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别久不成悲

非凡网 29 0

            人间别久不成悲

    清明了,又会想起远去的亲人。

    每年的清明、冬至和春节,她一家10几口人都在离老家不怎么近的省城,但此时的心情都会有点沉重。年30大家坐一起,难免说到母亲,尽管每年都有代表回去,总觉得已经将她忘怀。尤其清明,按老家规矩应该回去祭祀扫墓的。今天,她听父亲在打电话,委托人办了。

    每年的4月她都做梦,做母亲,还是生病的情景,很清爽,很弱,但从来不见母亲说过话。母亲离去25年了,想起来还是像昨天一样。去年她和老公回去过,写了上山看母亲,有人就说严重离题。母亲长眠的地方是一个小山坡,夏天,野草丛生,她的脚就不敢迈进去,老公拿了割草的镰刀在前面开路,她也会说背我上去吧。站在母亲的墓前,她心里倒翻了五味瓶,想说的话太多了。只好跪下来,热泪长流。

    现在越来越少想起母亲,有点周期性的就是春节、清明和冬至,会在遇到高兴和不高兴的时候自然的想到母亲,比如出门游玩,当时母亲患病来省城检查医治,最羡慕的就是人家下班后可以趿着拖鞋在街上溜达,母亲当时哪里想到她的孩子们现在已经远远超过她当时的想象和愿望。比如父亲和阿姨上北京旅游,如果母亲在,父母亲双双飞往,特别是在弟弟结婚的场面,多少完美。还比如现在她和妹妹的孩子,聪明漂亮,能叫一声外婆是多么的幸运。然而这一切都来得太迟了。

    有关母亲,她写过6000多字的文章,发表在一本杂志上,是她花了3个休息日写的。后来叫孩子看,孩子喜欢游戏,不要看她的婆婆妈妈。她说这一篇不一样,你一定得看,如果看5分钟你不要看那随你。于是孩子就给她5分钟,结果孩子坐在她的膝盖上,她明显感觉到孩子内心的起伏。孩子看完后只说外婆太可怜了。她又很小心的叫父亲看,父亲端着碗,走到卫生间,又走到阳台,而后说他会吃饭也会为她母亲痛哭。弟弟过年带未婚妻回来,说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看她写的属虎的母亲。

    她的弟弟妹妹都是一支笔,比她有力度得多,但就她乐于投稿。小妹妹说她写时尚脱俗,有自己的风格。大妹妹对她写的任何东西都只予以执著的肯定,但对她的几首诗歌和那篇好女人说震惊。同样写母亲,她大妹妹也有一篇,她写得琐碎,妹妹写得浓缩浓情。

    女儿是母亲的小棉袄,她母亲没享受过。女儿百岁也要娘,她和妹妹也没这个福气。当年没母亲她一家人都是非常坚强的,父亲对母亲那是天底下再没有这样的男人了,家乡人都说她母亲没福气,这使她的家人很不平。父亲那时才40多,为医治母亲的病真的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她妹妹说一夜间父亲的脸就消掉了很多,而她的弟弟最小,也在一夜间懂事成熟。她父亲和弟弟说过一句话,他不想活了,意思是母亲没了活着没意思。她的弟弟说服父亲也只一句话,那么我们4个姐妹也得为你徇情。

    她从不在同事面前单独说起母亲,也就是说没人知道她家只有阿姨。外人都知道她很幸福,以前老公会为她和孩子洗手做羹汤,这些年和父母亲住一起她又不用进厨房,可又有谁知道事实上根本不是这样的,至少她和娘家人心中有一处隐痛,这痛一直这样的持久着,纠缠着。她想说她和家人就像在悬在高空上的飞机,母亲像随手飘落的一朵云,永远的天上人间。她信来生,她也愿意下辈子做母亲的女儿,可是怎么见得能现实呢。

    当初父亲一定不肯再找,16年后有了阿姨。她为父亲写了一篇祝福父亲,发在下午版上。现在父亲还是会说最苦最对不起的是她的母亲,她也说人活着就是幸福。老家有句话,喜事越来越近,故人越来越远,从81年到2006年,她和娘家人几次搬家,离老家真的越来越远,越来越淡,但是老家有最近的亲人在那,没有理由不回去,没有理由不怀念,更没有理由不悲伤。回去、怀念、悲伤过后继续自己以后漫长的日子,有点应了人间别久不成悲。再说悲了又能奈何。

                    2005、4、3、

标签: 人间别久不成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