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散文《过往斋》彭长国

非凡网 26 0

故事:散文《过往斋》彭长国-第1张图片-非凡网

  采育工区就建在七里溪畔,七里溪是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溪水长年“哗啦哗啦”的响着,伴奏出一首优美的乐曲。两边的山十分陡峭,但山上树木葱茏茂盛,树上的鸟儿也不甘寂寞,在欢快地唱歌,似乎在与溪水声相应和,构成了一首动人的交响曲。

  上世纪七十年代,小吴还是一个邻家漂亮女孩模样时候,被县劳动局分配在这里当工人,黄区长虽说是一个五大三粗的中年汉子,但爱美之心是人皆有之,他把小吴安排在食堂工作,协助李会计管理食堂。

  李会计是老三届毕业的高中生,很有文化。他原在场部工作,大小算个领导。在批林批孔时,他说孔子是先圣,是教育家,是中国人的神……他反对批孔,因此被革了职,下放到了七里溪采育工区。黄区长爱才,安排他做了食堂会计。无意中,李会计在小吴的闺房里发现了《普希金诗集》和《马雅可夫斯基诗集》,使同样爱好文学的李会计颇为惊奇。闲暇,李会计和小吴聊得最多的都是文学。

  小吴的家在乡下,她的文学爱好源于中学老师对她作文的鼓励。高中毕业后正好父亲退休,她顶替父亲参加工作分到这里工作。

  七里溪工区管理着几千亩的林地,有职工一百来人。七里溪黄区长是个能人,工区工人没什么文化,大都五大三粗,他们都是黄区长带出来老的职工,场长的话可能不听,但黄区长的话一定会听。

  一开始下放到这里,李会计很悲观,谈了好多年的女朋友也跟他分手了,他觉得没脸活在这个世上,死的心都有。一年多时间下来,黄区长硬是用心感化了李会计,懂得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道理。黄区长和李会计不是一路人的人,发展成为了好朋友。

  突然有一天,李会计带着小吴来向黄区长求助。李会计和小吴恋爱了,小吴怀孕了。小吴的父母坚决不同意,小吴则坚持要生下孩子。小吴的父母又把这事告到了场里,小吴又被场里负责计划生育的专干盯上了,追着小吴做流产。无奈,李会计来求黄区长想办法。

  黄区长单独找了小吴,了解了一些小吴的内心真实想法,给小吴讲了大道理,也苦口婆心地讲了父母的用心,省得没有后悔药吃。事后,黄区长还让妻子去做了小吴的工作,小吴都坚定了自己的选择。她说李会计虽然大了她十多岁,但她是爱李会计的人,也爱李会计的才。两个人心心相印,一往情深,是真爱,哪有不成全的理?黄区长委托他的一个好朋友林区长,安排小吴住林区长领导的工区里。黄区长知道小吴爱好文学,特意要李会计搜罗了几本书。李会计给小吴准备了《泰戈尔诗集》、《契诃夫小说选》等数十本外国文学名著,托黄区长一起带去。

  在黄区长的关心、帮助下,终于做通了小吴父母的工作,同意了小吴和李会计的亲事。结婚这天,黄区长应邀参加了小吴和李会计的婚礼。席间,小吴不顾怀有身孕,硬是倒了杯白酒,流着泪,敬了黄区长一杯酒,对黄区长表示真挚的感谢。

  1977年,我国恢复了高考,李会计参加了这一届高考,并考取了江西财经大学,离开了采育工区。

  李会计走后不久,林场也把小吴调到了场子弟学校教书。在这里小吴进步很快。她写的散文在市报副刊上发表出来了,她参加的首届成人班“电视大学”也考取了。她和李会计约定:两个人比着学习。

  四年后,李会计学成归来,他分配在县经贸委,分管乡镇企业。到了八十年代中后期,各类乡镇企业已经多如牛毛,李会计没想到(中国人有个习惯,无论你走到哪里都是挑你最高的职务称呼),随之皆陷入产品同质化恶性竞争。一些老板使出浑身解数,结果却是订单越多亏损越大。

  于是,大家只好相邀来到李会计这里,请领导想办法解决。正在李会计苦恼时,李会计一个下海经商的同学所在的企业,从国外进口了一条生产线。因受困于设备的零部件进口成本高、周期长,且手续繁杂,他拿着进口设备的零部件图纸,救火一般,来到了李会计这里寻求进口设备零部件国产化解决途径。他同时也甩给李会计一套全是外文的零部件图纸,他也只能死马当作活马医,看着李会计能不能解决问题。

故事:散文《过往斋》彭长国-第2张图片-非凡网

  李会计这四年大学真没白上。他揣着图纸跑上海,驻北京,通过联营、技术入股、销售利润分成等在当时绝对是开先河的多种经营方式,最后真的被他解决了难题。李会计解决了同学的燃眉之急,也救了自己县里企业的命。李会计将这些方法总结后写成报告上呈县委县政府,然后又尝试将此模式延伸至其它行业,同样获得成功。县委县政府根据李会计的贡献,专门奖励他一辆小轿车。

  小吴电大毕业后,工人编制转成干部编制。半年后,小吴调入了县城的一所学校工作。小吴完全可以不用去学校,以李会计现在的人脉关系,她完全可以挑一个清闲、优雅的工作。她说她喜欢孩子,喜欢忙碌,在孩子中有素材,在忙碌中有灵感。其实,这是小吴拿来撑门面的,但在小吴自己的内心想法是:女人必须要工作,必须要有自立的经济基础,不能做男人的附庸。古人说的好: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这样才能成长。

