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青青陵上柏》原文翻译及赏析

非凡网 126 0

《古诗十九首·青青陵上柏》原文翻译及赏析

  古诗十九首·青青陵上柏

  原文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

  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

  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

  长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

  两宫遥相望,双阙百馀尺。

  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

  译文

  陵墓上长得青翠的柏树,溪流里堆聚成堆的石头.

  人生长存活在天地之间,就好比远行匆匆的过客.

  区区斗酒足以娱乐心意,虽少却胜过豪华的宴席.

  驾起破马车驱赶著劣马,照样在宛洛之间游戏著.

  洛阳城里是多麼的热闹,达官贵人彼此相互探访.

  大路边列夹杂著小巷子,随处可见王侯贵族宅第.

  南北两个宫殿遥遥相望,两宫的望楼高达百余尺.

  达官贵人们虽尽情享乐,却忧愁满面不知何所迫。

  赏析:

  这首诗与《古诗》中的另一首《驱车上东门》(见后)在感慨生命短促这一点上有共同性,但艺术构思和形象蕴含却很不相同。《驱车上东门》的'主人公望北邙而生哀,想到的只是死和未死之前的生活享受;这首诗的主人公游京城而兴叹,想到的不止是死和未死之时的吃好穿好。

  开头四句,接连运用有形、有色、有声、有动作的事物作反衬、作比喻,把生命短促这样一个相当抽象的意思讲得很有实感,很带激情。主人公独立苍茫,俯仰兴怀:向上看,山上古柏青青,四季不凋;向下看,涧中众石磊磊,千秋不灭。头顶的天,脚底的地,当然更其永恒;而生于天地之间的人呢,却像出远门的旅人那样,匆匆忙忙,跑回家去。《文选》李善注引《尸子》、《列子》释“远行客”:

  “人生于天地之间,寄也。寄者固归。”“死人为‘归人’,则生人为‘行人’。”《古诗》中如“人生寄一世”,“人生忽如寄”等,都是不久即“归”(死)的意思。

  第五句以下,写主人公因感于生命短促而及时行乐。“斗酒”虽“薄”(兼指量少、味淡),也可娱乐,就不必嫌薄,姑且认为厚吧!驽马虽劣,也可驾车出游,就不必嫌它不如骏马。借酒销忧,由来已久;“驾言出游,以写我忧”(《诗经·邶风·泉水》),也是老办法。这位主人公,看来是两者兼用的。“宛”(今河南南阳)是东汉的“南都”,“洛”(今河南洛阳)是东汉的京城。这两地,都很繁华,何妨携“斗酒”,赶“驽马”,到那儿去玩玩。接下去,用“何郁郁”赞叹洛阳的繁华景象,然后将笔触移向人物与建筑。“冠带”,顶冠束带者,指京城里的达官显贵。“索”,求访。“冠带自相索”,达官显贵互相探访,无非是趋势利,逐酒食,后面的“极宴娱心意”,就明白地点穿了。“长衢”(大街),“夹巷”(排列大街两侧的胡同),“王侯第宅”,“两宫”,“双阙”,都不过是“冠带自相索”,“极言娱心意”的场所。主人公“游戏”京城,所见如此,会有什么感想呢?结尾两句,就是抒发感想的,可是歧解纷纭,各有会心,颇难作出大家都感到满意的阐释。有代表性的歧解是这样的:

  一云结尾两句,都指主人公。“极宴”句承“斗酒”四句而来,写主人公享乐。

  一云结尾两句,都指“冠带”者。“是说那些住在第宅、宫阙的人本可以极宴娱心,为什么反倒戚戚忧惧,有什么迫不得已的原因呢?”“那些权贵豪门原来是戚戚如有所迫的,弦外之音是富贵而可忧,不如贫贱之可乐”(余冠英《汉魏六朝诗选》)。

  一云结尾两句,分指双方。“豪门权贵的只知‘极宴娱心’而不知忧国爱民,正与诗中主人公戚戚忧迫的情形形成鲜明对照”(《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

  从全诗章法看,分指双方较合理,但又绝非忧乐对照。“极宴”句承写“洛中”各句而来,自然应指豪权贵。主人公本来是因生命短促而自寻“娱乐”、又因自寻 “娱乐”而“游戏”洛中的,结句自然应与“娱乐”拍合。当然,主人公的内心深处未尝不“戚戚”,但口上说的毕竟是“娱乐”,是“游戏”。从“斗酒”、“驽马”诸句看,特别是从写“洛中‘所见诸句看,这首诗的主人公,其行乐有很大的勉强性,与其说是行乐,不如说是借行乐以销忧。而忧的原因,也不仅是生命短促。

