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步周密阅读答案翻译赏析
野步 周密阅读答案翻译赏析,这是宋末元初著名词人、文学家周密所创造的一首七言绝句,描写了周密在漫步郊野时所看到的春日景色。
原文:
野步
周密
麦垄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野步字词解释:无
野步翻译:
和煦的风吹斜了麦陇的新稻,小青蛙在水洼草根处不停的叫着。
多么羡慕那无忧无虑的蝴蝶啊,暂且沉醉在这春风过处的花田草甸吧。
野步阅读答案:
试题:
(1)诗的三、四句运用了一种什么修辞手法来表达作者的内心情感?请作简要赏析。
(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做简要的分析。(5分)
(3)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结尾两句。(6分)
(4)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请你简析依据。(3分)
(5)历来诗评家认为第三句中“羡”字用得好,请作分析。(4分)
答案:
(1)诗的三、四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蝴蝶以人的感情。和煦的春风让纷飞的蝴蝶陶醉了,“烂醉”二字形象地摹写出蝴蝶似乎沉醉花丛、留恋不去的翻飞形态,也把作者目睹此景时的陶然之情和盘托出。
(2)这首诗描摹了一幅春日郊外麦浪葱葱、花草盎然、生机勃勃的动人画面。(2分)诗人在诗中写了和煦的春风,麦陇的新稻,草丛中不停的小青蛙,无忧无虑飞舞的蝴蝶,遍地的花田草甸,(2分)借以表达出诗人悠然自得、惬意喜悦的心境。(1分)
(3)诗的结尾两句运用了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的手法。(2分)诗人赋予笔下的蝴蝶以人的感情,彩蝶翩跹,为和煦的春风所陶醉,为野草花的芬芳所吸引,以至沉醉花丛,流连不去。(2分)“烂醉”二字,语新意丰,既传达出春天的芳馨氛围与醉人魅力,描绘出蝴蝶追逐春色的如醉情态,也将诗人目睹此景时的陶然之情和盘托出。(2分)
(4)春季。(1分)“东风”习惯上指春风;(1分)麦陇翠绿、青蛙鸣叫、蝴蝶飞舞、花草繁茂,这些都是春季的典型特征。(1分)
(5)“羡”字领起了后两句,对(“无事”“烂醉”)的蝴蝶的羡慕(1分)表现了诗人向往悠闲自在(1分)、被大自然美景陶醉的心情(1分),移情于物,景中含情(1分)。
野步创作背景:无
野步赏析:
相信许多人都有过春日野步的经历。漫步于郊原田野,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视野旷极,心神俱爽。我们不妨来看看诗人是怎样表达他此时的感受的。
春天的麦田是如草地般的绿色,东风吹过,麦田里一阵翠浪软软向远方飘去。稻田里的肥水滋养着新生的青蛙,让它们尽情欢叫。告别稻田,诗人又来到了一片野地,看到一对蝴蝶飞舞,它们忽高忽低,好像喝醉了酒一样,在醇美的东风中,留恋于野草香花,安逸自然。
此诗的妙处在最后两句。本来蝴蝶舞姿蹁跹,应十分清醒才是,可诗人偏偏认定它们的舞蹈是喝醉酒导致的。推其情理,诗人漫步田野,目遇翠麦,耳听新蛙,时感东风拂体,早就恨不得醉倒在这暖暖的春风里了。诗人将这种情感外施于物,一口断定蝴蝶是喝醉了,并因此而“羡”,更显得诗人对春日野景陶醉无穷。
所以说,诗的前两句是情感的缘起,后两句是情感的抒发,诗人在这首诗中,以清新悠雅的语言风格,描绘了春日野步所得之景,抒发了自己淡然闲适、钟情田园的感情。
个人资料:
周密 (1232-1298),字公谨,号草窗,又号霄斋、蘋洲、萧斋,晚年号弁阳老人、四水潜夫、华不注山人,南宋词人、文学家。祖籍济南,先人因随高宗南渡,落籍吴兴(今浙江湖州),置业于弁山南。一说其祖后自吴兴迁杭州,周密出生于杭州。
宋宝祐(1253—1258)间任义乌令(今年内属浙江)。宋亡,入元不仕。
周密擅长诗词,作品典雅浓丽、格律严谨,亦有时感之作。能诗,擅书画。与吴文英(号梦窗)齐名,时人称为“二窗”。与邓牧、谢翱等往还。著述繁富,留传诗词有《草窗旧事》、《萍洲渔笛谱》、《云烟过眼录》、《浩然斋雅谈》等。编有《绝妙好词》。笔记体史学著作有《武林旧事》、《齐东野语》、《癸辛杂识》等,对保存宋代杭州京师风情及文艺、社会等史料,贡献很大。曾在吴兴家中设“书种”、“志雅”两座藏书楼,藏书42000余卷,及祖上三代以来金石之刻1500余种。但生前已散去不少。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翻译:翻译是在准确(信)、通顺(达)、优美(雅)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翻译是将一种相对陌生的表达方式,转换成相对熟悉的表达方式的过程。其内容有语言、文字、图形、符号和视频翻译。其中,在甲语和乙语中,“翻”是指的这两种语言的转换,即先把一句甲语转换为一句乙语,然后再把一句乙语转换为甲语;“译”是指这两种语言转换的过程,把甲语转换成乙语,在译成当地语言文字的过程中,进而明白乙语的含义。二者构成了一般意义上的翻译,让更多人了解其他语言的含义。口译(interpretation)或进行口译的人(interpreter)(口译又称:口语翻译),一种职业。笔译(translation)或进行笔译的人(translator)。guofeng翻译师资格证书法律用语,例如:商标法第十三条第一款明确规定:“就相同或者类似商品上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未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不予以注...
