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鉴赏·《江城子 西湖感怀》
涌金门外上船场,湖山堂,众贤堂。①到几凄凉,城角夜吹霜。谁识两峰相对语,天惨惨、水茫茫。②月移疏影傍人墙,怕昏黄,又昏黄。③旧日朱门,四圣暗飘香。④驿使不来春又老,南共北,断人肠。⑤
【注释】 ①涌金门:杭州正西城门。船场:疑即船坞。西湖泊船场所。湖山堂:南宋时西湖名胜,度宗咸淳三年(1267)洪焘创建。众贤堂:即三贤堂。施谔《淳佑临安志》:“三贤堂,旧在孤山竹阁,有白文公(居易)、林和靖、苏文忠公(轼)三像。” ②两峰:指南高峰和北高峰。两峰在西湖旁,相去十里许,高出云表,时露双尖,遥遥相对。双峰插云,为西湖十景之一。“天惨惨”二句:化用《敕勒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③疏影:物影稀疏,特指梅影。宋林逋《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④四圣:指四圣观。宋周淙《乾道临安志》:“四圣延祥观,在孤山,绍兴十六年建,二十年赐今额。”暗飘香:用林逋诗意,见前注③。⑤“驿使”句:南朝陆凯从江南寄给长安的好友范晔一枝梅花,并赠诗曰:“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事见《荆州记》。老:暮。
【译文】 我来到了涌金城门外的船场,放目眺望湖山堂和众贤堂。究竟有几多凄凉?寒霜满地的月夜里,城头的号角呜咽吹响。谁能理解,两峰相对,情深语长。天空昏惨惨,水面雾茫茫。明月移转,稀疏的梅影依傍着人墙。害怕黄昏来临,天色又偏偏再度昏黄。昔日的朱门祠观,前贤们的业绩留芳。驿使不来,老却春光。想起那南北双方,不由人痛断心肠!
【总案】 杭州是南宋的都城,西湖又是杭州声名最著的风景区。宋末亡国词人有大量的怀恋昔日西湖美景,哀叹如今萧条零落的词作,张炎的《高阳台·西湖春感》便名盛一时。这首词题为“西湖感怀”,就是在抒写铭心刻骨的亡国之痛。放眼四望,山河依旧,风景不殊;回想今日,沧海桑田,人事已非。周围一切景物都打上了词人强烈的主观感情烙卯,笼罩在浓厚的悲剧气氛之中。作品巧妙地运用典故,化用前人诗句和诗意,语意畅达,内涵丰富。
免费下载刘辰翁《江城子西湖感怀》翻译 原文 思想感情 赏析 评点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感怀:《感怀》是明代文学家文征明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前四句描写前半生浪迹江湖的自由生活和为名爵所累的矛盾;后四句写做官后悔恨的心情和不称意的处境。诗本愤世,但作者从自责出仕切入,谦和温婉,用典贴切,如同己出。感怀三十年来麋鹿踪若为老去入樊笼五湖春梦扁舟雨万里秋风两鬓蓬远志出山成小草神鱼失水困沙虫白头博得公车召不满东方一笑中麋鹿踪:喻隐居生涯。“若为”句:自叹老来失志出仕为官,如同入了牢笼。若为:为什么。老去:作者出为翰林待诏时已五十余岁,故云。樊笼:喻官场,出自晋陶渊明《归田园居》:“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五湖”句:谓求归不得,而归去之事只在春...
2、江城子:江城子,词牌名,又名“村意远”“江神子”“水晶帘”。兴起于晚唐,来源于唐著词曲调,由文人韦庄最早依调创作,此后所作均为单调,直至北宋苏轼时始变单调为双调。有单调四体,字数有三十五、三十六、三十七三种;双调一体,七十字,上下片各七句,五平韵。格律多为平韵格,双调体偶有填仄韵者。代表作有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等。崔令钦《教坊记》、敦煌曲子词和现存晚唐以前文人词中均无关于“江城子”的记载,此调应是晚唐时兴起的词调。王昆吾《唐代酒令艺术》提到《江神子》这个词调名,源自于唐著词曲调。唐著词是唐代的酒令,晚唐《江城子》在酒筵上流行,经过文人的加工,就成为一首小令的词调。...
3、西湖: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龙井路1号,杭州市区西部,景区总面积49平方千米,汇水面积为22平方千米,湖面面积为38平方千米。西湖南、西、北三面环山,湖中白堤、苏堤、杨公堤、赵公堤将湖面分割成若干水面。西湖的湖体轮廓呈近椭圆形,湖底部较为平坦,湖泊平均水深为27米,最深约5米,最浅不到1米。湖泊天然地表水源是金沙涧、龙泓涧、赤山涧(慧因涧)、长桥溪四条溪流。西湖地处中国东南丘陵边缘和中亚热带北缘,年均太阳总辐射量在100—110千卡/平方厘米之间,日照时数1800—2100小时。西湖有100多处公园景点,有“西湖十景”、“新西湖十景”、“三评西湖十景”之说,有60多处国家、省、市...
4、评点:评点,文言文教学的传统方法之一。对作品的写作技巧和思想内容进行画龙点睛式的评论、指点。例如,评论立意选材、布局谋篇的优劣,指点遣词造句、技法风格的长短。要求评论中肯,言简意赅,一语破的,发人深省,能够培养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眉评(亦称眉批),在竖排作品的上方写上评点文字;夹评,在作品行文中间插进评点文字;段评,在作品的每一个段落之后写上评点文字;旁评,在横排作品的旁边写上评点文字。评点的容量大,形式活,密切联系作品实际,激发人们积极思维。现代文教学,也可采取评点的方法。从方法上讲,评点的要义是对话,是交流,是再创造。评点作为对话,是读者与文本、与作者、与想像中的文本的其他读者...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