去,窗外梅梢半笼月,一派静谧中夹杂着丝丝哀愁、缕缕恨切的纠结,最后全词达到了情景交融。此为下阕第四层“深夜凄迷”。
全词从“春浓”“愁结”到“此恨无人共说”,从小桃芳踪、柳枝台楼、鸣禽闲悠的春景到最后梅梢淡月的情景交融,用女词人独特的把握力,丽情而密藻,柔态而极妍,寻往日之芳踪,觅当年之旧梦,抒发自己独处深闺、与心上人分离之深切怨恨。语言细腻而流畅,亲切而质朴,富于节奏,以情绪之起承转合作为线索,充满女性之独特气质。(张伟特)
链接《花心动》词牌。《花心动》,双调,一百零四字,仄韵。后来各家在字数、句读上略有小异。
免费下载《两宋词·阮逸女·花心动》翻译 原文 赏析 评点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评点:评点,文言文教学的传统方法之一。对作品的写作技巧和思想内容进行画龙点睛式的评论、指点。例如,评论立意选材、布局谋篇的优劣,指点遣词造句、技法风格的长短。要求评论中肯,言简意赅,一语破的,发人深省,能够培养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眉评(亦称眉批),在竖排作品的上方写上评点文字;夹评,在作品行文中间插进评点文字;段评,在作品的每一个段落之后写上评点文字;旁评,在横排作品的旁边写上评点文字。评点的容量大,形式活,密切联系作品实际,激发人们积极思维。现代文教学,也可采取评点的方法。从方法上讲,评点的要义是对话,是交流,是再创造。评点作为对话,是读者与文本、与作者、与想像中的文本的其他读者...
2、赏析: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shǎngxī,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出自枕书《博物记趣·尼克松总统与冰糖莲》:“这是比较文学中的佳话,且让文学家去赏析,这里不说下去了。”修辞:①夸张②比喻③拟人④反问⑤排比⑥对偶......2:修辞手法的作用词句表现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现在在大学高中初中都要做赏析句子的题,可要怎么做好这一类题呢?现在我教大家几种方法,以便面对这种题时找不到主题抓关键词语赏析句子。很多重点句的含义,往往是通过一、二个动词、形容词、副词...
3、作者:一般指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创作者,有时也指某种理论的创始人,或某一事件的组织者或策划者。在苏联、法国、联邦德国、西班牙等国的版权法中,作者指通过自己的独立构思、运用自己的技巧与方法,直接从事文学、艺术创作活动,并产生出体现创作者个人特性的作品的自然人,其中包括小说家、诗人、散文作家、剧作家、作曲家、歌词作家、记者、画家、书法家、雕刻家、工艺品设计师、建筑设计师、摄影家、翻译家、计算机程序编制者等。美、日等国的版权法也承认法人为作者。【词目】作者【拼音】zùozhě【英文】anauthor;awriter∶文章的写作者;艺术品的创造者。∶创始之人。创始之人。礼记《礼记·乐记》:“作...
4、心上人:Patcha(Anne饰)的父母离婚了,不过他们也答应她将不会再婚,没想到Patcha的父亲Suthep打算再婚,这让她感到失望,决定离开父亲去找在澳洲开泰式餐厅的母亲RungThip。在飞往澳洲的班机上,有名泰籍旅客SangDuean在飞机上要生产了。这时,坐在Patcha隔壁座位的男旅客Todsatid是位医生,因此他为SangDuean接生,而Patcha也一起协助。SangDuean请Todsatid为小孩取名,Todsatid将小孩命名为"Surathin",而Patcha则将这小孩称为"Fah"。抵达澳洲後,Todsatid去找妻子Lukkana办理离婚,而Patcha也去找她母亲...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