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花令的诗句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戴叔伦《苏溪亭》)
3.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5.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司空曙《江村即事》)
6.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李频《湖口送友人》)
7.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8.四月南风大发黄,枣花未落荫桐长。(李颀《送陈章甫》)
9.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10.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寓意》)
11.五月临平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洲。(道潜《临平道中》)
12.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曾己《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
1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4.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15.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姜白石《除夜自石归湖苕溪》)
16.满地芦花和我老,归家燕子傍谁飞。(文天祥《金陵驿》)
17.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18.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19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20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1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宋之问《有所思》)
22、近种篱边菊,秋来未着花。 皎然《寻陆鸿渐不遇》
23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王维《辋川别业》)
24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映浅红(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25短短桃花临水岸,轻轻柳絮点人衣(杜甫《十二月一日》)
26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杜甫《绝句漫性》)
27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贾至《春思二首》)
28城边流水桃花过,帘外春风杜若香(刘禹锡《寄朗州温右史曹长》)
29蕙兰有恨枝犹绿,桃李无言花自红(欧阳修《舞春风》)
30一番桃李花开尽,唯有青青草色齐(曾巩《城南》)
31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32一抹雕栏,喷清香桂花初绽(洪升<长生殿.惊变>)。
31莫怪杏园憔悴去,满城多少插花人(杜牧《杏园》)
32无风杨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满地花(范成大《碧瓦》)
33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刘禹锡《赏牡丹》)
34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刘禹锡《思黯南墅赏牡丹》)
35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李白《别储邕至剡中》)
36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杜甫《为农》)
37岸苇新花白,山梨晚叶丹(郑喑《贬降至汝州广城驿》)
38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
39梨花千树雪,杨叶万条烟(岑参《送杨子》)
40月胧胧,一树梨花细雨中(陈克《豆叶黄》)
41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子》)
42高枝百舌犹欺鸟,带叶梨花独送春(杜牧《残春独来南亭因寄张祜》)
43无风杨柳漫天絮,不雨棠梨满地花(范成大《碧瓦》)
44玉容寂寞泪栏杆,梨花一枝春带雨(白居易《长恨歌》)
45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寓意》)
46寂寂空庭春欲晓,梨花满地不开门(刘方平《春怨》)
47莫羡三春桃与李,桂花成实向秋荣(刘禹锡《答乐天所寄咏怀,且释其枯树之叹》)。
48江云漠漠桂花湿,海雨翛翛荔子然。(苏轼)《舟行至清远县,见顾秀才,极谈惠州风物之美》。
49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
50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崔护《题都城南庄》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白居易: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太子少傅、刑部尚书,封冯翊县侯。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1988年,日本中国文化显彰会为白园捐立石碑,以纪念白居易,碑文用中、日两种文字书写。1995年,4个日本人于此上书“樱献”。白居易画像唐代宗大历七年(...
2、刘禹锡: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其先祖为中山靖王刘胜(一说是匈奴后裔)。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刘禹锡于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任太子校书,迁淮南记室参军,后入节度使杜佑幕府,深得杜佑的信任与器重。杜佑入朝为相,刘禹锡亦迁监察御史。贞元末年,加入以太子侍读王叔文为首的“二王八司马”政治集团。唐顺宗即位后,刘禹锡参与“永贞革新”。革新失败后,屡遭贬谪。会昌二年(842年),迁太子宾客,卒于洛阳,享年七十一,追赠户部尚书,葬于荥阳。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
3、范成大: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宋史》等误作“致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南宋名臣、文学家。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出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作为泛使出使金国,索求北宋诸帝陵寝之地,并争求改定受书之仪,不辱使命而还。乾道七年(1171年),自中书舍人出知静江府。淳熙二年(1175年),调任敷文阁待制、四川制置使。淳熙五年(1178年),升任参知政事,此后相继知明州、建康府,颇著政绩。晚年退居石湖,并加资政殿大学士。绍...
4、李清照: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号易安居士,宋齐州章丘(今山东济南章丘西北)人,居济南。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李易安集》《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