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景仁《稚存归索家书》古诗赏析与原文 只有平安字,因君一语传

非凡网 29 0

黄景仁《稚存归索家书》古诗赏析与原文

  黄景仁

  只有平安字,因君一语传。

  马头无历日,好记雁来天。

  诗题中的“稚存”,是洪亮吉的字。洪亮吉与黄景仁是同乡好友,时号“洪黄”。因为是好友,所以洪亮吉在回乡之前主动问黄景仁要带什么便信回去。诗人听了,便将自己托付的意思写成这首小诗,请洪亮吉转告故乡的亲人。

  前两句说,自己在外“平安”。这是托洪亮吉转告的第一层意思。“因君”,通过您(洪亮吉);“一语”,即指“平安”。家人关心出门亲人的,无过于希望在异乡太太平平,不生什么意外之事。“平安”二字,虽是浅俗已极的口头语,却又是深于人情的体己话。

  后两句是请洪转告的另一层意思。“马头无历日”,意思是出门在外,不记时日;“好记雁来无”,是说收到来信的日子却是牢记不忘的。古代有雁足传书之说,也有直接将书信称作“雁”的。这里所谓“雁来天”,即指来信的日子。“无历日”,不一定真的无历书可翻,而是强调不记平淡的日常日子。那么,记什么样的日子呢?此句一垫,反跌出下句;由好记来信的日子,愈见诗人亲情的浓重。

  前两句从亲人一面想入,以“平安”一语宽慰亲人;后两句从自身一面想入,从对家信的珍重见出对亲人的深情。黄景仁是一个孝子,他虽不得不为衣食奔走,内心深处却是放心不下高堂老母的。他在《别老母》诗中说:“搴帷别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又在《别内》诗中说:“今夜别君无一语,但看堂上有衰颜。”故而当洪亮吉问起要带什么家信时,深藏于他心中的千言万语便化成了报平安与盼家信这两层意思。张维屏说:“(黄仲则)至下笔时,要皆任其天之自然,称其心所欲出。”(《诗人征略》)此诗即是这样一首抒写真情实感的好诗。全诗虽篇幅短小,语言浅易,却能于旷达中见深挚,自非有深切的生活体验且娴熟于诗歌的表现艺术的,是难以臻于此种似浅而深、似拙而巧的化境的。

  吟哦这首小诗,很容易联想起唐代诗人岑参的《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无论是这首小诗的神韵或是前两句的措辞,无不可以看出受到岑诗的影响。但此诗从亲人与自身两面构想,旷达而兼有深挚,则又是诗人所独创,是岑诗所难以范围的。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古诗:古体诗是诗歌体裁。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和杂言诗等形式。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唐代以后,称为近体诗,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而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近体诗形成前,各种汉族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有“歌”、“行”、“吟”三种载体。四言诗,在近体诗中已经不存在了,虽不加“古”字,但不言而喻,就知道是古体诗。《诗经》中收集的上古诗歌以四言诗为主。两汉、魏、晋仍有人写四言诗,曹操的《观沧海》、陶渊明的《停云》都是四言诗的典型例子。五言和七言古体诗作较多,简称五古、...

  2、家书:家书,汉语词汇,拼音是jiāshū,释义是家中所保存的书籍或家人来往的书信。出自《宋书·武帝纪中》。(1)∶家庭成员写的书信家书一箧。——清·梁启超《谭嗣同传》(2)∶家中拥有的书家中所保存的书籍。《书序》:“我先人用藏其家书于屋壁。”家人来往的书信。《宋书·武帝纪中》:“皇后寝疾之际,汤药不周,手与家书,多所求告。”唐杜甫《春望》诗:“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张籍《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六回:程昱赚得徐母笔迹,乃仿其字体,诈修家书一封。明袁凯《京师得家书》诗:“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3、赏析: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shǎngxī,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出自枕书《博物记趣·尼克松总统与冰糖莲》:“这是比较文学中的佳话,且让文学家去赏析,这里不说下去了。”修辞:①夸张②比喻③拟人④反问⑤排比⑥对偶......2:修辞手法的作用词句表现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现在在大学高中初中都要做赏析句子的题,可要怎么做好这一类题呢?现在我教大家几种方法,以便面对这种题时找不到主题抓关键词语赏析句子。很多重点句的含义,往往是通过一、二个动词、形容词、副词...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