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被奉为什么杜甫的《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原文及诗歌鉴赏

非凡网 27 0

杜甫被奉为什么杜甫的《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原文及诗歌鉴赏

  远送从此别,

  青山空复情。

  几时杯重把?

  昨夜月同行。

  列郡讴歌惜,

  三朝出入荣。

  江村独归处,

  寂寞养残生。

  杜甫诗鉴赏

  奉济驿,在成都东北的绵阳县。严公,即严武,曾两度任剑南节度使。宝应元年(762)四月,肃宗死,代宗即位,六月,召严武入朝,杜甫送别赠诗,因为此前已写过《送严侍郎到绵州同登杜使君江楼宴》,故称重送。律诗双句押韵,八句诗四个韵脚,因而称四韵。

  诗一开头,点明远送。诗人送了一程又一程,送了一站又一站,一直送到了二百里外的奉济驿,足见情深意长,依依不舍之意。青山空复情一句,饶有深意。青峰伫立,也似含情送客;途程几转,那山仍仿佛恋恋不舍,目送行人。然而送君千里,也终须一别了。借山言人,情致婉曲,表现了诗人那种不忍相别而又不得不别的无可奈何之情。

  伤别之余,想到昨夜相送的情景:皎洁的月亮曾与自己一起同行送别,在月下同饮共醉,行吟叙情,如今一别,后会难期,于是诗人发问道:几时杯重把?杯重把,将诗人憧憬中重逢的情景,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来了。这里用问句,是问自己,也是问友人。社会动荡,生死未卜,能否再会还很难说。诗人此时此刻极端复杂的感情,凝聚在一个寻常的问语中。

  以上这四句倒装,增添了诗的情趣韵致。首联若提青山句在前,就会显得感情突兀,使人不知所云;颔联若昨夜句在前,就会直而少致,采用倒装,就奇曲多趣了。这是此诗平中见奇之处。

  诗人想到,象严武这样知遇至深的官员恐怕将来也难得遇到,于是离愁之中又添一层凄楚。诗人没有正面颂严武政绩,而说列郡讴歌惜,三朝出入荣,写他于玄、肃、代三朝出守外郡或入处朝廷,都荣居高位。离任时东西两川属邑的人们讴歌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

  最后两句抒写诗人自己送别后的心境。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江村指成都西郊的浣花溪边。独字表现离别之后的孤单无依;残字渲染风烛余年的悲凉凄切;寂寞则流露出知遇远去的冷落和惆怅。两句充分体现了诗人对严武的真诚感激和深挚友谊,依恋惜别之情溢于言表。

  这首诗语言质朴含情,章法谨严有度,平直中有奇致,浅易中见沉郁,情真意挚,凄楚感人。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鉴赏:鉴赏是对文物、艺术品等的鉴定和欣赏。人们对艺术形象进行感受,理解和评判的思维活动和过程。人们在鉴赏中的思维活动和感情活动一般都从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出发,实现由感性阶段到理性阶段的认识飞跃,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丰富。运用自己的视觉感知、过去已经有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与美术现象的活动。鉴赏对文物、艺术品等的鉴定和欣赏。犹识别,辨识。《晋书·王戎传》:“族弟敦有高名,戎恶之。敦每候戎,辄托疾不见。敦后果为逆乱。其鉴赏先见如此。”谓赏识。唐李翱...

  2、什么:什么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shénme,表示疑问,是提问用语,通常表示对事物的提问。这个词语由中古汉语的“何物”讹变而来。【what】【whatever】【nothing】【anything】★表示询问某人、某物或某事的本身或性质。如:你从那里得到了什么消息?★表示询问某物或某事的情况如:告诉我你在找什么?★虚指,表示不肯定的事物如:闻到一种什么花香。★表示否定。如:他算什么?你竟挂念他!★表示责难。如:你笑什么?★表示询问在它前面的词或一系列的词中所未包括的可能性。如:这是爬行动物、两栖动物,还是别的什么东西?★表示惊讶或激动。如:什么,不吃早餐啦!★一切事物。如:无论大地——生育一切的母亲...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