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失落的诗句
1、海枯石烂情缘在,幽恨不埋黄土。——元好问《迈陂塘》
2、烛花红换人间世,山色青回梦里家。——朱祖谋《鹧鸪天》
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
4、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辛弃疾《摸鱼儿》
5、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朱淑真《谒金门》
6、不怕银钢深秀户,只愁风断清衣渡。——陆游《蝶恋花》
7、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秦观《江城子》
8、不遇天人不目成,藐姑相对便移情。——吕碧城《浣溪沙》
9、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苏轼《江城子》
10、春日酿成愁日雨,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柳如是《金明池》
11、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李煜《更漏子金雀钗》
12、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岳飞《小重山》
13、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蝶恋花》
14、临断岸,新绿生时;是落红带愁流处,记当日门掩梨花,剪灯深夜语。——史达祖《绮罗香》
15、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
16、纵行遍天涯,梦魂惯处,就恋旧亭榭。——文廷式《摸鱼儿》
17、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李煜《临江仙》
18、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升。——吴文英《风入松》
19、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黄増《集杭州俗语诗》
20、愁损翠黛双眉,日日花阑独凭。——史达祖《双双燕》
21、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
22、人生自古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杨修《玉楼春》
2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24、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25、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辛弃疾《念奴娇》
26、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白居易《浪淘沙》
27、收灯庭院迟迟月,落索秋千剪剪风。——杨慎《鹧鸪天》
28、花月两模糊,隔帘看欲无。——杨基《菩萨蛮》
29、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吴激《人月圆》
30、人强健,青尊素影,长愿相随。——晁元礼《绿头鸭》
31、留得悲秋残影在,分付旗亭。——王鹏运《浪淘沙》
32、断魂还逐晚潮回,相映枝头红更苦。——郑文焯《玉楼春》
33、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苏轼《水龙吟》
34、恨君却是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吕本中《采桑子》
35、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辛弃疾《祝英台近》
36、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
37、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苏轼《江城子》
38、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李景《摊破浣溪沙》
39、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周邦彦《满庭芳》
40、地转天旋千万劫,人间只此一回逢。当时何似莫匆匆。——吕碧城《浣溪沙》
41、人天无地着相思。——况周颐《减字浣溪沙》
42、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幕幕。——秦观《鹊桥》
43、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
44、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牛希济《生查子》
45、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陆游《卜算子》
46、最关情漏声正永,暗断肠花影偷移。——晁元礼《绿头鸭》
47、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蟾宫曲·春情》
48、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史清《溪佚题》
49、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姜夔《扬州慢》
50、相见争如不见,有情还似无情。——司马光《西江月》
51、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沈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周邦彦《兰陵王》
52、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刘禹锡《潇湘神》
53、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辛弃疾《念奴娇》
54、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一剪梅》
55、从今不复梦承恩,且自簪花坐赏镜中人。——王国维《虞美人》
56、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苏轼《卜算子》
57、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晏殊《玉楼春》
58、今宵剩把颍钢照,有恐相逢似梦中。——晏几道《鹧鸪天》
59、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范仲淹《御街行》
60、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柳永《蝶恋花》
61、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江城子》
