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两汉卷
日月光华旦复旦
-上古 ·《卿云歌》《八伯歌》、《帝载歌》
在我国的上古时代帝尧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庄稼被淹了,房子被毁了,老百姓只好往高处搬。不少地方还有毒蛇猛兽,伤害人和牲口,叫人们过不了日子。
尧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商量治水的问题。他征求四方部落首领的意见:派谁去治理洪水呢?首领们都推荐鲧。
尧对鲧不太信任。首领们说:
“现在没有比鲧更强的人才啦,你试一下吧!”尧才勉强同意了。
尧问鲧说:“你有办法治水吗?”
鲧回答说:“有啊,水来土淹,用泥土堆起十丈高的大坝,围住房屋和田地,一定可以挡住洪水。”
可是积土阻水的办法只能对付小的水灾,凶猛的大水滔滔而来的时候,大坝就被冲垮了。鲧治水九年,没有成功。
舜接替尧当部落联盟首领以后,亲自到治水的地方去考察,他发现鲧办事不力,就把鲧办了罪杀了,又让鲧的儿子禹去治水。禹从父亲的失败中得到了启发,用土堵水行不通,那么根据水往低处流的特点,把水引到足以泄洪的低处,让水流向大海,是否就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呢?
禹呕心沥血地设想了疏导洪水的办法,根据地势,逐级逐段开挖沟渠,引河入水;疏通淤塞的河道,加快河水入海的速度。禹制定了可行的方案后,就把设想付诸实施了。
禹全身心地投人到伟大的治水工程中去,他亲自考察地形和何水流向,确定沟渠的适当方位,接着就组织并指挥施工。由于常年在野外奔波,禹的脚底长满了厚茧,小腿上的毛也磨光了,皮肤晒得黝黑;过度劳累使得禹日渐消瘦,他的辛苦实在不亚于奴隶。但是,禹为了让天下人安居乐业,以苦为乐,一心扑在治水上。
禹忙于治水耽误了自己的婚姻大事,直到三十岁还没有成家。涂山地方有一位姑娘,感激禹为涂山治好了洪水,爱慕禹心忧天下公而忘私的品德,愿意与禹结为夫妻。禹这才有了家,但他为治水不能顾家。婚后才四天,禹就把妻子送到自己的老家安邑,让她和婆婆一起住,互相照顾。禹自己仍常年在外,继续干他的治水大业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禹走遍了华夏大地的山山水水,完成了一个又一个治水工程,为许多地方的百姓解除了水患之苦,可是他却没有一点时间回家看望老母和妻子。虽然有几次经过安邑,但是因为治水要紧,禹经过家门也没有进去,他不愿为私事耽误治水。甚至他的儿子启出生了,禹走过门口时听到婴儿的啼哭声,也没有进去抱一抱儿子,他把治水看得高于一切。
禹这样兢兢业业,整整十三年过去了,治水终于成功。从此,洪水一来,大大小小的沟渠、河道很快就能把大水导向海洋。纵横交错的沟渠,又在农田灌溉中发挥了作用,大片良田五谷丰登,百姓们安居乐业,人们从心底里感谢禹这位大好人、大圣人。
舜年老以后,因为禹治水有功,决定把部落首领的位置禅让给禹。在举行禅让仪式之前,舜将部落的所有成员召集起来,进行了一次庆祝会。那些有才德的人和百工之人一起唱起了一支《卿云歌》:
卿云烂兮,乱(纠)缦缦兮。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这首歌词的大意是:天上吉庆的云彩纾缓地聚集在一起,是那么灿烂光明。日月的光华啊,是那么地明亮,明亮了再又明亮,像天地那么永恒!
舜听了很高兴,让其他人也唱。于是,他手下掌管四方诸侯的八伯(官名)一起唱了一首《八伯歌》:
明明上天,烂然星陈。
日月光华,弘于一人。
这首歌的大意是:那辽阔的天空中,群星灿然;然而日月的光华,将只靠圣君一个人去发扬光大!
舜大为高兴,便也高歌一曲《帝载歌》:
日月有常,星辰有行。
四时从经,万姓允诚。
于予论乐,配天之灵。
迁于贤善,莫不咸听。
襲乎鼓之,轩乎舞之。
菁华已竭,褰裳去之。
这首歌词的大意是:日月星辰都有其恒久不变的运行轨迹春夏秋冬四时符合常道,老百姓才会信服。一切都遵从天意,才能谈得上快乐。把政权交给有贤德的人,大家才都会听他的话。让我们敲起鼓来,让我们高举旌旗跳起舞来,祝贺我们有了新的部落首领。至于我已经老了,精力已经衰竭,就让我撩起下衣,主动地离职吧!
接着,舜便正式举行了禅让仪式,把部落首领之位禅让给禹。从此,禹即位,史称夏禹。
标签: 诗歌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