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有一种温情叫做地老天荒

非凡网 60 0

冰心:有一种温情叫做地老天荒

  易森

   是这样一个女子,她朴素大方充满爱心,总是活在童年温馨的回忆里,那里面有她全部的敏感和忧伤;她性情温婉,单纯透彻,相信世界的美好而绝少偏激和极端;她的文字具有女性独有的轻盈和细腻,柔美且毫不费力地捕捉住你心底最柔软的那些东西。她并不伟大,也拒绝崇高,只是宁愿去做好一个普普通通的妻子和母亲而已。

   她所有的作品都努力表达出这样一个主题:对生命的刹那感悟和对儿童、母亲的挚爱。当然,她的名字我们都知道:冰心。又一个典型的文如其人。然而知道她并不代表什么,有的时候肤浅地知道一个人等于漠视。人们正在疏远她的文字,至多只可以在文学史和一些儿童读物里见到她的名字。因为她的作品既不磅礴,也没有讨好人们的各种写作技巧和饱暖思淫欲的种种生活气息。似乎总是不是人间烟火,却又洋溢在你的身侧。

   琴声如诉,纤细地编织出一片空灵的宇宙之网。幽怨、惆怅却不哀伤,一缕情思,几多幻美。她知足于人生,感激一切,她的纯真让人怜惜不止。

   聪慧如水的冰心一进入现代文学就出手不凡。年仅19岁就发表了她的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两年后更写出了初期小说代表作《超人》,自此小说、诗歌、散文等各种文体齐头并进,尤以散文成就最高,时称“冰心体”。她是“五四”之后第一批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能从重重男性作家的世俗眼光中杀出,她是第一个成功的女性。这一点殊属不易。

   冰心最初的小说被冠以“问题小说”之列,以揭示社会青年的问题为主。但她的小说并不追求情节的铺张和对立,叙述也是行云流水般一路直下,注重个人主观感受和心理描写,没有真正的高潮和矛盾冲突的顶点。并且她很快就远离了这种“五四式”的主题。她是第一批写出反传统的白话文小说的作家,比鲁迅写出《狂人日记》晚了仅仅两年。

   冰心于1923年出版了《繁星》和《春水》两部诗集,是最早的也是唯一的登上新诗坛的女诗人。她的新诗是一种在泰戈尔和日本俳句影响下产生的“小诗体”,而这种诗体也恰恰符合了她纯净的文笔和性格。女诗人习惯于抓住自然界的瞬间感悟来表达自己对生命和时光流逝的不尽感慨和怅惘。她的努力为新诗体的最初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尽管这种贡献很快就被继起的更多的新诗人掩盖了。

   而冰心的散文无疑是她最为得心应手的文体。从有名的美文《笑》开始,她陆续写下了《往事》(二篇)、《寄小读者》、《南归》、《平绥沿线旅行纪》等优秀之作。在她的散文中,“博爱”是无处不在的。您能感受到她向你倾诉的声音,这种声音虽含着淡淡的忧愁,却蕴藏着更多的对人世的快乐和感谢,丝毫没有“得之我幸,不得我命”那般的颓废,迎面而来的都是别样的清香。她的散文的影响决不在当时的美文和小品文大师周作人之下,这在于她的散文更容易被当时的青年人所接受和认可,并能引起很大的共鸣的原因。

   她的《南归》是最令我感动的一篇,不是她的悲痛的渲染,而是她对失去母爱之后的天真流露。她对世界的爱,即使是她母亲的去世也不黯然减色。相反,她明知道人的宿命无法躲避却以祈祷的笔触去描述最痛苦的时刻的到来。她其实是无法面对亲人的死亡的,她的软弱,却是最有韧性的坚强。

   我喜爱她的文笔的自如和潇洒,不似如今一些作家的沉重、晦涩、或者是无能为力的放纵。她的文字透着古典和西化的融合,完全没有陈腐之气,富有春天的跳跃之感。中国白话文的语言解冻,在她的身上得到了一次完美的体现。

   冰心的父亲是有名的将领,父母之爱使她的天性无邪不二。她的先生吴文藻和她的爱情也让人动容,但文藻还是先她而去。她和巴金老人的友情让人仰视,可如今巴金老人正躺在上海的一间病房里,生命已经到了最后的路途,他至今也不知道他敬爱的冰心姐姐已经不在了。

   人无法正面躲过时间的刀锋,因为被刺痛我们感觉到了痛苦,我们甚至害怕清醒,我们是心怀恐惧的生灵。冰心的文章让我有一种超然的感觉,可以治愈我的浮躁和难熬。她本身就是一部温暖人心的作品,尽管她的作品没有一部是靠冲击力强劲和咄咄逼人来取胜的,她的心境无比宁静。她对生命的思考其实也有一种苦涩的笑容,但笑容里的人性的本真让人不忍嘲弄。

   我尊敬冰心姐姐,我的许多朋友们和我一样如此,事实上我们应该叫她冰心奶奶才对,但是她的文笔的姐姐形象让我们实在难以挥去。冰心姐姐的同义词就是善良和完美,且永不心生沮丧和不安,没有悲痛和绝望,只有一种地老天荒的温情,流淌其中。

标签: 冰心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