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诗人钱万成的一次交谈
这组《母亲的村庄》是怀念故乡和亲人的诗,最早发表在2008年2月号的《作家》杂志上,后被收入2008年度中国最佳诗歌年选,这也是我关注和阅读这首诗歌的现实版本。畅快的阅读不仅使人兴奋,也让人感喟、悲悯,乃至怀念。诗人钱万成的诗歌文本中总是浸润着一种诗性与人性、智性的光辉,词句简单但情感真挚,技巧看似笨拙,实则大智若愚。他把普通的、平淡的日常琐碎的事物,如人、景色或是带有粗犷力量的呐喊揉入诗歌文本,进而选取某一特定精神缺口进行突破与诗性的张扬。使得全诗直接而通透,淳朴而自然,情感基调丰盈却简约,同时也拥有较高的审美倾向与生活趣味。
进入和思考诗人钱万成的诗歌文本都有一些隐约的担心,仿佛一段发白故事里的华发、假牙、咳嗽和满心的担忧与焦虑就会进入我们的内心柔软的世界。好像他所寄托的真挚情感就悬置在我们的头顶,成为伤感的天空。那些乡土乡情化作几颗隐约的星子,在头顶照耀,也在心里彻底的亮起来。这也会让读者担心,担心这样的情愫会消失,上方的星辰会像街灯一样突然熄灭了几盏。他的诗歌中有条流淌的隐秘河流,在他的情感深处有风住进灵魂,不禁意间就会吹歪几棵乡间的草木。而父母亲,就在风里。用锋利的刀刃、用喊声一遍遍锯着时间的木头,而我们牵肠挂肚的心境由此诞生。
诗人钱万成的文本里总是透露出一种崇高与美的坚持,一种道德上的持守和精神上的家园打理。他在坚持中保持独立的语言模式和抒情方式,他精神的半径辐射出来的精神家园并不遥远,但却真实、充沛,也直接进入至真至善的境界。他在坚持中不轻易改变自己,在憨厚与淳朴中呈现诗性,他所充分展示的不是语言技巧,而是精神旨归。
一个诗人在全身心地投入到某种心境或曰创作状态时,他内心艺术触觉的嵌入方式,是外人所难以体味到的。诗人钱万成的诗歌准备与诗歌文本意识似乎并不是符合主流时尚的语言符号与系统,但他的这种坚持也带来了美的收获和深刻的哲学探究。他内心藏匿着奔放的河流,流淌着,作为他的精神出口与思维管道存在着。其实,在诗歌里他一直都是在场者,他的关于鸟的、景色的或是现实的故事,也就是人的故事,也是精神方向里的故事。只是他把精神态度和美学宗旨在诗歌中再次被强调、被校正了一次。他站在人性的高处,以不同的视觉审视着物质世界,把文本放大到足以遮蔽情感的漏洞。
钱万成的诗歌创作是自由的,他的诗歌文本给人一种在彻骨的寒冷里对温暖的期待,像一种南方的暖意对我们的侵袭。现状严峻、轻质沉着、情绪紧张、态度从容,在他的诗歌文本里激情也有,孤独也有,然而却没有剑拔弩张,也不回避沉重和艰难的感觉。可谓丰富、深邃,警策沉着的统一境界。
感谢诗歌文本与日常阅读,让我在虚拟的世界里经历钱万成,以及他情真意切的诗歌文本,并唤醒我对于诗歌创作久违的冲动。
2012-3-10
母亲的村庄(组诗)
文/钱万成
门前那条河
门前那条河
流过故乡八十里草甸
流过母亲守望的日日夜夜
流过我的童年
乃至整个生命
我身体中的每一根脉管
都变成了它的河床
无论走到哪里
都会感受到水流的激荡
我喝着故乡的河水长大
那条河是我们共同的母亲
她不仅喂养着我们的身体
还喂养着我们的灵魂
河水清澈
昭示母亲善良的心地
河水湍急
象征母亲不屈的性格
我在那条河中学会游泳
学会在困境中如何泅渡
特别是在恶浪打来的时候
如何把自己变成
一块不被冲走的石头
那条河仍在故乡流淌
那条河已将我彻底改变
我多想再一次扑进她的怀里
作一条永远自由的鱼
灯影里的冬天
这些年来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
那盏如豆的煤油灯
都会在眼前晃来晃去
母亲坐在灯下
捉我棉袄里的虱子
窗外
北风在屋檐下徘徊
像一个犯了错误的孩子
