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写夏的诗句精选50句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非凡网 13 0

关于夏的诗句大全

  夏天到来了,寂寂的清晨有微微的.清风,微微的清风有丝丝的凉意。

  1、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2、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3、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4、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杜甫《夏夜叹》

  5、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有约》

  6、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陈文述《夏日杂诗》

  7、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王安石《初夏即事》

  8、自来自去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杜甫《江村》

  9、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10、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11、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12、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13、东窗晚无热,北户凉有风。——白居易《夏日》

  14、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15、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16、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7、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18、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19、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20、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高骈《山亭夏日》

  21、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22、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施肩吾《夏雨后题青荷兰若》

  23、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杜甫《绝句漫兴》

  24、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25、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戴叔伦《题稚川山秀》

  26、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27、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28、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29、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翁卷《乡村四月》

  30、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青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32、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高骈《山亭夏日》

  33、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唐·方干《题报恩寺上方》

  34、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

  35、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初夏午睡起》

  36、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37、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李商隐《晚晴》

  38、水窗低傍画栏开,枕簟萧疏玉漏催。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陈文述《夏日杂诗》

  39、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陆游《幽居初夏》

  40、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两陂。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王安石《初夏即事》

  41、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唐·韩愈《送刘师服》

  42、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秦观《纳凉》

  43、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柳宗元《夏昼偶作》

  44、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45、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翁卷《乡村四月》

  46、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三衢道中》

  47、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望湖楼醉书》

  48、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水宿淹晨暮,阴霞屡兴没。周览倦瀛壖,况乃陵穷发。川后时安流,天吴静不发。——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9、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曾畿《三衢道中》

  50、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

  51、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唐·贾弇《孟夏》

  52、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宋·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53、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约客》

  54、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朱淑真《即景》

  55、四月维夏,六月徂暑。——《诗经·小雅·四月》

  56、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其一》

  5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唐·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免费下载描写写夏的诗句精选50句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初夏:初夏,夏季的第一个月。又称孟夏。农历四月,进入夏季,气温回暖,四月有孟夏、阴月、梅月的别称。农历夏季的三个月即四、五、六月,分别对应称为"孟夏""仲夏""季夏"。初夏景观(23张)立夏刚过,最近的天气是一阵大雨,一阵日晒,暑热既盛,雨水亦多,可谓天暑下迫,湿气亦重,上蒸下湿,湿气与热邪相结合,广东地处南方亚热带地区尤为突出。故暑温挟湿,使人感胸闷、身重、苔腻、口干、口苦之感。所以初夏的汤品宜清淡,又能富有营养、易消化,有时可以苦寒。同时中医学理论告诉我们,四时益五脏养生,夏日是养心的季节,亦宜进饮一些补心的汤品。夏季要以清补为主,如果某些菜馆还推荐乌鸡、老母鸡汤这样温补的汤,就适得其反了,而应...

  2、杜甫: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官场不得志,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杜甫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

  3、杨万里: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自号诚斋野客。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早年多次拜他人为师。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举进士,授赣州司户参军。历任国子监博、漳州知州、吏部员外郎秘书监等。在朝廷中,杨万里是主战派人物。绍熙元年(1190年),借焕章阁学士,为金国贺正旦使接伴使。后出为江东转运副使、反对以铁钱行于江南诸郡,改知赣州,不赴,乞辞官而归,自此闲居乡里。开禧二年(1206年)卒于家中。谥号文节。杨万里的诗自成一家,独具风格,形成对后世影响颇大的诚斋体。学江西诗派...

  4、白居易: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太子少傅、刑部尚书,封冯翊县侯。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1988年,日本中国文化显彰会为白园捐立石碑,以纪念白居易,碑文用中、日两种文字书写。1995年,4个日本人于此上书“樱献”。白居易画像唐代宗大历七年(...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