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菜在诗经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生于田间的野菜成了承载书写者情思的文化载体,历经了千年,那些“有文化”的野菜们,现在还能在找到吗?小编就带你认识一下那些承载了历史和文化的野菜们。
1、 大巢菜, 俗称野观豆 (Vicia sepium L. ) 大巢菜,就是我们常见的“薇”。属于豆科类植物。
《 诗经· 小雅· 采薇》: “采薇采薇, 薇亦作止… …薇亦柔止… … 薇亦刚止。 ”
从薇发出的幼芽 (作止) , 到柔嫩的茎叶 (柔止) , 直到茁壮的植株 (刚止) , 都可采食。可见,大巢菜可食用的时间非常长,是非常优质的食物来源,出现在诗经中就不奇怪了。
至今仍广泛分布于我国大部分省区, 保持野生状态。
2、小 藜
俗 名 灰 灰 菜 (Chenopodium serotinumL. ) 。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 藜已成为重要蔬食, 《 韩非子》 曰:“尧之天下, 粝梁之食, 藜藿 (即豆类) 之羹。 ” 但处于野生状态, 与杂草为伍。
《 诗经· 九叹》 有 “掘荃蕙与射干, 耘藜藿与襄荷” 的诗句, 藜属于 “耘” 除之类。
3、蕨菜 《 诗经· 召南· 草虫》 有 “陟彼南山, 言采其蕨” 的诗句。
唐代陈藏器 《 本草拾遗》 (公元 713—741) 曰: “蕨叶似老蕨, 根如紫草。 … … 生山间, 人作蔬菜。 ”
蕨菜是我国传统野菜, 享誉世界, 2000 年出口创汇额达 1509 万美元, 在中国出口蔬菜品种创汇排序中位列 16, 排在栽培蔬菜蒜薹、 蒜苗、 胡萝卜、 萝卜以及小黄瓜之前。
4、蓼 包括 蓼 科 植 物 的 水 蓼 (Polygonum hydropiper L. ) 、 红蓼 (Polygonum orientale L. ) 、 山蓼 [ Oxyria digyna (Linn. ) Hin]等多种蓼属植物。
后魏 《 齐民要术》 ( 公元 533—544) 即有栽培蓼的记载: “三月可种荏、 蓼… … 蓼尤宜水畦种。 ” 可是到了明代, 李时珍 《 本草纲目》 曰: “ 古人种蓼为蔬, 而和羹脍。 ”
种蓼 已 成 “ 古 人” 的 行 为。 鲍 山 《 野 菜 博 录》 则 将 红 蓼、 山蓼、 水蓼以及各种可食之蓼的嫩芽 “蓼芽” 均列入了野菜。
水蓼
5、堇堇菜属植物, 我国多达百余种, 最常见的野菜有紫花地丁 (Viola philippica Ca.r )。是北方常见的野菜,也有很好的药用价值。
《 诗经· 大雅· 绵》 赞美它“周原膴膴, 堇荼如饴”。 意思是周围山野肥美, 堇菜味道甜美如饴糖。
紫花地丁
6、冬葵 对于葵,我们最熟悉的就是“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也是常见的野菜品种。
葵可以食用部位的是幼苗和嫩叶,《 尔 雅 翼》 云:“葵为百菜之 王, 味 尤 甘 滑” , 是 古 代 蔬 食 上 品。另外,葵本身具有清热解毒功效,具有一定的药食同源的效果。
冬葵
7、马齿苋
马齿苋原产地是印度,最初先出在我国文献记载中是隋代 《 名医别录》。
作者陶弘景曰:“马苋与苋别是一 种, 布 地 生, 实 至 微 细, 俗 呼 马 齿 苋, 亦 可食, 小酸。 ” 唐代也将马齿苋作蔬食之用, 有时在菜园中采到,即同栽培蔬菜一并收获。
杜甫 《 园官送菜》 一诗有云: “ 苦苣刺如针, 马齿叶亦 繁。 青 青 嘉 蔬 色, 埋 没 在 中 园。”
本文文字部分来源《66种山野菜栽培与食用药用大全》
标签: 诗经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