62、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
63、看取青青池畔,泪痕点点凝斑。——张惠言《木兰花慢》
64、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韦庄《思帝乡》
65、莫更伤心,可怜秋到,无声更苦。——项鸿祚《水龙吟》
66、此去经年,应是良晨好景虚设。便纵有千钟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67、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68、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姜夔《踏莎行》
69、声缓缓,滴泠泠。双眸未易扃。天下事,少年心。分明点点深。——王夫之《更漏子》
70、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顾夐《诉衷情》
71、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于谁同。——欧阳修《浪淘沙》
72、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李之仪《卜算子》
73、话到英雄失路,忽凉风索索。——陈维崧《好事近》
74、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韦庄《菩萨蛮》
75、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三五七言》
76、暗里回眸深属意。遗双翠。骑象背人先过水。——李旬《南乡子》
77、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云案·元夕》
78、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
79、谁知千夜里,各对一灯红。——蒋士铨《水调歌头》
80、行人忍听啼乌怨,笛里关山落叶风。——仇远《思佳客》
81、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柳如是《金明池》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鹧鸪天:鹧鸪天,词牌名,又名“思佳客”“思越人”“醉梅花”“半死梧”“剪朝霞”等。定格为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此调双调五十五字,前段四句三平韵,后段五句三平韵。代表作有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等。《乐章集》注“正平调”,《太和正音谱》注“大石调”,蒋氏《丸宫谱目》入仙吕引子。赵令畤词名“思越人”,李元膺词名“思佳客”。贺铸词有“剪刻朝霞钉露盘”句,名“剪朝霞”,又有“梧桐半死清霜后”句,名“半死桐”。韩淲词有“只唱鹂歌一叠休”句,名“骊歌一叠”。卢祖皋词有“人醉梅花卧未醒”句,名“醉梅花”。唐人郑嵎诗“春游鸡鹿塞,家在鹧鸪天”,调名取此。鹧鸪,鸟名,形似母鸡,头如鹑,胸前有白圆点如珍珠,背毛有紫赤浪纹。俗象其鸣声曰“行不得也哥哥”。此调为北宋初年新声,始词为夏竦所作。柳永词属正平调。此调仅此一体,无别体。北曲用作小令,或用于套曲。南曲列为“引子”,多用于传奇剧的结尾处。宋人作者极众,题材亦极广。晏几道十九首,其中名篇颇...
2、感情:感情一般解释为对外界刺激的比较强烈的心理反应、动作流露,同时也表示对人或事物关切、喜爱或厌恶的心情。感情是情绪和情感的总称。认为情绪和情感是区别于认识的两种感情性的心理活动的形式。其中,情感是对感情性过程的感受和体验,情绪是这一体验和感受状态的过程。故情绪和情感是感情同一活动的两个方面,感情是包括情绪和情感的综合过程。在汉语中,常把情感过程的产物称为感情,或者把情感和感情视为同义语。(1)心理学对于“情感”的定义。心理学把情感定义为:“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2)对于“情感”定义的转换。从这个心理学定义可以了解到:情感是一种主观体验、主观态度或主观反映。属于主观意识范畴,而不属于客观存在范畴。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主观意识都是人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情感是一种特殊的主观意识,必定对应着某种特殊的客观存在,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否找到这种特殊的客观存在。感情,是人内心的各种的感...
3、辛弃疾: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出生时山东已为金人所占,早年与党怀英齐名北方,号称“辛党”。青年时参与耿京起义,擒杀叛徒张安国,回归南宋,献《美芹十论》《九议》等,条陈战守之策。先后在江西、湖南、福建等地为守臣,平定荆南茶商赖文政起事,又力排众议,创制飞虎军,以稳定湖湘地区。由于他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故而屡遭劾奏,数次起落,最终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宰臣韩侂胄接连起用辛弃疾知绍兴、镇江二府,并征他入朝任枢密都承旨等官,均遭辞免。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抱憾病逝,享年六十八岁。宋恭帝时获赠少师,谥号“忠敏”。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
4、浣溪沙:浣溪沙,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此调分平仄两体,字数以四十二字居多,另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两种。最早采用此调的是唐人韩偓,通常以其词《浣溪沙·宿醉离愁慢髻鬟》为正体,另有四种变体。正体双调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韵,下片三句两平韵。此调音节明快,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代表作有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秦观的《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等。浣溪沙,原为唐代教坊曲名,《金奁集》入“黄钟宫”,《张子野词》入“中吕宫”。唐教坊曲有“浣溪沙”曲名,与词调稍异。唐声诗(唐代配乐的近体诗)亦有“浣溪沙”调名,歌词为七言六句形式;又有“浣纱女”调名,歌词为五言四句形式。从字义上来看,“浣”指洗涤、漂洗;“沙”,古通“纱”。因此,“浣”的对象只能是“纱”。敦煌出土的唐写本《云谣集·杂曲子》及五代后蜀赵崇祚集录的《花间集》所录毛文锡、阎选、毛熙震、李珣词,调名均题为“浣纱溪”。据南朝宋孔灵符《会稽记》载,“勾践索美女以献吴王,得诸暨...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