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的诗句(经典2篇)

非凡网 42 0

路的诗句(经典2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诗句吧,诗句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你知道什么样的诗句才能称之为经典吗?牛牛范文网为朋友们整理了2篇路的诗句,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路的诗句 篇一

  1、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唐·李白《送友人入蜀》

  2、千层石树遥行路,一带山田放水声——清·姚鼐《山行·布谷飞飞劝早耕》

  3、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宋·文天祥《南安军》

  4、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汉·佚名《今日良宴会》

  5、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魏晋·曹植《七哀》

  6、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唐·王勃《别薛华》

  7、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宋·晏几道《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

  8、小山遮断蓝桥路——宋·刘一止《青玉案·小山遮断蓝桥路》

  9、归路晚风清——宋·苏轼《南乡子·送述古》

  10、既谢平吴利,终成失路人——隋·吕让《和入京》

  11、扑面征尘去路遥——宋·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

  12、南北东西路——宋·林逋《点绛唇·金谷年年》

  13、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唐·岑参《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

  14、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唐·郑谷《柳》

  15、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宋·文天祥《金陵驿二首》

  16、景阳楼畔千条路,一面新妆待晓风——唐·温庭筠《杨柳枝·御柳如丝映九重》

  17、万里辞家事鼓鼙,金陵驿路楚云西——唐·刘长卿《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

  18、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宋·苏轼《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19、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唐·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寻南溪常道士》

  20、天应绣出繁华景,处处茸丝惹路衢——唐·李咸用《咏柳》

  21、别日何易会日难,山川悠远路漫漫——魏晋·曹丕《燕歌行二首·其二》

  22、不向长安路上行——宋·辛弃疾《鹧鸪天·博山寺作》

  23、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五代·冯延巳《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24、亚夫营畔柳蒙蒙,隋主堤边四路通——唐·汪遵《杨柳》

  25、路转堤斜——宋·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26、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唐·陈子昂《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27、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唐·韦应物《调笑令·胡马》

  28、新堤路,问偃湖何日,烟水蒙蒙——宋·辛弃疾《沁园春·灵山斋庵赋时筑偃湖未成》

  29、花院深疑无路通——宋·贺铸《小重山·花院深疑无路通》

  30、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唐·綦毋潜《春泛若耶溪》

路的诗句 篇二

  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2、出门行路难,富贵安可期。淮阴不免恶少辱,阮生亦作穷途悲。——戴叔伦《行路难》

  3、君不见,孤雁关外发,酸嘶度杨越。空城客子心肠断,幽闺思妇气欲绝。——宝月《行路难》

  4、北风送微寒,徒侣勤远征。忧人席不暖,残月马上明。飘飘岐路间,长见日初生。重嶂晓色浅,疏猿寒啼清。——鲍溶《岐路》

  5、门前向城路,一直复一曲。曲去日中还,直行日暮宿。——陆龟蒙《门前路》

  6、青门有归路,坦坦高槐下。贫贱自耻归,此地谁留我。——刘驾《青门路》

  7、杨柳满长堤,花明路不迷。——无名氏

  8、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贺铸《横塘路》

  9、荒村倚废营,投宿旅魂惊。断雁高仍急,寒溪晓更清。——李商隐《淮阳路》

  10、遥瞻前方万里路,福星高照到天涯。——无名氏

  11、平尽不平处,尚嫌功未深。应难将世路,便得称师心。——崔涂《晚次修路僧》

  12、高楼临远水,复道出繁花。唯见相如宅,蓬门度岁华。——皇甫冉《长安路》

  13、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4、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朱元璋

  15、步入招提路,因之访道林。石龛苔藓积,香径白云深。——戴叔伦《游少林寺》

  16、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毛泽东《贺新郎·别友》

  17、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画旨》

  18、来去腾腾两京路,闲行除我更无人。——白居易《京路》

  19、地暖无秋色,江晴有暮晖。空馀蝉嘒嘒,犹向客依依。——李商隐《桂林路中作》

  20、衡门亦无路,何况入西秦。——曹邺《入关》

  21、梁苑城西二十里,一渠春水柳千条。若为此路今重过,十五年前旧板桥。——白居易《板桥路》

  22、路逢故里物,使我嗟行役。不归渭北村,又作江南客。——白居易《邓州路中作》

  23、马寅识路真疲路,蝉到吞声尚有声。——黄景仁《杂感》

  24、越鸟巢边溪路断,秦人耕处洞门开。——崔涂《题授阳镇路》

  25、渐入新丰路,衰红映小桥。浑如七年病,初得一丸销。——陆龟蒙《归路》

  26、要路豪家非往还,岩门先有不曾关。——曹松《山中》

  27、柳脸半眠丞相树,佩马钉铃踏沙路。断烬遗香袅翠烟,烛骑啼乌上天去。——李贺《沙路曲》

  28、万里路长在,六年身始归。所经多旧馆,大半主人非。——白居易《商山路有感》

  29、南见青山道,依然去国时。已甘长避地,谁料有还期。——司空曙《望商山路》

  30、旧知山寺路,时宿野人家。——皇甫冉《送陆鸿渐栖霞寺采茶》

  31、欲路上事,毋乐其便而如为染指,一染指便深入万仞;理路上事,毋惮其难而稍为退步,一退步便远隔千山。——洪应明编《欲路勿染,理路勿退》

  32、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满江红·写怀》

  33、四海翻腾云水路,五洲震荡风雷激。——毛泽东《《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34、柳脸半眠丞相树,珮马钉铃踏沙路。断烬遗香袅翠烟,烛骑啼乌上天去。——李贺《沙路曲》

