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法家沈鹏诗集《三馀再吟》

非凡网 69 0

  北京,一个雪后初晴的日子,接到沈鹏先生寄来的新版诗集《三馀再吟》,在皑皑大地慈祥静寂之间,捧茶品读那一行行诗句,感念古今诗韵之鸣响,别有意趣。

  “此地尘嚣远,萧然夜雨声。”那是诗人对多年前一个春夜茕居斗室静读时心境的回味;“稼穑歧黄炎帝业,生民至要是生计。”这是沈先生8年前过访炎帝陵时生发的感念;“和约分疆留重宝,只今大统众心归。”这是作者13年前访台北故宫博物院赏《散氏盘》时翰墨下的心境激赏。

  书法家沈鹏先生爱诗,爱得脱俗,但不出生。常常动笔,总是发乎情,缘于心,是诗意的天然流露。北宋词人周邦彦通晓乐律,其词规矩紧密,整齐调和,遣字运句活脱圆融,王国维却指出周邦彦用心太细,求之过苛,不免雕刻,损失单纯的生机。他说“咱们之作,其言情也必动人肺腑,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信口开河无矫揉装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

  中国艺术着重无法而法,最高的法即是顺乎天然,不劳人力;唐代皎然在《诗式》中说:“诗不假润饰,任其丑朴,但风味正,单纯全,即名上等”。从人工次序中逃遁,从法度中寻觅自由,这是诗人靠近生命,师法天然的情绪。

  沈鹏先生说,为了表达“情”,作诗所需求的全部包含窍门在内的“寄予”必不可少,但都环绕“情”为基点,为归宿。“欺情以炫巧”最要不得。以真情实感作扶引,诗不粘附诗人变成“第二生命”,而与诗人全身心合为一体,即诗人自身。“诗言志”,说到底是“情”,穿透实质,逾越时空,对当下的启示不会削弱,从古人的遗训中寻求现实意义,才体现出今人的才智。

  诗人是造境的高手,写境的高手。沈鹏诗《赵守镐先生书偈语有“万里无云万里天”之句,补为一绝》,“万里无云万里天,一程圆月一程船。人生俯仰如斯境,不立灵文便入禅”。这首诗对得精彩,充溢禅意,咱们都是浩渺国际的仓促过客,是滚滚红尘中的“寄儿”,每个人都等待抵达那“万里无云万里天”的对岸,那是安排性灵的灵囿,水漫漫,路长长,搭船待渡,圆月相伴,生命可待。

  《姑苏访沙曼翁》——“巷深不掩墨花香,春到姑苏细柳长。停步游人相点拨,‘一人弄’里一人藏”。这首小诗,一个难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没用,整篇是浅显的言语,但境地美丽,兴味隐跃,读来朗朗上口,诗意盎然。又如《新岁感事》,“岂失馀情忘乐忧?万花筒里镜中浮。诗无达诂偏求甚,事有当然曾未休。龙风祉祥恭纳吉,儒生迂阔动言愁。怎么了得杞人虑,豪取地球分月球”。这首诗开合大气,笔触灵动诙谐,可见诗人广大的胸襟,浪漫的幻想。

  《三馀再吟》中选登了沈鹏先生不少书作,内容均为诗词。沈老是当今书坛咱们,读者在吟读诗词的一起,又可赏识他的书法,确乎一读而诗书两赏。

  沈鹏先生兔年与龙年别离在光明日报宣布了两个联句,“兔毫落墨三江水,国务开春八阵图”。“龙孙吐节存高远,风羽摩云振大千”。这两个联句诗与书俱佳,笔力千钧,秀里藏锋,气象万千,刊登后广受好评。

  沈先生对诗书的了解,合了董其昌的说法:书法的极境是“渐老渐熟,乃造平平”。东坡先生论书法说“单纯烂漫是吾师”。书法的老境,是平平的拙境。拙,不是蠢笨,而是不争,淡去愿望,荡尽风烟,免除常识的葛藤,去掉论辩的企望,在没有机心与机巧的心灵中,泊然自处,完然自足。巧是别离境,拙是大全境。大全之境,无对待,无抵触,平平单纯,自由呈露。沈老之书已臻老境,他的书法在恬淡中有至味,在老境中神融笔畅,翰逸神飞。

  “学剑无能漫学书,空名浪得遂知虚。秃毫伴我输大方,养拙离群且索居”。沈鹏先生在诗中寄寓的是隐逸之思,世海沉浮,大风大浪,他独取艺术这安静的港湾。空名浮利,重重捆绑,种种羁绊,他挑选离群索居。艺海泛舟,心轻行稳,性灵愉悦,诗意飘飞。他在自由天地里悠游。在行间字里,咱们读到了诗人的清心与真意。

  相关内容:

  来源于文博艺术网/

标签: 李白诗集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