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知章《咏柳》的诗意

非凡网 69 0

贺知章《咏柳》的诗意

  咏柳

  贺知章[1]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2]。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

  [1]贺知章:字季真,一字维摩,号石窗,晚年更号四明狂客。唐代著名诗人,书法家。历任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为人豁达,诗文以绝句见长,风格独特,清新潇洒,作品大多散佚,现仅存诗二十首。

  [2]绦:用丝编成的绳带。

  【赏析】

  这是一首写初春二月杨柳的咏物诗。

  杨柳之美在披拂的柳条,每年初春都会有柳条长出新叶,丝丝下垂,春风拂过,非常迷人。古诗词中常用杨柳来比喻美人身材婀娜。这不过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景象罢了,要想写出新意并不简单。

  “碧玉妆成一树高”,作者在第一句中将柳树比喻成了一位美人。接着在第二句中便将丝丝下垂的柳枝比作是这位美人身上的裙带。前一句中的“高”,说明这位美人身材挺拔,与后一句中的“垂”相呼应,这个“垂”字给人一种裙带飘飘的感觉。至今作者没有一个字提及杨柳,但是已经将杨柳描绘成了一位美妙的少女。

  前一句中的“绿丝绦”引出了第三句中的询问,这样美的作品到底是出自谁之手呢?最后作者将其归功于无形的“二月春风”,指出是春天将大地装扮得如此美好。

  短短几句诗中,作者表现出了自己高超的布局技巧,从“碧玉妆成”到“剪刀”,环环相扣,一气呵成,不着痕迹。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贺知章:贺知章(约659年—约744年),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区)人。唐代诗人、书法家。少时以诗文知名。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中乙未科状元,授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开元中,张说为丽正殿修书使,奏请知章入书院,同撰《六典》及《文纂》。后接太常少卿,迁礼部侍郎,加集贤院学士,改授工部侍郎。俄迁秘书监。他为人旷达不羁,好酒,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天宝初,请为道士还乡里,诏赐镜湖剡川一曲,御制诗以赠行,皇太子以下咸就执别。建千秋观以隐居其内,未几卒,年八十六。肃宗赠礼部尚书。贺知章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与李白、李适之等谓“饮中八仙”;又与陈子昂、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司马承祯等称为“仙宗十友”。其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其中《咏柳》《回乡偶书》等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作品大多散佚,《全唐诗》录...

  2、书法家:书法家是擅长书法的人,是具有汉字书写能力,并能将其推至艺术高度的简单来说就是以书法为主要创作的艺术家,或者说是精通书法的人。如王羲之,其代表作为《兰亭序》;颜真卿,其代表作为《祭侄文稿》;米芾,其代表作为《蜀素帖》;赵孟頫,其代表作为《胆巴碑》;王铎,其代表作为《拟山园帖》;吴昌硕,其代表作为《西泠印社记》;于右任,其代表作为《标准草书》;李志敏,其代表作为《草论》。【词语】:书法家【词性】:名词【释义】:书法家是擅长书法的人,是具有汉字书写能力,并能能将其推至艺术高度的人。简单来说就是以书法为主要创作的艺术家。或者说是精通书法的人。古代书法家(21张)春秋战国时期书法: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文字差异很大,是发展经济文化的一大障碍。秦始皇统一国家后,丞相李斯主持统一全国文字,这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伟大功绩。秦统一后的文字称为秦篆,又叫小篆,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础上删繁就简而来。著名书法家李斯主持整理出了小篆。《绎山石刻》《泰山石刻》《...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