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峡谷行舟的诗句141句

非凡网 29 0

关于峡谷行舟的诗句

  关于三峡的古诗白居易

  三峡,是万里长江一段山水壮丽的大峡谷,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白居易曾经也写过关于它的诗,下面来欣赏欣赏。

  得行简书闻欲下峡先以此寄

  ——白居易

  朝来又得东川信,欲取春初发梓州。

  书报九江闻暂喜,路经三峡想还愁。

  潇湘瘴雾加餐饭,滟预惊波稳泊舟。

  欲寄两行迎尔泪,长江不肯向西流。

  送客归京——白居易

  水陆四千里,何时归到秦?

  舟辞三峡雨,马入九衢尘。

  有酒留行客,无书寄贵人。

  唯凭远传语,好在曲江春。

  注释:

  (1)九衢[qú]:纵横交叉的大道;繁华的街市。

  (2)曲江:唐长安城曲江池,为京都人中和、上巳等盛节游赏胜地,每逢科考放榜,皇帝常于此召集上榜举子举行宴会,饮酒赋诗。

  简析:

  首联叙写朋友归京,千里迢迢,不知何时才能回到长安;作者对朋友行路的担忧与二人深厚情谊跃然纸上。颔联以轻快笔调,想象朋友在烟雨朦胧的三峡渡口登舟而去,抵达京城时,快马扬鞭,意气风发穿行于繁华街市的情形,无比欣羡。颈联对仗工整,运用对比反衬手法,叙写想到自己依旧羁旅在外,虽有美酒为朋友饯行,却没有书信寄给君王,不禁又黯然神伤起来。尾联对朋友寄予厚望,希望朋友归京后替他向君王传话,请君王回忆当年科考放榜时君臣一起在曲江池宴饮欢谈的美好情景。

  入峡次巴东

  ——白居易

  不知远郡何时到,犹喜全家此去同。

  万里王程三峡外,百年生计一舟中。

  巫山暮足沾花雨,陇水春多逆浪风。

  两片红旌数声鼓,使君艛艓上巴东。

  文学赏析

  忠州在当时是偏僻的山区,生产落后,赋役繁重,人民生活相当困难。这次改受,表面看来是升迁,但忠州偏在远郡,实际上和流放没有多大差别。天涯沦落之感,苦闷忧伤之情并未完全消除。所以诗一开头就满腹惆怅,忧心忡忡地低吟出“不知远郡何时到”。这象口语一样的淡淡一句,不知包含了诗人多少忧伤的感情,细玩之,大有长路漫漫,命运何托,是祸是福,前途未卜的味道。这平平的起句,给后面开拓了广阔的意境。

  但刺史的上任,和贬为司马的出行毕竟不同。从年底接诏,到次年三月启程,经过三个来月的准备,能够携同全家,特别是又有既是爱弟,又是文友的白行简与之同行,不乏天伦之乐趣,又可会文于舟中,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莫大的慰籍。所以接下去,一扫一切忧伤的情调,提出“犹喜全家此同去”,快慰之情,溢于言表。异峰突起,波澜顿生,如长风之出谷,似大海之扬波,泪泪滔滔,一泻千里,感情的大门一经打开,再也无法收拢。

  “万里王程三峡‘外,百年生计一舟中”。“万里”极言其远,并非实指,万里迢迢的行程,现在已经到了三峡附近,全家的生命财产尽在舟中,这说明作者这次上任是充满喜悦心情的,是下决心要到忠州作出一番事业的,从“百年生计一舟中”可以看出大有“破釜沉舟”的气势,想在忠州大干一场,为忠州人民作一些力所能力的好事。

  “巫山暮足沾花雨,陇水春多逆浪风。”此句直用杜甫“夜足沾沙雨,春多逆水风。”只改动了其中的两个字,意思并未改变。三峡幽美的景色,宜人的气候,已使人明显地有所领略,江风习习,春雨沙沙,一叶扁舟,出入江上,如置身缥缈的.仙境,似荡漾迷茫的天际,怅惘忧伤的感情早已抛之九霄云外,轻松喜悦的感情便油然而生。