  李会计和他新分配来的女大学生暧昧上了。这一天晚上下班,小吴被女大学生拦住。她告诉小吴,她怀孕了,是李会计的,希望小吴成全她。小吴找李会计确认了此事。小吴没有发作,平静得像是在谈论别人的事。小吴问李会计:“她比我漂亮吗?”“没有。”李会计低着头说。“是因为她比我学历高?”“也不是。”“那是为什么?”李会计恳求小吴原谅。小吴说:“我不会原谅的。”

  小吴和李会计办理了协议离婚后,小吴搬离了和李会计的家,她带女儿回到乡下父母家。小吴将父母的旧宅院子,植入花草,又买了些被人废弃的旧缸瓦罐布置庭院。她除了工作,闲暇,躲进她的“象牙塔”,以文学疗伤。

  李会计和小吴离婚以后,多次请托小吴的同事、领导撮合、带话,他后悔与小吴离婚,他是没经住女大学生的诱惑犯了错,请求小吴原谅。大家把李会计的悔意转达小吴,小吴都流泪回绝了。

  当大家再次见到小吴时,小吴已是一身职场白领装束,与大家印象中的小吴判若两人。

  小吴的勤勉也带动了学生,学生总是早早来到课堂,他们和小吴交流、互动,作业在课堂上就做好了。

  小吴虽然一副瘦小的身材,但她的教学方式总是能深深地吸引孩子们,她能把枯燥无味的课讲述的栩栩如生,通俗易懂,让学生更愿意去了解课文内容,学习中国代文化的魅力。小吴成全了自己,也照亮了学生。

  后来李会计又离婚了。李会计这次离婚的后,他那个大学生妻子举报李会计贪污挪用,偷税行贿,把李会计送进了监狱。小吴后来跟她学校的一位同事结了婚。

  日子就这样雅着俗着、苦着、乐着。不紧不慢、不咸不淡地一天天过着。它有点像七里溪,你忙也罢,你闲也吧,你苦也罢,你乐也罢,它都推着你向前进。而我们人就像是漂浮溪流上的一片落叶,忙了顺涓涓溪流漂向远方,闲了好像在溪流低洼处的漩涡里休息了片刻,匆匆忙忙地捕捉了一下溪边的风景后又匆匆上路。小吴就是这样看着窗前的柳枝从鹅黄变嫩绿,又从浓绿如荫到稀疏枯黄。一转眼小吴成老吴,小吴退休了。

  小吴退休后,退休了,不再案牍劳顿、风雨奔波;不再心负肩荷、分秒必争;不再风雨兼行,锱铢必较。悠哉游哉,一身轻松重新回到了乡下父母的家中。

  小吴把父母的老房子命名为“过往斋”,她还请市书法协会吴主席为她写了匾额,她恭恭敬敬地挂在厅堂的大门上,非常耀眼。

  小吴早已实现了她的作家梦,她在2005年时加入了江西省作协。退休以后,远离了喧嚣,真正是自由王国的百姓,可以听风听雨,也可以看天看云,喜笑怒骂皆由吾心。工作时,这事那事,自己喜爱的写作成了未竟的理想。现在有时间了,正好可以烹点儿文、煮点儿字,充实一下自己的退休生活。

  李会计出狱后,大病了一场,他已是残月映疏影,更是江天秋雨孤雁鸣。他只身一人,常常是孤坐在养老院的溪边钓明月。一次小吴去去养老院看望朋友的母亲,偶然发现李会计也在这家养老院。李会计住在一个塞了七八个人的房间,吃喝拉撒全在里面。小吴离开养老院前找到院长,她出钱将李会计安排住进了两人一室的房间。大家有点不理解小吴的做法,小吴说:“他是我女儿的父亲。”

  李会计坐在室外花坛旁边的木条椅上,双手合在胸前抱一根拐杖,眯眼打瞌睡。李会计已经老得认不出了,那张脸真像是一块“老姜”。

  小吴走到李会计身边,挨着他坐下。李会计没有动静。陪同小吴来的院长凑近喊了他一声,李会计睁开眼看了看院长,以为要他让座,他朝一边欠欠身子,又闭上眼睛。

  小吴从养老院回来,心情起了小小的涟漪。她无法平静地坐下来写作,她又出了“过往斋”。院子的篱笆上爬满丝瓜、扁豆和一些小喇叭花。散养的鸡鸭也自顾自地休憩、玩耍,悠闲地觅食。村前有一棵百年老樟树,浓荫蔽日。树荫下,一条青石板小径蜿蜒至村前的小溪,端处横陈一块长条石,蹲在条石上,举目可见远处戏水捉虾的孩童。不一会儿,倒影在水中的一个头戴一顶紫色绒线帽,身穿一件酒红色短风衣的影子被小鱼儿搅碎不见了。

  冬天来了的一天,这天正下着冷雨,小吴接到了院长打来的电话:李会计走了。

原创作家简介:彭长国,男,新余市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于《新余报》、《宜春日报》、《东莞日报》、《语文园地》等报纸杂志上。《我的老师》获江西省教育厅征文比赛二等奖;《永远欢唱的小溪》获《新余日报》征文三等奖。

故事:散文《过往斋》彭长国-第3张图片-非凡网

标签: 普希金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