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原文赏析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非凡网 64 0

古诗《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原文赏析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这首诗是板桥任山东潍县知县时送给山东巡抚包括一幅墨竹画上的题画诗。年伯,指与父同年登科的长辈。明以后,泛称父辈,不问是否同年,都称年伯。中丞,清代对巡抚的别称。“大”是敬称。包括,字银河,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康熙四十五年(1706)进士,乾隆初官山东登莱青道,七年(1742)迁山东布政使,署理巡抚。此“诗可能作于乾隆十一、十二年(1746、1747)”(林庚、冯沅君主编《中国历代诗歌选》、陈书良《板桥诗词撷英》),此时板桥刚自范县调署潍县,即遇山东大饥,人相食,灾民大量逃荒关外觅食,其状惨不忍睹。板桥此时作画题诗以赠山东巡抚,自有深意在焉。

  从所赠画的画面上看,只是一幅普通的竹子,三两枝竹竿,淡淡疏疏地生长着一些竹叶,除此就什么也没有了。然而通过题诗,诗人却赋予它更多更深的内涵。诗人躺在官署中的书房里,听到风吹竹子的“萧萧”声,抒发的不是骚人墨客的闲情逸致,却“疑是民间疾苦声”。怎么会有这种感觉呢?为官者若时时把百姓的冷暖放在心上,处处想着人民的苦乐,即使听到风吹竹叶的声响,也会联想到民间的疾苦,百姓的呻吟。由此,诗人进一步又从竹子的“一枝一叶”,联想到作为地方上地位虽低微的我辈父母官们,但却应该对百姓的每件小事都要体察入微,细细关心!这就暗寓着一个“当官应为民着想”的令人深思的问题。平时尚且应该这样,灾荒之年更应如此。诗人在这里,通过丰富的联想,形象的比喻,借题发挥,由衷地表达了封建社会里一位“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想为百姓做点事的亲民之官的虔诚愿望,为我们描绘了一位爱护百姓,“一枝一叶”都“关情”的优秀地方官吏形象。末句刻画尤为细腻,耐人寻味,感人至深!在画上题诗,“呈年伯包大中丞括”,可见诗里还含有讽喻之意,启发做大官的人更应随时想到人民的生活。“痛痒相关”(板桥印文),兢兢业业为人民办事,以解除民间疾苦为己任。这里,既有对自己的激励,又包含着对同僚的劝勉。这正是这幅以竹寄意的画和题画赠人的诗的深意所在。一位封建地方小官,能有如此心肠和胆识,能在诗画中寄托如此殷切的希望,真可谓语重心长,难能可贵,虽然这种愿望在封建社会是很难实现的。

  板桥为人,目的在“立功天地,字养生民”。因此,他主张为文之道,在于“经世致用”,“歌咏百姓之勤苦”(以上见《潍县署中与舍弟第五书》)。作画,则“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题画》)。可见他作画,不是随意写生,而是寄寓深刻的思想;他在画上题诗,不是单纯为画面作注解,而是为了抒情明志。他的这种思想和创作,通过大量的题画诗就表现得更为明显,其艺术手法也极为高超。加上他独具特色的书法,所谓“六分半书”的板桥体,做到诗书画三趣合一,浑然一体,细细品味,真令人拍案叫绝,叹为观止。

  这首题画诗,以画为题,缘画而作,又直接写在画上,因此“诗画结合”或叫“诗画合一”是它显著的艺术特色。板桥既是深通诗意的画家,又是深通画意的诗人。在他最擅长的墨竹画面上,题上含意深刻的诗句,画因题诗而使意境得以升华,诗因有画而使形象更为突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语),互相丰富,阐发,提高,使人觉得赏画犹如读诗,读诗犹如赏画,交相映衬,相得益彰。这里,诗人巧妙地用比喻把诗与画中的情与景融为一体,把竹之“萧萧”声比喻成百姓的“疾苦声”,把竹子的“一枝一叶”比喻成百姓生活中的琐细小事,从而使画中之景与心中之情相融,妙合无间。于是诗人赋予竹画以特定的内容,然后就有形的画引出抽象的情,直抒胸臆。如果没有诗中贴切的比喻,诗中那关心人民的思想和情怀是无法用几竿竹子的画面表现出来的。正因为诗人在画竹的体会中,捕捉到画中之景与心中之情即“物”与“我”之间的某种异中之同,才能借题画为手段,达到抒情明志的目的。

  这类配上题诗的画,常因题诗的点睛而画增趣; 而这类为画而题的诗,又常因画的流传而诗益传。这首自画自题以赠人的诗,正因为其寓意深刻而向为人们所传诵。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考虑到以下可能属于次要内容,所以默认折叠。

  1、百姓:百姓,姓氏名称,百姓望族居洛阳,起源分三支:一、出自上古,始祖为黄帝后人百倏。二、古高丽八姓之一,为百姓又一支。百姓发迹之处为河南南阳,现主要分布于北京、浙江、湖南、四川和重庆等地。百来源主要有两支,其一属黄帝之后;其二,由百里氏之后省略“里”而来,百姓发迹之处为河南南阳,现主要分布于北京、浙江、湖南、四川和重庆等地。栢皇氏、百丰、伯益、百里傒、摆言太。百姓起源有:来源一源于栢皇氏,出自远古帝王栢皇氏,属于以先祖称号为氏。在中国古代传说历史中,从赫胥氏到周文王的世系各有差异,但其中皆记有上古帝王栢皇。直到宋朝史学家罗泌所纂的《路史》前纪第一~九卷记载中,亦记有栢皇。例如:按史籍《梁书》的记载,...

  2、题诗:题诗(tíshī),一是指就一事一物或一书一画等,抒发感受,题写诗句。多写于柱壁﹑书画﹑器皿之上;二是指所题写的诗句。画上题款,是自北宋的文人画,唐宋以前的画一般无款。有时仅写个名字在石罅(音下)或树根间等不起眼的地方,称之为藏款,随着文人画的兴起和发展,如文与可、苏东坡、米元章等开始以书法在画上长题,或诗或文,而后乃为盛行。清方薰《山静居画论》说:“题款图画,始自苏米,至元明遂多,以题语位置画境者,画亦因题而益秒。”到了清代石涛、扬州八怪更被称为诗、书、画三绝的画家。几乎每画必题,每题必诗。或一题再题,情景交融,出神入化,诗画相成,皆成佳构。故前人有:三分画七分题之说,可见题画之为人所重视。...

  3、赏析: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shǎngxī,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出自枕书《博物记趣·尼克松总统与冰糖莲》:“这是比较文学中的佳话,且让文学家去赏析,这里不说下去了。”修辞:①夸张②比喻③拟人④反问⑤排比⑥对偶......2:修辞手法的作用词句表现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现在在大学高中初中都要做赏析句子的题,可要怎么做好这一类题呢?现在我教大家几种方法,以便面对这种题时找不到主题抓关键词语赏析句子。很多重点句的含义,往往是通过一、二个动词、形容词、副词...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