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诗歌(五篇) 十年江海守,旦夕有归心

非凡网 17 0

刘禹锡诗歌

  刘禹锡的咏史诗十分为人称道。这些诗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表现他阅尽沧桑变化之后的沉思,其中蕴涵了很深的感慨,如《酬浙东李侍郎越州春晚即事长句》《西塞山怀古》《乌衣巷》《石头城》《蜀先主庙》等都是名篇。原上草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刘禹锡诗歌(五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有所嗟二首篇一

  朝代:唐朝|作者:刘禹锡

  三秋伤望眼,终日哭途穷。两目今先暗,中年似老翁。

  看朱渐成碧,羞日不禁风。师有金篦术,如何为发蒙。

扬州春夜李端公益张侍御登段侍御平路…以志其事篇二

  朝代:唐朝|作者:刘禹锡

  宫馆贮娇娃,当时意大夸。艳倾吴国尽,笑入楚王家。

  月殿移椒壁,天花代舜华。唯馀采香径,一带绕山斜。

馆娃宫在旧郡西南砚石山前瞰姑苏台傍有采香…因赋二章篇三

  朝代:唐朝|作者:刘禹锡

  十年江海守,旦夕有归心。及此西还日,空成东武吟。

  花间数杯酒,月下一张琴。闻说功名事,依前惜寸阴。

赠眼医婆罗门僧篇四

  朝代:唐朝|作者:刘禹锡

  采撷黄姜蕊,封题青琐闱。共闻调膳日,正是退朝归。

  响为纤筵发,情随彩翰飞。故将天下宝,万里与光辉。

罢郡归洛阳闲居篇五

  朝代:唐朝|作者:刘禹锡

  巩树烟月上,清光含碧流。且无三已色,犹泛五湖舟。

  鹏息风还起,凤归林正秋。虽攀小山桂,此地不淹留。

  刘禹锡诗歌(五篇)相关语句:

  ◆ 刘禹锡经典诗歌全集3篇

  免费下载刘禹锡诗歌(五篇)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刘禹锡: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其先祖为中山靖王刘胜(一说是匈奴后裔)。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刘禹锡于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任太子校书,迁淮南记室参军,后入节度使杜佑幕府,深得杜佑的信任与器重。杜佑入朝为相,刘禹锡亦迁监察御史。贞元末年,加入以太子侍读王叔文为首的“二王八司马”政治集团。唐顺宗即位后,刘禹锡参与“永贞革新”。革新失败后,屡遭贬谪。会昌二年(842年),迁太子宾客,卒于洛阳,享年七十一,追赠户部尚书,葬于荥阳。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

  2、诗歌: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毛诗·大序》记载:“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南宋严羽《沧浪诗话》云:“诗者,吟咏性情也”。只有一种用言语表达的艺术就是诗歌。汉族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现代一般统称为诗歌。它按照一定的音节、韵律的要求,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相传为孔子所整理,关于这个问题学术界尚有争论。汉族诗歌历经汉魏六朝乐府、唐诗、宋词、元曲之发展。汉荀悦《汉纪·惠帝纪》作“诗謌”。唐朝韩愈《郓州溪堂诗》序:“虽...

  3、作者:一般指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创作者,有时也指某种理论的创始人,或某一事件的组织者或策划者。在苏联、法国、联邦德国、西班牙等国的版权法中,作者指通过自己的独立构思、运用自己的技巧与方法,直接从事文学、艺术创作活动,并产生出体现创作者个人特性的作品的自然人,其中包括小说家、诗人、散文作家、剧作家、作曲家、歌词作家、记者、画家、书法家、雕刻家、工艺品设计师、建筑设计师、摄影家、翻译家、计算机程序编制者等。美、日等国的版权法也承认法人为作者。【词目】作者【拼音】zùozhě【英文】anauthor;awriter∶文章的写作者;艺术品的创造者。∶创始之人。创始之人。礼记《礼记·乐记》:“作...

  4、唐朝:唐朝(英语:TangDynasty,618年-90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隋末天下群雄并起,唐国公李渊趁势在晋阳起兵,于618年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唐太宗继位后开创贞观之治,为盛唐奠定基础。唐高宗承贞观遗风开创“永徽之治”。690年,武则天改国号为周,705年神龙革命后,恢复唐国号。唐玄宗即位后缔造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历经唐宪宗元和中兴、唐武宗会昌中兴及唐宣宗大中之治,国势复振。878年爆发的黄巢起义,破坏了唐朝统治根基。907年藩镇将领...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