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海南,走沈海,东南沿海数城浮光掠影小记(续八)

非凡网 38 0

第七站 宁德之太姥山

三沙镇至太姥山,经省道上沈海高速,全程42公里用时五十分钟,通行费17元。

离开三沙时已暮色将至,幸好距太姥山不远,只是可能错过晚餐时间,出于对用餐环境的挑剔,担心晚饭无着落,岂料山脚下的太姥山镇开发的很是繁华,南方人发达的市场经济头脑肯定放不下白茶发源地。镇上饭店不少,沿街夜市业已登场,于是挑选了灯光最亮的一家店铺享用了一顿热腾腾的水煮鱼,环境整洁幽静、食物可口美味。

为了节约时间,我们决定夜宿太姥山内以便第二天一早就爬山,所以酒店订在景区内半山腰处,离开镇子不久就进入景区游客中心大门,逐渐驶入山路。

山路弯多路窄,车辆稀疏,月光清亮,两束车灯指挥着方向,路两侧只见朦胧树影,如烟似雾,清新的空气已经感受到车窗外的风景一定是很好的。

从大门到酒店导航显示有十几公里山路,需一个小时左右,不知道为什么我们半个小时就到了,对于我这位来自大平原但也经常自驾的老司机来说,走这点山路胜似闲庭信步。真正的景区检票处位于山路深处,距离酒店不远,入检车辆只有我们一台,以为可以逃票了,结果截路拦杆让我们还要主动从检票岗请出来工作人员,夜晚入山的游客看来真的很少。酒店停车场很大。梦里不知身是客,睡得很香。

清晨在酒店内用早餐,品种多口味尚可。酒店位置极佳,门口广场即是登山步道起点,不知道何时天空已经飘起濛濛细雨。在小超市买了一次性塑料雨衣钻了进去,把自己包得严严实实。

细雨加上雾气遮住了太姥山,一览全貌也无可能,那么好吧,山顶见吧。埋头走在登山栈道上,两旁各种乔木灌木植物被雨气滋润得苍翠欲滴,空山绝谷、万物无声,只闻空阶滴雨仿佛天籁传音,上一次这种感觉还是许多年前的初中阶段,那时雨中夜登泰山,口中背诵着李健吾先生的《雨中登泰山》,至今还能回想起雨夜中那盏遥挂在南天门上的天灯。

可能是黄金周刚刚过去,山客甚少,偶遇的游客以上海人为主,区别是我们身披雨衣背包套在里面像个骆驼,上海人身着考究的风衣背包在外面,还撑着伞。

栈道并不算陡峭难行,老少咸宜。整个太姥山景区按游览路线距离长短大概分为三个区域,雨中登山的好处是减少了掏手机拍照的频次,所以只是低头走路,很快通过了第一、第二游览区,途中经过了不少景观介绍牌,讲的都是这个角度看这块岩石像什么,我挺反感这种介绍的,让游客自己感受然后展开想象不更好吗?看山是山不更好吗?非要告诉别人,山不是山好吗?正好重重雨雾遮得天地一片白茫茫,也省得去接受那些灌输,于是专注于登山。

途中有一必经路段名曰一线天,与别处一线天相比,这才名符其实,游客需要卸下背包,屏气吸腹腾挪闪转,没点功夫还真难,操作不当就有可能夹在逼仄的岩石之间,于是由衷的笑声响彻峡谷,凭添了许多攀爬的乐趣。

及至瓦禅寺时,也是第二游览区的终点。此时骤雨初歇,雨霁云开,山风摧动着云雾缭绕,白色花岗岩体时隐时现,终于得见太姥山真面目。

瓦禅寺的闻名得益于那座重达百余吨的纯铜悬空殿,信徒们的虔诚创造出圣殿的凝重庄严,人进入其中,脚踩铜板发出铮铮之音。

离海南,走沈海,东南沿海数城浮光掠影小记(续八)-第1张图片-非凡网

离海南,走沈海,东南沿海数城浮光掠影小记(续八)-第2张图片-非凡网

第二游览区有一处可观海 ,视野开阔,东海诸群岛于薄雾中时隐时现,宛若仙班林列,太姥山“海上仙都”盛名可能源于此景吧。

离海南,走沈海,东南沿海数城浮光掠影小记(续八)-第3张图片-非凡网

伫立于此,屏气敛息,风不定,人初静,登山临水,总是觉得天人合一、浮想联翩。吟颂着“海客谈瀛洲 ,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 ,云霓明灭或可睹”,忽然意识到这两天一直以为的竟是错的,此太姥非李白的天姥,行路读书,古人诚不欺我亦。

脚力好又专注于登山,见时日尚早,此日一别再见难期,临海叹后我们决定索性将剩余游览线路走完。第三游览区域线路长,绝大多数游客都在瓦禅寺折还了,所以此地罕见行踪,攀登过程中好几次都以为迷路了,想找人询问一下都很难,不过还好,沿途美景一直抚慰着忐忑的心情。最高处是白云寺,如瑶台仙境般与海外仙岛遥相呼应,绝对是一个参修禅意的好去处。

离海南,走沈海,东南沿海数城浮光掠影小记(续八)-第4张图片-非凡网

离海南,走沈海,东南沿海数城浮光掠影小记(续八)-第5张图片-非凡网

自此,太姥山景区已悉数游览,掉头下山,雨后山中气温稍寒正好抵消攀登运动形成的燥热,空气滋润饱含负氧离子直抵肺腹,反而健步如飞愈走愈欢。至山脚处,雾气基本散去,终于可以一览太姥山奇石全貌,拍照留念。

离海南,走沈海,东南沿海数城浮光掠影小记(续八)-第6张图片-非凡网

驱车离开景区后再次途经太姥山镇,街道两侧随处可见福鼎茶店,近年来福鼎白茶继铁观音、普洱后大受追捧,身处其核心产区感觉应该买一些,于是随机选择一家店选购了些许白茶自用或送人。店家也是年轻男子,在山上有自家小茶园,热情健谈,我敬烟他端茶,茶烟间男人们很快熟络起来,品啜中学到了许多白茶知识。我喝白茶少,但他家的茶很入口,喝起来自然熟,茶圈里有句行话讲得好,适者为珍,选茶别蹭热度不要攀比品牌价格,他家白茶我爱喝。

闲聊中一对老夫妇开着电三轮过来丢下一袋皮皮虾就走了,原来是老板父母刚刚打渔回来,送点让儿子晚饭吃。看着我们惊讶的表情,老板扯着闽人特有粗嗓门说,你们来这儿竟然没有吃海鲜?你们竟然不知道这里的海鲜可是相当出名的?话语中充满着埋怨和委屈,虽然已经下午三点了,非要领我们就近找家海鲜馆品尝一顿。对于我们这个每一名成员都酷爱海鲜的小团队来说,这真是个巨大的诱惑!直想当天留宿镇上,把那袋子皮皮虾加工喽,我们配上几个菜与酒,与好客的福鼎茶老板胡喝海聊一通,有茶有酒,有海鲜有新友,会是多么有趣的旅行经历!思量再三,返程期限确实将近,大家只好咽着口水纷纷婉拒店家好意。再次见识了闽人善结良缘、广交朋友的经商情商。

继续下一段行程的路上,我们因为攻略不到位错失一顿海鲜大餐而互相攻讦着,又因为茶店年轻老板而感动着......

待续……

标签: 海客谈瀛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