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同学的父亲

非凡网 49 0

听说小明同学全家自驾游去西藏,父亲在途中心脏病发作,不幸逝世。听到这个噩耗,我怎么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上周回老家见到他了,精神矍铄,跟我拉了一阵子话,没想到今天病故了,我内心有一种说不出的痛,不由地想起老人的事来。

他是一名退休干部,平时比较注重保养,六十多岁了,看上去比同龄人年轻好几岁。头发乌黑,眼不花,耳不聋,腿脚利索,走路快如风。他还爱跑步,爱打乒乓球,在村上的活动广场常常能看到他锻炼的身影。他当领导的时候,单位给他配有专车,他除了工作上的事情用车,他从不为自己的私事用车,上下班一直骑着自行车,几十年如一日。平时穿着朴素,为人低调,从他的穿着上很难让人看出他是个领导。

他乐于助人,为人善良,在村民心目中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在村子他家条件比较好,不管谁家有困难去他家借钱,他都会借给大家。他文化程度不高,但是书是常常不离手。生活中是一个对孩子要求严格,又是一位热心肠的人,这是他给我最深的印象。作为一个大领导,两个儿子没有因为他享受到一点特殊待遇。

他退休那年,他的儿子小明高中毕业,可以接他的班。令人没有想到他把自己的名额给了同学的儿子,这件事情引起了小明的不满。对他产生了怨气,半夜翻墙离家出走,家人都急疯了,动员所有亲朋好友在村子寻了个遍,都没有找到他。最后在警方的配合下,在西安火车站找到了孩子。儿子当时知道自己闯祸了,不敢面对父亲,想着父亲见到他肯定会打他。后来父亲见到他,没有说什么怨言,只是深情地抱了抱他,掏出手帕帮儿子擦干了泪水,并从手提包里掏出了孩子平时最爱吃的一块面包和一份豆腐脑。他用父亲博大的胸怀原谅了儿子成长路上的过错,他用细腻的父爱温暖了儿子的心灵,儿子认识到自己的过错,给父亲深深地道了一声歉。他接受道歉后,也给儿子道了一声歉。说他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没有想到儿子的感受,没有给儿子说明情况,也是自己的不对。这样的“老革命”坚持着自己的本色,他没有因为自己是领导,给孩子们享受什么特权。在他“教子有方”的要求下,在刚正不阿的精神影响下,儿女们一个比一个有出息。

大儿子做生意讲诚信,生意越做越大;小儿子是一名农民画家,淡泊名利,好评如潮;姑娘是一名银行的工作人员,对待顾客态度和蔼,受到顾客的好评。三个孩子在当地新闻媒体报道过很多回,我想这些都跟他父亲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后来又听别人说,在1993年国庆节的傍晚,他下班骑自行车在回家的路上,听见路边有婴儿的啼哭声,他便停下自行车,在四周看了一下,见路上没有人,两边都是玉米地。他寻着婴儿的哭声,在路边地里看见一个纸箱子里放着一个女婴,他摸了一下婴儿的手和脚,感到冰凉。他赶快抱孩子去医院做了检查,确诊孩子发低烧。需要住院治疗,他便给孩子办了住院手续,陪孩子在医院治疗了好多天。孩子出院后,他开始在外边打听孩子的家人,打听了好长时间没有打听到一点线索。他只好把孩子留在家中,起名叫宝宝。他对宝宝比对自己的两个儿子还好,有什么好吃好穿的都留给宝宝。宝宝人聪明伶俐,人见人爱,上学学习成绩特别好,凭着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好大学,毕业后在银行上班。上班不久不知道宝宝在哪里听到了自己是父亲捡来的消息,为此事闷闷不乐了好一阵子,有一天便跑去问父亲,他听后告诉宝宝,关于身世这件事情属实,原来早早的就想说,只是怕年龄太小接受不了这样的打击,现在也长大了,上班了,就把事情的原委给宝宝说了。并告诉宝宝如果想找自己的亲生父母,一切都会支持。

后来,他通过各种关系,帮宝宝找到了自己的亲生父母。亲生父母家在山区,家里条件不好,老人患有风湿,冬天冷得不能下炕,生活不能自理。他知道老人生活的真实情况后,心里很不是滋味。他用自己多年的积蓄为宝宝买了一套房子,让宝宝把父母接到城里,好好孝敬老人。他帮宝宝找父母是通过电视媒体找到的,当时主持人问他,好多养父养母都很害怕子女找他的亲生父母,而你却帮着女儿找亲生父母。他面对媒体记者说,父母十月怀胎生孩子不易,既然女儿知道自己的身世,她一直有想找的想法,我就要帮她实现这个愿望 ,她高兴我也高兴。

这就是同学的父亲,他的默默无闻地一生中,没有什么惊天动地,他只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身边的人树立了榜样。知道他离我们远去了,但是我想人们对于他的为人会永远传颂的。

标签: 元曲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