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五代·欧阳炯》原文与赏析 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

非凡网 23 0

《江城子·五代·欧阳炯》原文与赏析

  五代·欧阳炯

  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

  以小令的形式,写怀古的幽情,不光在欧阳炯收于《花间集》的十七首词作中只此一首,就是在所有唐五代词作中也寥若晨星。此词在“绮筵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欧阳炯《花间集叙》),艳情词风靡词坛的时代,尤其近乎空谷传音,对于北宋怀古词作的大兴实有开路之功。

  开头三句,写景起兴,景以引情。“晚日”,即夕阳,表明时在黄昏。“金陵”,今江苏南京,乃六朝故都,谢眺曾以“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称之,作者在此点明登临凭吊之地,借以引起历史兴亡之感慨。夕阳映照下的金陵故都景象如何呢?“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只见江岸与绿草齐平无际,将落的晚霞明丽灿烂,大江则波涛滚滚,日夜无情地浩荡东去。三字一顿,节奏鲜明,句句用韵,声情顿挫。“岸草平”,是从极目远眺的景象而言,显示了江面的空阔浩瀚和原野的一碧无际,暗点登临的季节正在“江南草长”的“暮春三月”;“落霞明”,是从仰望天宇的角度而言,映衬出长空的寥廓变幻,色彩绚丽,进一步渲染暮色的浓重;“水无情”,则从俯视大江的角度着笔,在描写“不舍昼夜”的东去江水的同时,兼写江水无所顾惜地淘尽千古人事的变化,暗寓作者对物是人非的满怀哀感,从而不着痕迹地由写景导入抒情。这三句,用大写意手法,勾画出凭眺金陵的全景,以“晚日”、“岸草”、“落霞”等自然景物的一切依旧,衬托出无情江水冲尽历代王朝的沧桑变化,展示出一幅“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江城没落的图景。“水无情”,是承上启下、笼罩全篇的枢纽,点明了感叹历史沧桑的主旨。“水”在这里,已成了一去不返、滚滚不息的历史长河的象征。

  紧承“水无情”,“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就水到渠成,顺势而出。“六代繁华”,扣紧“金陵”二字,因为历史上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先后建都于此。但是,六代君臣们的淫奢生活和繁华景象,现在全都默默地随着大江的波涛声消逝了。这是对“水无情”的具体生发和形象刻画。“逝波”,即指“逝者如斯”之“水”;“暗逐”,摹写六代繁华一去不返之态。词人在此极为巧妙地把“晚日”、“落霞”映照之下逐渐溶于暮色的大江逝波,与不知不觉悄然流逝的历史长河联系起来,进行比拟,表达了抚今思昔、人世沧桑的无比感慨。这儿以“六代繁华”为例,选材富有代表性;以“逐逝波”写情,咏叹富有普遍性;而以“暗”字绾结江水与历史之悄然流逝,无可抗拒,更富有象征的意味。这两句,由景入情,虚实交织,跨度极大,引发联想,深刻表达了“水无情”、历史也无情的感叹兴亡的底蕴。