拓展阅读

  说明:以下内容为本文主关键词的百科内容,一词可能多意,仅作为参考阅读内容,下载的文档不包含此内容。每个关键词后面会随机推荐一个搜索引擎工具,方便用户从多个垂直领域了解更多与本文相似的内容。

  1、出远门:《出远门》是邵燕祥先生的游记作品集,内中具体收录了:《梵净山:一次秋天的远足》、《带一本“李白”去皖南》、《星期早市——美国伊利诺州斯普林菲尔德素描》、《最后的森林——写给林区的文学同行们》、《武夷山“御茶园”》等文章。邵燕祥先生1933年出生在北京,北平中法大学肄业,后在华北大学结业。曾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编辑、记者。1958年初被错划为右派,1979年1月改正。1978年至1993年在《诗刊》工作,先后担任编辑部主任、副主编。曾任中国作协第三、第四届理事,第四届主席团委员。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编辑、记者,《诗刊》副主编,中国作协第三、四届理事。著有诗集《到远方去》、《在远方》、《迟开的花》,有《邵燕祥抒情长诗集》。《出远门》为其游记作品集。《出远门》由岳麓书社出版。邵燕祥,当代诗人,浙江萧山人,1933年6月10日生于北平。他的第一本诗集《歌唱北京城(1951)和第二本诗集《到远方去》(195...

  2、青青:青青是体育竞技手游《街头篮球》里的一名控球后卫(PG)类球员角色。青青是控球后卫(PG)类球员,拥有优秀的运球和传球能力,需要利用好自身的优势,帮助队友得分,比较适合外线的位置。背景她不但是队长的亲妹妹,还是天才暗恋的女孩子。因为哥哥的缘故,青青对篮球也几乎到了痴迷的地步,但她并没有像其他球员一样,因为篮球而荒废了学业。学习成绩好,篮球打得好,在老师和同学的眼里,她似乎就是完美的化身。因为一句“你会打篮球吗”改变了哥哥和天才两个人的蓝球轨迹,而她靓丽的外表和活泼的性格更是改变了很多人的恋爱轨迹。虽然华北中学并没有女子篮球队,但她的梦想却和哥哥一样,就是要“称霸全国”。属性名称(基础属性)数值属性名称(对抗属性)数值图片耐力142截球366属性速度176对抗72中距上篮297篮板72篮下上篮126干扰349中距扣篮62抢断380篮下扣篮51抗盖帽144三分投篮473盖帽109中距投篮526控球323篮下投篮91传球344抗干扰29...

  3、达官贵人:达官贵人,汉语成语,拼音是dáguānguìrén,意思是指地位高的大官和出身侯门身价显赫的人。出自《礼记·檀弓下》。【近义词】达官显宦、皇亲国戚、土豪劣绅【反义词】平民百姓、凡夫俗子、芸芸众生《礼记·檀弓下》:“公子丧,诸达官之长杖。”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多用于讽刺人。示例宋释惟白《续传灯录》第九卷:京师都会,好恶万端贵人,达官盈门。明宋濂《兴化经历李公墓志铭》:公有大志,应进士举不利,即弃去,飘然游燕都,达官贵人见其仪观秀伟,举为茂材异等,署缙山县学教谕。清姚鼐《复汪进士辉祖书》:海内文士为达官贵人甚众,执笔为太夫人记述者亦甚众。清张贵胜《遣愁集·感慨》:达官贵人,略有些名目在世者,其死后必有部诗文刻集。《孽海花》第六回:那年法越和约签定以後,国人中有些明白国势的,自然要咨嗟太息,愤恨外交的受愚,但一班醉生梦死的达官贵人,却又个个兴高采烈,歌舞升平起来。阿英《盐乡杂信一》:有富儿挟着爱妻娇妾来此洗浴,有达官贵...

  4、古诗:古体诗是诗歌体裁。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和杂言诗等形式。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唐代以后,称为近体诗,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而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近体诗形成前,各种汉族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有“歌”、“行”、“吟”三种载体。四言诗,在近体诗中已经不存在了,虽不加“古”字,但不言而喻,就知道是古体诗。《诗经》中收集的上古诗歌以四言诗为主。两汉、魏、晋仍有人写四言诗,曹操的《观沧海》、陶渊明的《停云》都是四言诗的典型例子。五言和七言古体诗作较多,简称五古、七古。五古最早产生于汉代。《古诗十九首》都是五言古诗。汉代以后,写五言古诗的人很多。南北朝时的诗大都是五言的,唐代及其以后的古体诗中五言的也较多。而七古的产生可能早于五古。但在唐代以前不如五古多见。到了唐代,七古大量地出现,唐人又称七古为长...


标签: 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