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文坛中,纯文学期刊《收获》一直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存在。余华、王安忆、苏童、迟子建……你数得出名字的现当代文学大咖几乎都曾经在《收获》上首发过知名代表作。就是这样一本被文学爱好者称作“中国当代文学简写本”的纯文学期刊也要迎来“新时代”了——上游新闻记者从《收获》杂志社获悉,《收获》APP于6月21日起正式和广大读者见面。今后,小说迷们每隔一个月就去书店买一本新鲜《收获》的习惯,可以变成直接在手机上购买、阅读了。
《收获》APP正式上线
6月21日下午,上游新闻记者登录iPhone的应用市场时,《收获》的APP已经上架供免费下载。进入APP后,不难发现页面虽然简单,但全部围绕杂志、作家、作品打造。整个页面,除了个人设置之外,阅读内容主要分布在“首页”和“电子书”两大版块内。
其中,最先进入读者视野的就是首页的免费电子杂志“《无界》E-journal”。据《收获》杂志社介绍,“《无界》E-journal”一共包含八个栏目:一、文学课:与文学创作相关的作家文论书摘;二、非虚·构:优秀的非虚构图书书摘。这两个栏目由出版社友情提供书籍,《收获》APP资深文学编辑精心摘选,欢迎各大出版社交流互动。
文库中已经有不少《收获》系作者的作品
第三部分“一瞥”呈现有角度、有审美的摄影图文作品。第四部分,“流动的边地”主要展示少数民族文学作品。五、诗·作,集中呈现华语诗人都的原创诗篇。六、诗·译则是翻译诗作的阵地。七、小说则是主要为大家展示名家创作的短篇小说。八、世界则展示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学理解。据介绍,这部分目前由《收获》携手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何平的写作工坊共同完成。第一期计划探讨粮食和棉花,作为讨论基础的小说文本是刘恒的《狗日的粮食》。
此外,在“《无界》E-journal”中还设立了“不谈文学”频道,旨在向读者们呈现包括美食、宠物、昆曲、评弹、开车远游等兴趣爱好。
APP上还可以看到1979年《收获》复刊后的第一期
在“电子书”那一栏,包含了《收获》杂志本身和新中国当代文库两部分。目前在APP上可以看到最早的《收获》杂志是1979年副刊后的第一期。书库首轮入驻作家则均为《收获》系作者,作品由作者自选代表作组成,以短篇小说为主,也有中篇小说、长篇小说、散文、诗集、短篇集,作品还在持续增加中。
记者注意到,每本电子书均有免费试读部分。据介绍,这些试读内容都是由自主开发的AI算法生成,AI可自主呈现小说中情绪最为跌宕起伏片段。读者也可以在评论区上传阅读过程中自觉最激动人心、久久难的部分。
著名科幻作家韩松是《收获》的老读者,他最早开始看《收获》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之初,并且“曾经看得如痴如醉”。韩松说,本次《收获》有了APP,“如同明灯唰地照耀过来。”
上游新闻记者 裘晋奕
标签: 散文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