2、文学家:文学家(litterateur),泛指从事文学创作或研究的专家,特指有极大影响力的、全才式写作的作家,或在小说、诗歌、散文、戏剧、文学评论等文学领域作出突出贡献、具有杰出成就的文学工作者。文学家著有多种文学体裁的经典作品,具有丰富的创作实践和较多的出版发表作品以支撑其创作地位,同时具有自己的文学思想或文学观点、文学学术理论上的造诣高度和文学写作上的创作水平。先秦:老子、庄子、屈原、宋玉、荀子、列子两汉:司马迁、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孔融、陈琳、徐干、祢衡、曹操、阮瑀、应玚、刘桢三国、两晋、南北朝:曹植、曹丕、谢灵运、江淹、陶渊明、萧衍、萧纲隋、唐、五代:王勃、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柳宗元、刘禹锡、杜牧、李商隐、陈子昂、骆宾王、王昌龄、岑参、高适、张若虚、孟郊、贾岛、杜审言、王绩、杨炯、卢照邻、罗隐、刘长卿、卢纶、李绅、郑谷宋朝:苏轼、苏洵、曾巩、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柳永、杨万里、陆游、辛弃疾、文天祥、陈亮、晏殊、晏几...
3、阅读: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与知识的活动。它是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视觉材料主要是文字和图片,也包括符号、公式、图表等。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阅读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文章的思维过程。阅读可以改变思想、获取知识,从而可能改变命运。阅读可以分成三种方法:第一种是信息式阅读法。这类阅读的目的只是为了了解情况。我们阅读报纸、广告、说明书等属于这种阅读方法。对于大多数这类资料,读者应该使用一目十行的速读法,眼睛像电子扫描一样地在文字间快速浏览,及时捕捉自己所需的内容,舍弃无关的部分。任何人想及时了解当前形势或者研究某一段历史,速读法是不可少的,然而,是否需要中断、精读或停顿下来稍加思考,视所读的材料而定。第二种是文学作品阅读法。文学作品除了内容之外,还有修辞和韵律上的意义。因此阅读时应该非常缓慢,自己...
4、齐东野语:《齐东野语》是2007年7月1日齐鲁书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南宋周密。书中所记,多宋元之交的朝廷大事,很多可补史籍之不足。该作品以中华书局1983年张茂鹏点校本最佳。中国古代笔记著作源远流长,在传统文史古籍中被视为“稗官”,占有一席之地。笔记章法灵活,不受约束;驳杂广记,包罗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凡古代政治经济、典章制度、宫廷秘闻、文人轶事、庙堂宏论、街谈巷议、金石文字、碑版书画、天文地理、民俗风物、宗谱世系、氏族图腾、易卜星算、诸子百家无不涉及,可谓采拾博洽,百科荟萃,广谱式地反映了几千年的中国古代社会面貌。其中有治乱得失、文史考评,有访察探索、大千博览,有宦海风波、人生感悟,是知识与智慧的总结,具有广博的文史与古代科技研究参考价值,今天仍能给人以有益的启迪和借鉴。在近年来笔记著作广受欢迎的读书氛围中,编选出版这套《历代笔记名著丛书》,着眼于历代广有影响的名家名著。首辑自魏晋至明清精选10种,使用较好的版本校点整理,与前已出版的《...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