  “两片红旗数声鼓,使君髅牒上已东”。船上红旗飘扬,鼓声阵阵,一派山摇地动的气势,立刻使人想到,这决不是一般平民百姓所能办得到的,也决不是被贬为江州司马时能够享受的待遇。“使君艛艓上巴东。”既交代了太守出行的浩大场面,又表达了刚刚摆脱遭贬时屈辱无聊处境的快慰之情,同时也点明了“入峡次巴东”的题意,水到渠成,情景交融,天衣无缝。

  全诗分为两部分:前四句叙事,交代全家携行是奉王命出任忠州刺史,现已行程过半,到了三峡之外;后四句写景兼抒情,写出三峡幽美的风光和对太守出行那种浩大场面的喜悦。三峡向来是骚人墨客不断歌颂的地方,诗人路过此地是不会轻易放过的。但这首诗并没有着意去写三峡的险和美,只选取了“沾花雨”和“逆浪风”,这些并非三峡的典型景色,作者之所以选取“雨”和“风”,特别是“逆浪”,看来是有所寓意的,他知道忠州是偏远贫庸的地方,是准备迎着风浪去大干一番事业的。

  名家点评

  宋代·洪迈《容斋随笔》:杜子美诗“夜足沾沙雨,春多逆水风”,乐天“巫山暮足沾花雨,陇水春多逆浪风”,全用之。

  清代·谭宗《近体秋阳》:晐而怆,下句浅语至境(“万里王程”联下)。

  清代·爱新觉罗·弘历《唐宋诗醇》:量移涉险,非乐境也。中两联写舟行之苦,落句偏结得有气色。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峡谷:峡谷是指谷坡陡峻、深度大于宽度的山谷。它通常发育在构造运动抬升和谷坡由坚硬岩石组成的地段,当地面抬升速度与下切作用协调时,最易形成峡谷。我国长江流域的三峡,是世界闻名的大峡谷。它由一系列峡谷组成一个长达788公里的峡谷段。在黄河干流上也分布着许多巨大的峡谷,如刘家峡、黑山峡、青铜峡等。它是修建水库大坝的理想坝址地段。我国解放后在许多峡谷上已兴建许多大型水坝,以综合开发利用水利资源。峡谷是深度大于宽度谷坡陡峻的谷地。V形谷的一种。一般发育在构造运动抬升和谷坡由坚硬岩石组成的地段。当地面隆起速度与下切作用协调时,易形成峡谷。中国长江的三峡,黄河干流的刘家峡、青铜峡等,是修建水库坝址的理想地段。峡谷...

  2、行舟:《行舟》是中唐诗人李益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抒写游子思乡情怀的诗作,该首诗却以悠闲之笔写出一段淡淡的乡愁,极富情韵。行舟柳花飞入正行舟,卧引菱花信碧流。闻道风光满扬子⑴,天晴共上望乡楼。⑴扬子:今江苏省仪征市。位于扬州西南。鉴赏一此诗特点在于给读者以想象的余地,读后有余味,有言外的意思和情调。前两句写景。舟行扬子江中,岸上柳絮飘来,沾襟惹鬓;诗人斜卧舟中,一任菱花轻舟随着碧绿的江流荡漾东去。粗粗看来,俨然一幅闲情逸致的画面,仔细品味,方使人觉出其中自有一种落寞惆怅的情绪在。春回大地,绿柳飘絮,按说应使人心神怡悦,但对于客居异地的游人来说,却常常因为“又是一年春好处”而触发久萦心怀的思乡之...

  3、白居易: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太子少傅、刑部尚书,封冯翊县侯。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1988年,日本中国文化显彰会为白园捐立石碑,以纪念白居易,碑文用中、日两种文字书写。1995年,4个日本人于此上书“樱献”。白居易画像唐代宗大历七年(...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