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怀古咏史诗
题材特征以历史上的人、物、事为题材,咏叹史实,描写古迹。
常见标志标题中有“咏史”“怀古”等字样;或以古代的人、事、地、物为题。
内容情感 怀古伤今、借古伤己、借古讽今。
结构 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常用手法 对比、用典、以小见大,
相关教材链接:杜牧《赤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越中览古》、张养浩《山坡教材链接羊·潼关怀古》、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
怀古》、杜甫《蜀相》《咏怀古迹(其三)》
四、托物言志诗 _咏物诗
题材
特征 借助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思想感情。
1从对象上看,咏物诗的对象是单纯的某物,着重常见对所咏之物的特征、功能进行刻画,或者着重对所标志咏之物的某一内蕴、精神进行吟咏。
②从题目上看,或以所咏之物为诗名,或以“咏某物”“题某物”“某物吟”等为题目。
①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负,或实现个人理想,或报效国家。
内容②寄寓高尚的节操,或表达怀才不遇与命途多舛的情感伤感,或抒发年华易逝与理想破灭的哀愁。
③托物讽世,或忧国忧民,或感时伤世,或愤世嫉
俗,或针砭时弊,或冷嘲热讽。
①从具体的描写方法看,主要是正面描写(绘形绘常用色)与侧面烘托。
手法 ②从表现手法看,主要是比喻(比况)、象征、拟人和
对比。
③从抒情方法看,主要是托物言志(象征)。
教材贺知章《咏柳》、于谦《石灰吟》、王安石《梅花》、郑燮梦链接《竹石》、陆游《卜算子·咏梅》、王冕《墨梅》。
五、羁旅思乡诗
题材借诗人旅途所见所闻,表达潦倒失意、漂泊哀伤、思特征乡怀亲之情。
1诗题中多含有“客舍”“登高”“望月”“忆”“寄”常见
标志“行”“思”等词语以及元宵、中秋、重阳、除夕等节
日名。
②常见意象:月亮、秋风、秋霜、杜鹃、猿啼、沙鸥、孤雁、浮云、梧桐叶落、西楼、亮楼宽楼、危栏等。
相表见
①天涯漂泊羁旅愁。叙写客居他乡的艰难,抒发漂泊无定的孤苦。
②望尽天涯怀人愁。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内容
情感思念。
③羁旅他乡的幽怨之情。或表达人生感叹,流露年华易逝的苦闷;或抒发独居他乡、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
①借景抒情(或叫“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②以乐景哀情(以乐景写哀情) 其哀
常用
③对面落笔。诗人在表现怀远、归之情时,不是手法 直接抒发思念之情,而是从对方着笔,想象对方思念自己之深,借以烘托诗人的苦恨离情。
④因梦寄情,虚实结合。
标签: 诗歌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