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恽《水龙吟》诗词选鉴赏

非凡网 22 0

王恽《水龙吟》诗词选鉴赏

  水龙吟

  己未春三月,同柔克济河,中流风雨大作,几覆者再。感念畴者,为赋此词。且以经事之后,重有所惜云春流两岸桃花,惊涛极目吞天去。孤舟缆解,棹歌声沸,渔舠掀舞。云影西来,片帆吹饱,满空风雨。怅淋漓元气,江南图画,烟霏尽,汀洲树。

  天地此身逆旅,笑归来,满衣尘土。功名无子,就中多少,艰危辛苦。北去南来,风波依旧,行人争渡。听沧浪一曲,渔人歌罢,对夕阳暮。

  上片叙事。“春流两岸桃花,惊涛极目吞天去”,首两句描绘春水汹涌的情景,气象雄迈壮阔。“春流两岸桃花”,不言江流的深碧,桃花的红艳,只拈出两岸红花夹绿水的图景,便呈示出春的芳香和美丽。这吞天的水势,雄奇壮美,词人竟忘却惊骇,解缆起航了。“孤舟缆解,棹歌声沸,渔舠掀舞”,接着三句叙写起航时河中热闹情景。“舠”,小船。词人解缆起航,只听到船歌沸腾,只看到渔船摇荡。猛涨的河水带来了喜人的渔汛,歌“沸”船“舞”,一番热闹景象。置身孤舟之中的词人目睹此情此景,也不由暂忘一舟之孤,分享着渔家的喜悦。然而,“云影西来,片帆吹饱,满空风雨”,阴沉的乌云自西飞渡而来,孤舟饱满地鼓起片帆,一时间,满天狂风裹挟着暴雨,恣意施虐。风雨惊涛中,一叶孤舟经历的种种颠簸和危急,都在不言之中。“怅淋漓元气,江南图画,烟霏尽,汀洲树”,风雨中,丰沛酣畅的宇宙自然之气,秀丽如画的江南风物,云烟弥漫的阳春美景,一时都消失殆尽,眼前只有江边小洲挺立的丛丛绿树。此时此刻,词人不禁惆怅起来。(诗词 lLYsc.CN)

  下片抒情。“天地此身逆旅,笑归来,满衣尘土”,过片三句感慨人生,自叹自嘲。“天地此身逆旅”,感喟自己如寄居天地间的客人,羁旅生活漂泊无定。如今词人重归故地,抚看满身尘土,哑然失笑。这笑,饱含苦涩,浸透辛酸。接着三句“功名无子,就中多少,艰危辛苦”,点明笑的原委:功名利禄一概没您的份儿,其中倒有无限艰危、无穷辛苦!自己是迷途知返,摆脱功名的利诱,毅然回归了,然而,放眼河流上下,“北去南来,风波依旧,行人争渡”。这忙碌的慵境可能是当时所见江景的实录,但更重要的是包含这样一种意蕴:这北去南来的旅人争渡的景观,不就是天下士子忙于追逐功名的象征?他们并不因词人的失落和回归而放弃利禄上的追求,而是依然捱着人生的“风波”,在功名路上勉力追逐、奔忙‍‌‍‍‌‍‌‍‍‍‌‍‍‌‍‍‍‌‍‍‌‍‍‍‌‍‍‍‍‌‍‌‍‌‍‌‍‍‌‍‍‍‍‍‍‍‍‍‌‍‍‌‍‍‌‍‌‍‌‍。结拍三句“听沧浪一曲,渔人歌罢,对夕阳暮”,借日暮江上传唱的渔歌,发抒心中隐逸情怀。

  词人巧妙地从渡河历险和功名受挫的相似点寻觅命篇的契机,诠释人生,宣泄内心的痛楚和苦闷,语意双关,饶富意味。而悲切心由旷达语出之,尤觉清浑超逸。观察词人的一生,已未年恰巧是他人生的转折。此后他官运亨达,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自然不会有天地逆旅、功名无子、艰危辛苦之戚。因而,词人正如此词词序所言,“经事之后,重有所惜”,缅思这段生活体验,别有一种珍惜的情怀。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鉴赏:鉴赏是对文物、艺术品等的鉴定和欣赏。人们对艺术形象进行感受,理解和评判的思维活动和过程。人们在鉴赏中的思维活动和感情活动一般都从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出发,实现由感性阶段到理性阶段的认识飞跃,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丰富。运用自己的视觉感知、过去已经有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鉴赏对文物、艺术品等的鉴定和欣赏。犹识别,辨识。《晋书·王戎传》:“族弟敦有高名,戎恶之。敦每候戎,辄托疾不见。敦后果为逆乱。其鉴赏先见如此。”谓赏识。唐李翱...

  2、水龙吟:水龙吟,词牌名,又名“水龙吟令”“水龙吟慢”“鼓笛慢”“小楼连苑”“海天阔处”“庄椿岁”“丰年瑞”。此调以苏轼《水龙吟·露寒烟冷蒹葭老》为正体,双调一百零二字,前段十一句四仄韵,后段十一句五仄韵。另有双调一百零二字,前段十一句五仄韵,后段十句四仄韵等二十四种变体。代表作品有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等。据说,“水龙吟”最早是南北朝时北齐的一组古琴曲,据《北齐书》卷二十九“郑述祖传”:“述祖能鼓琴,自造《龙吟十弄》,云尝梦人弹琴,寤而写得。当时以为绝妙。”同时,汉马融《长笛赋》云:“近世羌笛从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龙吟水中不见己,截竹吹之声相似。”故人们也以龙吟喻笛声,如南朝梁刘孝先《咏竹...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