不敢推门进屋
雪花拍打着窗户
雪人在屋外静静地等我
黄狗趴在窝里做梦
花猫把我的胳膊当成枕头
远处偶尔传来一两声吆喝
那一定是流浪的牛
误闯了谁家的院子
墙上的挂钟噹噹响过
母亲打了一个哈欠
伸出手给我拉了拉被角
就下地去给灶坑添柴
炕,很热很热
被窝很暖很暖
还有那盏煤油灯
一直在不停的晃动
照我度过无数个寒冷的冬天
童年的戏台
童年的戏台
总是搭在场院里的
几十根木杆用麻绳
或者铁线捆起来
再搪上十几块跳板
人间的善恶美丑
便开始在戏台上演绎
台角上吊着马灯
闪亮的还有戏台下几百双眼睛
那是一双双纯净如水的眼睛
是从未见过血腥和杀戮的眼睛
它们以自己的善良见证善良
以泪光来表达对不幸的同情
台上表演的总是一男一女
男人用手中的小扇指挥千军万马
女人则腰上扎一条绸带
用手绢抖出月里嫦娥的万种风情
母亲一直把我搂在怀里
她那一起一伏的呼吸
是这夏夜里习习的微风
她的眼里一直噙着泪水
直到今天我也没想清楚
那是快乐还是她心中隐隐的痛
今天是你的祭日
母亲,今天是腊月初九
今天是你的祭日
你的儿子在一座
你十分陌生的城市给你邮寄纸钱
你一辈子贫寒
住在故乡的茅草屋里
睡着时热时凉的土炕
穿着褴缕的衣裳
母亲,你太苦了
你把嚼在嘴里的饭
送到儿子的嘴里
你把你的小棉袄
盖在儿子的身上
你宁可自己挨饿受冻
也决不肯让儿子受屈
菜花黄的时候
一群群蝴蝶飞来
儿子和蝴蝶戏闹
你却躺在地垅头睡了
远房亲戚有了难处
昨夜,窗外的星星
一直陪着你熬到天明
母亲,你不只是
你亲生骨肉的母亲
这个世界上所有认识你的人
都是你的亲人
你把米借给他们
你自己吃糠咽菜
老话说,好人不长命
你真的抛下了你的儿子
顾自走了
走了,大雪为你送行
走了,雪地上留下
你永远的背影
你去的地方我不知道有多远
但我知道一路上要花很多钱
今夜我把所有的祝福
都和纸钱一块给你送去
愿你从此以后永远富足
母亲,我善良年轻温柔的母亲
我永远四十二岁的母亲
父亲的鞭子
父亲是赶车的把式
他手里总是握一杆长长的鞭子
甩起来叭叭作响
就像是一道道霹雷闪电
可他从不用它抽打马匹
鞭声是他和马匹交流的语言
马儿有时也把它当作音乐
在山路上一次次撒欢
当然
鞭子也有暴怒的时候
它会把雪花抽落
会让闯进马厩的豺狼流血
父亲走了
那根鞭子作了他的陪葬
在另一个世界
它仍握在父亲的手里
我在梦中听过它特有的声音
钱万成,吉林省梨树县人。当代诗人,儿童文学作家。1959年3月生于黑龙江省龙江县。早年毕业于梨树师范学校中文科,后毕业于四平师范学院中文系,再后毕业于吉林省委党校经济管理学研究生班。现供职于市委某机关。
l 978年开始诗歌创作,沿《诗刊》、《星星》、《诗歌报》、《诗人》等诗歌杂志步入诗坛。后诗文兼作,著有诗集《钱万成诗选》,散文集《黑士魂》等。再后来醉心于儿童文学,著有儿童诗集《快快乐乐你的世界》、《365日歌谣》、《趣味童话儿歌》、《神奇的星星树》、《温馨的世界》并出版《老狼哈克》、《小兔灰灰》等低幼童话画册多种。作品曾入选《中国儿童文学大系》、《中国儿童文学50年精品库》等多种选本。其诗歌作品《留住童年》、《同学》、《妈妈》,儿歌《小毛驴盖房》、《友谊糖》分别入选沪版初中语文实验教材(试用本)、《中国高中生诗歌阅读指导大全》、《幼儿园新诗朗诵》、教科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语文)和幼儿园实验教材。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并有作品译介海外。系吉林省作家协会理事,吉林省儿童文学工作委员会委员,长春市作家协会副 、吉林省新诗学会会长。
标签: 元朝诗人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