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国真,1956年6月22日生于北京,当代诗人、书画家。1982年毕业于暨南大学中文系。1990年开始,汪国真担任《辽宁青年》、《中国青年》、《女友》专栏撰稿人。
1978年,他开始喜爱创作诗歌,据说受到了卢新华反思“文革”的小说《伤痕》的影响。陆续在《中国青年报》等受众为青年的报刊上发表诗歌后,1990年5月,汪国真的第一部诗集《年轻的潮》由北京学苑出版社出版,很快加印五次,印数达六十多万册,掀起一股“汪国真热”。
汪国真的诗歌通俗易懂,有自己的受众面、传播渠道,有自己的意义。汪国真的诗歌入选了多个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直到2009年,还有题为《汪国真你的名字就是一座指路的丰碑》的诗歌发表在杂志上。
但是红火过后归于平寂,几乎被公众遗忘,这也许是大多数诗人的宿命。汪国真也不能幸免,经历了不可思议的辉煌与失语后,汪国真在1990年代早期已逐渐离开公众的视野,成为仅存于过去的文化符号。
对于汪国真的诗歌,诗人欧阳江河说:“汪国真写的诗全是假诗,我认为最不是诗歌的东西,而他在写,这完全是对诗歌的一种毒害。”他还提到,诗人西川根本就不愿意谈论汪国真。
诗人王敖在微博上说:“在当代诗歌界,汪国真当了多年的替罪羊。他的句法,诗思的构造方式,是当时很多人共享的。贬斥他,并自以为现代的诗人,跟他主要的不同在于选取的词汇。就诗论诗,时间会缩小他们文本上的区别。”
媒体批评他的诗不如海子、顾城、舒婷等诗人,汪国真回应一句话:“秋色不如春光美,春光也不比秋色强。”这来自于他的诗歌《自爱》。
除了诗人身份,汪国真还是一名书画家。1993年,汪国真开始研习书法,欧阳询、王羲之、怀素一路练下来,还练习了毛体。除了书法,汪国真还画国画,写歌词、评论,据说给四百多首唐诗谱了曲,在北京和洛阳开设工作室。
2014年,他担任了广东卫视《中国大画家》节目的主持人。也就在这一年,他知道自己患了肝癌,并且于2015年4月26日2点10分去世,享年59岁。
汪国真诗歌是中国当代诗歌史上一个独特的现象,一方面以数亿计的读者喜爱他的诗歌,奉为经典,其深远影响无人能及。另一方面,诗歌界内部却始终不认可他的作品,称之为伪诗。你怎么看汪国真的诗歌?
诗歌
剪不断的情愫
原想这一次远游
就能忘记你秀美的双眸
就能剪断
丝丝缕缕的情愫
和秋风也吹不落的忧愁
谁曾想 到头来
山河依旧
爱也依旧
你的身影
刚在身后 又到前头
假如你不够快乐
假如你不够快乐
也不要把眉头深锁
人生本来短暂
为什么 还要栽培苦涩
打开尘封的门窗
让阳光雨露洒遍每个角落
走向生命的原野
让风儿熨平前额
博大可以稀释忧愁
深色能够覆盖浅色
自爱
你没有理由沮丧
为了你是秋日
彷惶
你也没有理由骄矜
为了你是春天
把头仰
秋色不如春光美
春光也不比秋色强
是否
是否 你已把我遗忘
不然为何 杳无音信
天各一方
是否 你已把我珍藏
不然为何 微笑总在装饰我的梦
留下绮丽的幻想
是否 我们有缘
只是源头水尾
难以相见
是否 我们无缘
岁月留给我的将是
愁绪萦怀 寸断肝肠
如果生活不够慷慨
如果生活不够慷慨
我们也不必回报吝啬
何必要细细的盘算
付出和得到的必须一般多
如果能够大方
何必显得猥琐
如果能够潇洒
何必选择寂寞
获得是一种满足
给予是一种快乐
给我一个微笑就够了
不要给我太多情意
让我拿什么还你
感情的债是最重的呵
我无法报答 又怎能忘记
给我一个微笑就够了
如薄酒一杯,像柔风一缕
这就是一篇最动人的宣言呵
仿佛春天 温馨又飘逸
选择
你的路
已经走了很长很长
走了很长
可还是看不到风光
看不到风光
你的心很苦 很彷徨
没有风帆的船
不比死了强
没有罗盘的风帆
只能四处去流浪
如果你是鱼 不要迷恋天空
如果你是鸟 不要痴情海洋
在梦里,我遇见了你
只记得花开碧树
可曾顾衾冷锦疏
最难忘
应是来时路
那会儿身影 不斜也扶
到如今
凭谁问甘苦
梦中事
笑是真笑
哭是真哭
只要明天还在
只要春天还在
我就不会悲哀
纵使黑夜吞噬了一切
太阳还可以重新回来
只要生命还在
我就不会悲哀
纵使陷身茫茫沙漠
还有希望的绿洲存在
只要明天还在
我就不会悲哀
冬雪终会慢慢消融
春雷定将滚滚而来
书画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 互 动 时 间 #
你怎么看汪国真的诗歌,说说吧?
推荐:2018年日历
2018年日历-《把日子过成诗》-
标签: 汪国真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