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罢》:徐志摩诗集中最压抑的一首诗,写于离别的车站

非凡网 119 0

520,音译好“我爱你“,是爱情的表白。但是徐志摩在这一天失恋了。

1924年5月20日这一天,徐志摩写了一首诗《去罢》,在陪同泰戈尔去山西太原的火车上。

去罢,人间,去罢

我立在高山的峰上

我面对着无际的苍穹

去罢,青年,去罢

与幽谷的香草同埋

悲哀付于暮天的群鸦

去罢,梦乡,去罢

我把幻景的玉杯摔破

我享受着山峰的海涛之贺

去罢,种种,去罢

当前有插天的高峰

去罢,一切,去罢

当前有无穷的无穷

徐志摩是一个乐观积极的人,只有在面对爱情挫折的时候情绪才如此的消沉,尤其是对林徽因求爱不得的时候。

《去罢》:徐志摩诗集中最压抑的一首诗,写于离别的车站-第1张图片-非凡网

徐志摩与林徽因在伦敦相识,那是1920年底的事情。1920年8月份,徐志摩中断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学习来到英国,因为英国剑桥有徐志摩向往的现代文学。

也就是在此后的两个月里,徐志摩认识了林徽因,是到林家拜访林徽因的的父亲林长民的时候认识的。徐志摩在国内的时候就认识林长民,因为林长民的好友梁启超,正是徐志摩的老师。从这层意义上说,梁启超实际上间接的促成徐志摩与林徽因的相识。

那一年林徽因16岁,徐志摩23岁。

徐志摩对林徽因应该是一见钟情的存有好感,因为认识林徽因后不久,就给林徽因开始写情诗。林长民我们可以从林长民1920年12月1日写给徐志摩的信中推测出。林长民的信中有这样的话——足下用情之烈令人感悚,徽亦惶恐不知何以为答,并无丝毫嘲笑,想足下误解了。可见这个时期,16岁的林徽因对徐志摩并没有什么儿女情长,将徐志摩的情书拿给父亲看,林父才这样委婉的劝阻徐志摩。

此后,徐志摩与林徽因的交往“正常”了起来。但1921年的6月,事情出现了变化。6月份,林长民游历欧洲,暂时居住在瑞士,把林徽因一个人留在了伦敦。

一个17岁的女孩,活泼开朗,哪能受得住一个人长期的独处?于是经常约徐志摩到家中聊天喝茶,也会经常去剑桥校园走走。当多年以后的1928年,徐志摩再次来到剑桥的时候,他一定回想起7年前的这段往事,校园里留下了很多他与林徽因的身影。所以说,《再别康桥》一诗,有一半是写康桥,一半写林徽因,别的不单单是康桥,还有与林的爱情。

徐志摩与林徽因第一阶段的恋情,持续了没有几个月,因为林徽因1921年10月岁父回国,徐志摩继续留在剑桥完成学业。

这一阶段,也许林徽因也是喜欢徐志摩的,只不过17岁的林徽因并不确定自己以后的生活,所以拒绝了徐志摩的求婚。

1922年8月,徐志摩回国,受聘在北大任教。这一时期林徽因是逃避徐志摩的,因为她还有另一个男人梁思成。

林徽因与梁思成是双方父母早就定好的婚约,当然双方父母也都是开明人士,愿不愿意还是看个人的选择。林徽因也没有想好是否嫁给梁思成,但这份婚约足以让她做事谨慎,躲避徐志摩灼热的目光。

《去罢》:徐志摩诗集中最压抑的一首诗,写于离别的车站-第2张图片-非凡网

你们认识照片中的这些人吗?

这一切因为一场戏剧《齐拉德》发生了改变。

1924年4月份,印度诗人泰戈尔受邀访华。徐志摩为泰戈尔的陪同和翻译,林徽因为泰戈尔北京站的翻译和陪同。

5月8日是泰戈尔的生日,梁启超张罗排练一场戏剧《齐拉德》为老诗人庆生。剧中,林徽因饰演公主齐拉德,徐志摩饰演爱神,林长民饰演四季之神阳春等,梁思成舞台绘景。

一位爱神,一位公主,多日的排练和朝夕的相处,让徐志摩重新燃起了沉寂的爱情,再次疯狂的追求林徽因。徐志摩不知道的是,前不久林徽因与梁思成都去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半官费留学生,不久后就要双双赴美念书,也就是说实际上林徽因已经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5月17日,泰戈尔基本完成了北京访问的行程,晚上工作人员举行了一次小小的欢送会。欢送会结束后,林徽因单独找徐志摩聊了会,告诉了她自己不久后就要跟梁思成一起到美国念书,等于明确拒绝了徐志摩的追求。

我们可以想象此后的几天里,失恋的徐志摩是怎么度过的,他一定很痛苦,一定要很多话要跟林徽因讲清楚。但苦于工作,一直需要陪同泰戈尔而没有机会去说。

5月20日这天,泰戈尔乘火车西行去太原,徐志摩陪同前往。火车站挤满了送别的人群,其中林徽因也去了。

火车开动的时候,徐志摩奔溃了。

他匆匆的写了一封信,信还没有完全写完,就要跳下火车送给林徽因,被同行一个英国人拦了下来,这封信一直被存在这名英国人的家中,信的内容是这样写的:

我真不知道我要说的是什么话,我已经好几次提起笔来想写,但是每次总是写不成篇。这两日我的头脑只是昏沉沉的,开着眼闭着眼都只见大前晚模糊的凄清的月色,照着我们不愿意的车辆,迟迟的向荒野里退缩。离别怎么的能叫人相信?我想着了就要发疯,这么多的丝,谁能割的断?我的眼前又黑了!

可见徐志摩失恋后的悲伤和不甘!

自己的爱人几天后就要去美国,车展上也许是他们最后一面,至少是作为有权利追求彼此阶段的最后一面。有很多挽留的话无处说,也许还有回旋的余地,但火车徐徐远去,说给谁听呢?

这一切泰戈尔看在眼里,他心疼这位被爱情折磨到几乎奔溃的年轻人,这一幕老诗人写到了自己的日记中。

火车出北京后,徐志摩稍稍平息了一点情绪,写出了这首徐诗中为数不多的压抑之作。当我们清楚了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后,会突然明白那么多“去罢”的意思,那是诗人徐志摩在绝望中与自己心爱的林徽因告别!只不过这份告别中充满了不甘和失落!

《去罢》:徐志摩诗集中最压抑的一首诗,写于离别的车站-第3张图片-非凡网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一首歌《离别的车站》:

当你紧紧握着我的手 再三说着珍重珍重 当你深深看着我的眼

再三说着别送别送 当你走上离别的车站 我终于不停的呼唤呼唤

眼看你的车子越走越远 我的心一片凌乱凌乱 千言万语还来不及说

我的泪早已泛滥泛滥 从此我迷上了那个车站 多少次在那儿痴痴的看

可是,徐志摩的这个离别的车站,没有拥抱,也没有呼唤,只有心在凌乱,泪水在泛滥。

写在文末的话这首诗中的“去罢”,很多人写成“去吧”,我想“罢”是不能写成“吧”字的,因为含义不同,“罢”代表着结束,而“吧”只是一个语气词,表示强调。

字不同,诗的意思就不同了。

标签: 徐志摩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