  词人面对无情之江水感叹六朝兴亡之际,“晚日”、“落霞”已暗暗隐没,一轮明月已临照着阅尽千古兴亡的金陵江城。“空有姑苏台上月”,就是顺着这一思路衍生出来的妙句。天下月亮只有一个,故能由金陵之月想象到姑苏之月;不言“姑苏月”,而言“姑苏台上月”者,乃因姑苏台是吴王夫差与其宠妃西施长夜作乐之地,藉以唤起读者的联想;再加“空有”二字,则把春秋时代吴王夫差以来的无数荒淫亡国的历史悲剧一语道尽,如今只剩下姑苏台上冷月无声的凄凉景象,这不正是“水无情”、历史也无情的进一层发挥吗?更妙的是,词人接以“如西子镜,照江城”,把“姑苏台上月”这一历史无情的见证,跟“西子”挂起钩来,又回照到历尽沧桑的江城金陵头上。可以想见,把“姑苏台上月”比作西施梳妆打扮的镜子,不仅形象鲜明,更点出吴王夫差因贪恋西施美色而导致亡国的历史教训,这是一;此月曾照临过“六代繁华”的“江城”,但是六代君臣依然荒淫作乐,重蹈吴王夫差国破家亡的覆辙,这是二;夫差已矣,六代亦逝,可那轮“姑苏台上月”,如今依然象当年西子的妆镜,照临着有过“六代繁华”的“江城”,是否眼前的金陵又要演出与夫差、六朝一样的悲剧呢?这是三。词人有意将古月与今月,西子与六代,姑苏与金陵绾结到一块,表达了追昔抚今、兴亡相接的深沉感慨。其构思之奇巧,联想之丰富,寓慨之遥深,意境之高远,纵观历史之悠渺,咏叹范围之广阔,在前期怀古词中,殊为少见,堪称上品。李冰若说:“此词妙处在‘如西子镜’一句,横空牵入,遂尔推陈出新。”(《栩庄漫记》)还只是就其构思设喻之巧妙而言;从整体来看,倒是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说得好:“较‘越王宫殿,蘋叶藕花中’更胜一着。”

  免费下载《江城子·五代·欧阳炯》原文与赏析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五代:五代(907年—960年)。唐朝灭亡之后,在中原地区相继出现了定都于开封和洛阳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朝代以及割据于西蜀、江南、岭南和河东的前蜀、后蜀、南吴(杨吴)、南唐、吴越、闽国、南楚(马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10个政权,合称五代十国。五代指这五个位于中原的王朝,正统史学家们一般称五代为中原王朝,十国为割据政权。五代不是某一个朝代,而是介于唐宋之间的特殊历史时期。唐朝灭亡之后,在中原地区相继出现了五个朝代和割据于西蜀、江南、岭南和河东的十几个政权,合称五代十国。中国古代以正统史观为主,因五代建立于中原地区,占据着原唐朝都城的中央地区,以正统自据,故后来的史学家著五代史。...

  2、江城子:江城子,词牌名,又名“村意远”“江神子”“水晶帘”。兴起于晚唐,来源于唐著词曲调,由文人韦庄最早依调创作,此后所作均为单调,直至北宋苏轼时始变单调为双调。有单调四体,字数有三十五、三十六、三十七三种;双调一体,七十字,上下片各七句,五平韵。格律多为平韵格,双调体偶有填仄韵者。代表作有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等。崔令钦《教坊记》、敦煌曲子词和现存晚唐以前文人词中均无关于“江城子”的记载,此调应是晚唐时兴起的词调。王昆吾《唐代酒令艺术》提到《江神子》这个词调名,源自于唐著词曲调。唐著词是唐代的酒令,晚唐《江城子》在酒筵上流行,经过文人的加工,就成为一首小令的词调。...

  3、赏析: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shǎngxī,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出自枕书《博物记趣·尼克松总统与冰糖莲》:“这是比较文学中的佳话,且让文学家去赏析,这里不说下去了。”修辞:①夸张②比喻③拟人④反问⑤排比⑥对偶......2:修辞手法的作用词句表现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现在在大学高中初中都要做赏析句子的题,可要怎么做好这一类题呢?现在我教大家几种方法,以便面对这种题时找不到主题抓关键词语赏析句子。很多重点句的含义,往往是通过一、二个动词、形容词、副词...

  4、姑苏:姑苏区,隶属江苏省苏州市。地处苏州市中部,长江三角洲中部,东临苏州工业园区,南接吴中区,西望虎丘区,北连相城区。介于北纬31°15'25"~31°22'东经120°31'29"~120°39’03"之间。全区地势低平,由西向东南微微倾斜,海拔2~4米。姑苏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截至2020年6月,姑苏区下辖8个街道,总面积4平方千米,包含姑苏古城2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姑苏区常住人口924083人,占苏州市的25%。姑苏区,自有文字记载以来有4000多年历史,是苏州历史悠久、人文积淀深厚的中心城区。是苏州的政治、教育、文化、旅游中心,也是全国...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