  35、山路难行日易斜,烟村霜树欲栖鸦。——白居易《冬日平泉路晚归》

  36、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7、一生思破红尘路,剑藏庐轩隐迷踪。——陈汤《煮酒论英雄》

  38、山川函谷路,尘土游子颜。萧条去国意,秋风生故关。——白居易《出关路》

  39、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李清照《渔家傲》

  40、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路的诗句(经典2篇)相关语句: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鹧鸪天:鹧鸪天,词牌名,又名“思佳客”“思越人”“醉梅花”“半死梧”“剪朝霞”等。定格为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此调双调五十五字,前段四句三平韵,后段五句三平韵。代表作有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等。《乐章集》注“正平调”,《太和正音谱》注“大石调”,蒋氏《丸宫谱目》入仙吕引子。赵令畤词名“思越人”,李元膺词名“思佳客”。贺铸词有“剪刻朝霞钉露盘”句,名“剪朝霞”,又有“梧桐半死清霜后”句,名“半死桐”。韩淲词有“只唱鹂歌一叠休”句,名“骊歌一叠”。卢祖皋词有“人醉梅花卧未醒”句,名“醉梅花”。唐人郑嵎诗“春游鸡鹿塞,家在鹧鸪天”,调名取此。鹧鸪,鸟名,形似母鸡,头如鹑,胸前有白圆点如珍珠,背毛有紫赤浪纹。俗象其鸣声曰“行不得也哥哥”。此调为北宋初年新声,始词为夏竦所作。柳永词属正平调。此调仅此一体,无别体。北曲用作小令,或用于套曲。南曲列为“引子”,多用于传奇剧的结尾处。宋人作者极众,题材亦极广。晏几道十九首,其中名篇颇...

  2、辛弃疾: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出生时山东已为金人所占,早年与党怀英齐名北方,号称“辛党”。青年时参与耿京起义,擒杀叛徒张安国,回归南宋,献《美芹十论》《九议》等,条陈战守之策。先后在江西、湖南、福建等地为守臣,平定荆南茶商赖文政起事,又力排众议,创制飞虎军,以稳定湖湘地区。由于他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故而屡遭劾奏,数次起落,最终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宰臣韩侂胄接连起用辛弃疾知绍兴、镇江二府,并征他入朝任枢密都承旨等官,均遭辞免。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抱憾病逝,享年六十八岁。宋恭帝时获赠少师,谥号“忠敏”。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

  3、李商隐: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市)人。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开成二年(837年),进士及第,起家秘书省校书郎,迁弘农县尉,成为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岳父)幕僚。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大中末年,病逝于郑州。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颇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以《锦瑟》为代表)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李商隐唐元和十一年(816年),李商隐三岁左右,随父李嗣赴浙。不到十岁,李嗣去世。李商隐只得随母还乡,过着艰苦清贫的生活。在家中李商隐是长子,因此也就同时背负上了撑持门户的责任。李商隐在文章中提到自己在少年时期曾“佣书贩舂”,即为别人抄书挣钱,贴补家用。李商隐“五岁诵经书,七岁弄笔...

  4、白居易: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太子少傅、刑部尚书,封冯翊县侯。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1988年,日本中国文化显彰会为白园捐立石碑,以纪念白居易,碑文用中、日两种文字书写。1995年,4个日本人于此上书“樱献”。白居易画像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正月,白居易出生于河南新郑的一个“世敦儒业”的中小官僚家庭。白居易出生之后不久,家乡便发生了战争。藩镇李正己割据河南十余州,战火烧得民不聊生。白居易二岁时,任巩县令的祖父卒于长安,紧接他的祖母又病故。白居易的父亲白季庚先由宋州司户...

  5、行路难:《行路难三首》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创作的寓言诗,是其为数极少的寓言诗中的独特之作,抒发个人怀抱,批判社会现实,揭示人生哲理,表现出深刻的思想性。同时,《行路难三首》也具有独特的艺术性,绘人绘物细腻,塑造典型形象,想象奇特绚丽。行路难三首【其一】君不见夸父逐日窥虞渊,跳踉北海超昆仑。披霄决汉出沆漭,瞥裂左右遗星辰。须臾力尽道渴死,狐鼠蜂蚁争噬吞。北方竫人长九寸,开口抵掌更笑喧。啾啾饮食滴与粒,生死亦足终天年。睢盱大志小成遂,坐使儿女相悲怜。【其二】虞衡斤斧罗千山,工命采斫杙与椽。深林土剪十取一,百牛连鞅摧双辕。万围千寻妨道路,东西蹶倒山火焚。遗余毫末不见保,躏跞石间壑何当存。群材未成质已夭,突兀硣豁空岩峦。柏梁天灾武库火,匠石狼顾相愁冤。君不见南山栋梁益稀少,爱材养育谁复论。【其三】飞雪断道冰成梁,侯家炽炭雕玉房。蟠龙吐耀虎喙张,熊蹲豹踯争低昂。攒峦丛崿射朱光,丹霞翠雾飘奇香。美人四向廻明珰,雪山冰谷晞太阳。星躔奔走不得止,奄忽双燕...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