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间用古诗吵架65句 窈宨淑女,君子好逑

非凡网 28 0

夫妻恩爱的诗句1

  1、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2、地生连理枝,水出并头莲。

  3、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

  4、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5、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6、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7、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

  8、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9、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10、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11、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2、愿君多采颉,此物最相思。

  13、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14、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15、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夫妻恩爱的诗句2

  1.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2.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3.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裏人。

  4.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5.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6.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7.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8.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9.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

  10.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

  1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

  12.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13.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

  14.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

  15.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16.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17.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

  18.忍把千金酬一笑?毕竟相思,不似相逢好。

  19.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免费下载夫妻间用古诗吵架65句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古诗:古体诗是诗歌体裁。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和杂言诗等形式。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唐代以后,称为近体诗,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而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近体诗形成前,各种汉族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有“歌”、“行”、“吟”三种载体。四言诗,在近体诗中已经不存在了,虽不加“古”字,但不言而喻,就知道是古体诗。《诗经》中收集的上古诗歌以四言诗为主。两汉、魏、晋仍有人写四言诗,曹操的《观沧海》、陶渊明的《停云》都是四言诗的典型例子。五言和七言古体诗作较多,简称五古、...

  2、吵架:吵架,其最常见的起因与表象是双方或多方对各自的错误只字不提,或者相对轻松地一带而过,却用更加强烈,或许更具有伤害性的语言加于他人。常有伤害性。吵架释义:剧烈争吵。争执,以言语相斗。示例:瞿秋白《乱弹·财神还是反财神》:“中国的许多财神主子,三四路一帮,八九路一帮,互相勾结着——为着要互相吵架打仗,抢码头,夺地盘。”老舍《龙须沟》第二幕:“说就说,别瞪眼!我就怕吵架!”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六:“他愣了一下,奇怪地问:‘你们又吵架了吗?’”人为什么会吵架?原因很多:大多理由是因为感觉别人不了解自己。人有时候觉得自己委屈,然后就会把情绪提升,变成语气。有时候只是声音大,并不代表吵架,只是感觉说...

  3、一寸:一寸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yīcùn,意思是长度单位,十分为一寸。引申为微少。指心。古人谓心为方寸之地,故称。指光阴。在中医中作为针灸度量学位名词。拼音:yīcùn一、寸为较小的长度单位,故“一寸”(本义即一寸之长度)引申为微量。示例漏劝浆:《汉书·贾谊传》:“一寸之地,一人之众,天子亡所利焉。”二、指心。和店签应古人谓心为方寸之地,故名。示例:苏轼《次韵答王巩》:“十年尘土窟甩榆良,一寸冰雪清。”三、指光阴。示例:唐李峤《书》诗:“请君看入木腿欠,一寸乃非虚。”参见“一寸阴”。一寸等于3又1/3厘米,1尺,一尺等于1/3米即..米针灸度量学位名词。《备急千金要方...

  4、应是:应是(1638-1727),字敬非,号敬斋。江西宜黄人。清初学者、古文家。90岁卒于乡。应是(1638-1727),字敬非,号敬斋。江西宜黄人。学者称“敬庵先生”。清初学者、古文家。与兄应鼎、应升、应晁并有声庠序间。鼎、晁皆早卒,与应升兄弟二人友爱弥笃。应是19岁补博士弟子员,康熙己酉八年(1669)23岁乡试中举,次年会试不第,遂绝意功名,专心文事。30年足不出户,沉酣于经史以自娱。雍正元年(1723)诏举孝廉方正,时年86岁,以老病不赴,90岁卒于乡。性恬淡,侍母以孝,日耕种,夜读书。虽自身清苦,却常周济他人,善行播于乡里。锐意学古,以古文名世,从学者众。《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八三谓其论策之...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