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田野的诗句
1、不独班春行田野(宋·吕希纯·《潇洒亭》)
2、田野熬熬剧焦釜(宋·陈淳·《贺傅寺丞喜雨二十六韵》)
3、下直身田野(宋·张耒·《秋夜西岗联句》)
4、草草田野食(宋·张耒·《春雨》)
5、我行田野间(宋·连文凤·《稻花》)
6、啾啾田野雀(明·唐时升·《和饮酒二十首初夏天气微热方不欲饮偶龚仲和》)
7、愿汝结巢田野间(明·姚道衍·《栖乌曲》)
8、田野欢声凑(宋·姚述尧2·《念奴娇》)
9、恐田野之芜秽(先秦·宋玉·《九辩》)
10、桑麻言言兮田野孔治(宋·王令·《桃源行送张颉仲举归武陵》)
11、久耽田野乐(宋·韩维·《同胜之明叔游东郊》)
12、淮田野人分屏置(宋·王洋·《寄何宣仲》)
13、不意田野姿(宋·韩维·《答曼叔客居见诒兼简里中诸君》)
14、田野近闻多犬吠(宋·何梦桂·《和尉衙落成赠阮梅仙》)
15、自居田野间(宋·李吕·《赠上官法师》)
16、牛羊满田野(唐·韩愈·《病中赠张十八》)
17、聊相羊兮田野(宋·程公许·《仙谷词送别西宪杨少卿奉祠东归》)
18、浮云带田野(宋·王安石·《舟中读书》)
19、田野丰年入梦鱼(宋·林景熙·《立春郊行次唐玉潜》)
20、水落平田野蔓青(宋·黄矩·《陆象山先生墓》)
21、误看田野作江湖(宋·敖陶孙·《醉归》)
22、收刈田野乐(宋·曾巩·《追租》)
23、不胜落田野(宋·周文璞·《石林》)
24、顷求田野处(宋·晁补之·《郊居与八弟无斁读书》)
25、归来老田野(明·虞堪·《自画万壑松风图歌赠天迨朱秉中梅花巢》)
26、一来田野中(唐·韦应物·《善福精舍答韩司录清都观会宴见忆》)
27、田野老臣察天意(宋·岳珂·《九月十四日夜月明如昼敬想合宫竣事志喜而作》)
28、田野乱棋布(宋·韩元吉·《寒食前三日携家至丁山》)
29、吾家在田野(唐·陆龟蒙·《村夜二篇》)
30、何由住田野(唐·曹邺·《对酒》)
31、生来在田野(宋·蒲寿宬·《牧童歌十首》)
32、但使田野传(宋·晁补之·《感遇十首次韵和黄著作鲁直以将穷山海迹胜绝》)
33、我昔在田野(明·童冀·《归园田(三首)》)
34、田野尚逢迎(唐·皇甫冉·《与张諲宿刘八城东庄》)
35、肉食不知田野事(明·刘基·《次韵和石末公秋日感怀见寄》)
36、几年田野任沈浮(宋·岳珂·《十月廿五日有诏以予班六卿赐对衣金带鞍马二》)
37、年丰田野亦多娱(宋·范成大·《但能之提荆相别十年,自曲江远寄二诗,叙旧》)
38、田野闲来惯(宋·晁补之·《梁州令叠韵/梁州令》)
39、老稚满田野(宋·苏舜钦·《城南感怀呈永叔》)
40、搜求逮田野(宋·晁补之·《用无斁八弟永城相迎韵寄怀》)
41、萧条田野空(明·薛蕙·《从军行》)
42、崎岖田野间(宋·刘焘·《宿华严院》)
43、田野低干越?(宋·程师孟·《入涌泉道中》)
44、田野寂牛鸣(宋·刘黻·《平寇》)
45、田野高风过有熏(宋·张耒·《殷浩》)
46、田野多贤人(宋·姜特立·《中古》)
47、田野长荒莱(宋·胡仲弓·《南浦》)
48、所以田野间(宋·王洋·《陪徐狄二子出东郊即事》)
49、侧闻田野间(宋·方回·《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韵赋十首》)
50、田野顿昭苏(宋·舒岳祥·《日食》)
免费下载形容秋天田野的诗句 关于田野的诗句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秋天:秋季,是“春夏秋冬”四季之一。在我国,传统上是以二十四节气的“立秋”作为秋季的起点。进入秋季,意味着降雨、湿度等趋于下降或减少,在自然界中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索成熟。根据近代学者张宝堃的候平均气温划分四季,其指标是平均气温低于10℃的时期为冬季,高于22℃时期为夏季,10~22℃期间分别为春、秋季。在我国,传统上是以二十四节气的“立秋”作为秋季的起点。进入秋季,意味着降雨、湿度等趋于下降或减少。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阳气渐退,阴气渐生,气候由热转寒,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从现代气象学上划分,北温带的秋季在8月23日(处暑)~11月22日(小雪);南温带的秋季在2月19日(北半球...
2、悠然见南山:悠然见南山的意思是在悠然间,远处的南山突然出现在眼前,这句诗句出自晋代陶渊明的《饮酒·其五》。原文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歌的主旨是展示诗人运用魏晋玄学“得意忘象”之说领悟“真意”的思维过程,富于理趣。其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更是千古名句,抒发了作者田居的怡然之乐、归隐的悠然自得之情。...
3、范成大: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宋史》等误作“致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南宋名臣、文学家。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出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作为泛使出使金国,索求北宋诸帝陵寝之地,并争求改定受书之仪,不辱使命而还。乾道七年(1171年),自中书舍人出知静江府。淳熙二年(1175年),调任敷文阁待制、四川制置使。淳熙五年(1178年),升任参知政事,此后相继知明州、建康府,颇著政绩。晚年退居石湖,并加资政殿大学士。绍...
4、采菊东篱下:《采菊东篱下》是王学泰老先生近年的一个文化随笔专辑。文章以对于隐士文化的讨论和见解为序,于皇权文化、游民文化、饮食文化的深刻讨论……采菊东篱下王学泰,原籍山西清源,1942年底生于北京。196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学遗产》编辑,1988年转到文学研究所古代文学研究室从事研究工作。比较关注文学史与文化史的交叉研究。2003年退休前任文学研究所古代室研究员,后兼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著有《中国饮食文化史》《中国古典诗歌要籍丛谈》《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中国人的幽默》等。这是学者王学泰的历史随笔集,收录了他自2006年以来的各类历史随笔,尤其是很多解读皇...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