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形容夏天的诗句大全
篇一:形容夏天的诗句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李商隐:(晚晴))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戴复古:《大热》)
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李昂:《夏日联句》)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11、风蒲猎猎小池塘。——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12、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三衢道中》
13、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
14、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南朝宋·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15、山黛远,月波长,暮云秋影蘸潇湘。——蔡松年《鹧鸪天·赏荷》
16、渐困倚、孤眠清熟。——苏轼《贺新郎·夏景》
17、恐怨歌、忽断花风,碎却翠云千叠。——张炎《疏影·咏荷叶》
18、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张耒《夏日三首·其一》
19、泰山嵯峨夏云在,疑是白波涨东海。——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20、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杜甫《江村》
篇二:形容夏天的诗句
1、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陆游《幽居初夏》
2、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白居易《采莲曲》
3、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高骈《山亭夏日》
4、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蔡确《夏日登车盖亭》
5、困坐南窗下,数对清风想念他。——关汉卿《大德歌·夏》
6、晴云轻漾,熏风无浪,开樽避暑争相向。——薛昂夫《西湖杂咏·夏》
7、别来虚遣思悠飏。——尹鹗《临江仙·一番荷芰生池沼》
8、藕花珠缀,犹似汗凝妆。——阎选《临江仙·雨停荷芰逗浓香》
9、纱厨藤簟,玉人罗扇轻缣。——白朴《天净沙·夏》
10、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 人。——李商隐《赠荷花》
11、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苏舜钦《夏意》
12、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陈文述《夏日杂诗》
13、绿荷相倚满池塘。——顾敻《虞美人·触帘风送景阳钟》
14、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杜甫《夏夜叹》
15、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苏轼《贺新郎·夏景》
篇三:形容夏天的诗句
1、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杜甫《夏夜叹》
2、微根才出浪,短干未摇风。——沈约《咏新荷应诏》
3、喜静看、匹练秋光,倒泻半湖明月。——张炎《疏影·咏荷叶》
4、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5、乳燕雏莺弄语,对高柳鸣蝉相和。——元好问《骤雨打新荷》
6、鸳鸯密语同倾盖,且莫与、浣纱人说。——张炎《疏影·咏荷叶》
7、前后红幢绿盖随。——欧阳修《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8、石榴半吐红巾蹙。——苏轼《贺新郎·夏景》
9、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0、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树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己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陆游《幽居初夏》
11、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王昌龄《采莲曲二首》
12、白鸟朱荷引画桡,垂杨影里见红桥,欲寻往事已魂消。——王士祯《浣溪沙·红桥》
13、一霎荷塘过雨,明朝便是秋声。——项鸿祚《清平乐·池上纳凉》
14、不管垂杨珠泪进,滴碎荷声千顷。——王夫之《清平乐·咏雨》
15、有人水溅红裙,相招晚醉,正月上、凉生风露。——高观国《祝英台近·荷花》
16、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杜甫《为农》
免费下载有关形容夏天的诗句大全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夏天:夏季,是一年四季中第二个季节,从立夏起至立秋结束。气温高是夏季最显著的气候特征,但因地域、干湿环境的不同,会产生炎热干燥或者湿热多雨的不同气候。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夏季的气候并非一样。总体来说,我国东南部季风区夏季高温多雨,西南高海拔地区夏季凉爽降水少,西北地区夏季炎热干燥。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夏季是许多农作物旺盛生长的最好季节,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温度以及充沛的雨水给植物提供了所需的条件。季风气候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表现为高温潮湿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成长,在夏季农作物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在中国夏季从立夏(公历5月5日至7日之间)开始,到立秋结束(公...
2、杜甫: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少年时代曾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三十五岁以后,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官场不得志,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杜甫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
3、杨万里: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自号诚斋野客。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早年多次拜他人为师。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举进士,授赣州司户参军。历任国子监博、漳州知州、吏部员外郎秘书监等。在朝廷中,杨万里是主战派人物。绍熙元年(1190年),借焕章阁学士,为金国贺正旦使接伴使。后出为江东转运副使、反对以铁钱行于江南诸郡,改知赣州,不赴,乞辞官而归,自此闲居乡里。开禧二年(1206年)卒于家中。谥号文节。杨万里的诗自成一家,独具风格,形成对后世影响颇大的诚斋体。学江西诗派...
4、荷叶:荷叶为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nuciferaGaertn的叶。荷花一般长到150厘米高,横向扩展到3米。荷叶最大可达直径60厘米,莲花最大直径可达20厘米。叶多折成半圆形或扇形,展开后类圆盾形,直径20~50cm,全缘或稍成波状。上表面深绿色或黄绿色,较粗糙;下表面淡灰棕色,较光滑,有粗脉21~22条,自中心向四周射出,中心有突起的叶柄残基。质脆,易破碎。微有清香气,味微苦。荷生长早期的浮叶(2张)以叶大、整洁、色绿者为佳。荷叶的茎是绿的,上面布满了小刺儿,好像一把伞柄;如果把荷叶茎折断,茎上就有许多连着的丝。荷叶的表面附着无数个微米级的蜡质乳突结构。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这些乳突时,可以看到在...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