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尚有绨袍赠翻译赏析
《咏史·尚有绨袍赠》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高适。古诗词全文如下:
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
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
【注释】
⑴“尚有”两句:绨袍,粗丝绵之袍。范叔,指战国时魏国人范雎
⑵天下士:天下豪杰之士
⑶布衣:老百姓
【翻译】
像须贾这样的小人尚且有赠送绨袍的举动,就更应该同情范雎的贫寒了。现在的人不知道像范雎这样的天下治世贤才,把他当成普通人看待。
【鉴赏】
高适在仕途辉煌时,曾官至淮南、西川节度使,封渤海县侯,诗名远播。一些优秀的边塞诗赞扬了边防将士的斗志,歌颂了他们以身殉国杀敌立功的豪情,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充满了乐观情绪和爱国主义精神,表现出高适的为国“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的政治抱负。但是他在少年时,相当落魄,其诗歌大多感慨怀才不遇,仕途失意。这首诗则写于未入仕途之时。
这首诗叙事和议论结合,充满情感。诗人在诗中发古之幽情,给人一种强烈的感受,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诗中几个连接词的运用也恰到好处,上两句的“尚有”、“应怜”,写出须贾赠袍时的那种怜悯心态,并不以为范睢能够发迹,更没有看出范睢已经发迹,看出须贾只是一个平庸之人;下两句的“不知”、“犹作”,看上去是心平气和借事说事,而实际上是充满激情,对这种把人不当人看待的社会现象深恶痛绝,同时心高气傲,让世人为之瞻目。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心高气傲:心高气傲,汉语成语,拼音是xīngāoqìào,意思是指态度傲慢,自以为高人一等。心里自高自大而神气十分傲慢。形容狂妄自大,目中无人。心比天高,气性骄傲。态度傲慢,自以为高人一等。元·无名氏《冻苏秦》第一折:“我可也心高气傲惹人憎。”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5回:“安老爷这一开口,原想姑娘心高气傲,不耐烦去详细领会邓九公的意思。”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回:在营盘的时候,大注钱财也曾在手里经过;无奈彼时心高气傲,挥金如土,直把钱财看得不当东西。就是出营之后,身边也还带得几文,有的是坐吃山空,有的是同人合股做个小卖买,到得后来亦总是关门。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二回:他到任之后,靠着...
2、咏史:《咏史八首》是晋代文学家左思的组诗作品。这八首诗名为咏史诗,实为咏怀诗,诗人借古人古事来浇心中之块垒。整组诗以深厚的社会内容,熔铸着诗人的平生理想,是研究左思的重要资料,在中国诗歌创作历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这组诗的主要艺术特色在于:第一,力矫太康颓靡文风,承继建安雄健骨力;第二,才志结合,浑然一体。咏史八首其一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著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边城苦鸣镝羽檄飞京都虽非甲胄士畴昔览穰苴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铅刀贵一割梦想骋良图左眄澄江湘右盼定羌胡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其二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
3、赏析: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shǎngxī,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出自枕书《博物记趣·尼克松总统与冰糖莲》:“这是比较文学中的佳话,且让文学家去赏析,这里不说下去了。”修辞:①夸张②比喻③拟人④反问⑤排比⑥对偶......2:修辞手法的作用词句表现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现在在大学高中初中都要做赏析句子的题,可要怎么做好这一类题呢?现在我教大家几种方法,以便面对这种题时找不到主题抓关键词语赏析句子。很多重点句的含义,往往是通过一、二个动词、形容词、副词...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