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那几首乐府民歌

非凡网 32 0

最近读唐诗三百首,颇觉不耐烦,以为唐人才情太过,于是再读《玉台新咏》、《乐府诗集》和《古诗源》,觉得三百篇之后,最可动人的,还是最初来自民间的那几首古乐府,抄录下来,以省爱好古诗的朋友翻检之烦。

  (击壤歌传为帝尧时老农所唱,远古先民混沌未分,无思无虑,饮食作息,一切以是为本,不去说它。)

  如《箜篌引》、《从军行》、《陌上桑》等,名目最初只是一首古辞的篇名,后来被文人作为乐府曲牌大量仿作,其动人的力量都不可同日而语了。民歌有感而发,并不是先花上几十年的时间学习了技法再来作诗,更不像司马相如那样的文丐为了在朝廷混饭吃而所作的辞赋,而是高兴就唱悲伤就哭,一派天真烂漫,也可算是天籁之音了。

  大约西汉无诗,只有民歌(相传苏武、李陵和枚乘的几首诗应是后代伪托)。刘邦项羽倒是各自留下来一首,刘项都是不读书的人,刘邦讨厌儒生,做了皇帝接见文人时摘下人家的帽子往里边撒尿;项羽英雄气短,儿女情长,再加上我们知道这两个人所作都是在一种最真切的情境下的慷慨悲歌,因此比民歌还要民歌。

  垓下歌

  (史记:汉围项羽垓下,夜闻汉军皆楚歌,惊曰:“汉皆已得楚乎?”起饮帐中,有美人虞姬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乃悲歌慷慨,歌数阙,美人和之。)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跳跃得让人摸不着头脑,连打油诗都不像。然而长歌当哭,呜咽缠绵,真英雄必非无情,千秋万代不能追尾。)

  《大风歌》

  (史记:高祖既定天下,还过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佐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歌之,酒酣,上击筑歌曰——)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沈德潜曰:“上言扫除群雄,末言守成。时帝春秋高,韩彭已诛,而孝惠仁弱,人心未定,思猛士其有悔心乎?”这首歌和《垓下歌》有的一比,同是毫无章法,纯以气胜,万万人所不能及。)

   李延年歌一首

  (武帝时乐工李延年得宠,唱了这样一首歌,其妹遂得幸。)

  北方有佳人

  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

  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

  佳人难再得

  《采莲歌》是一首纯粹的民歌,堪与国风《芣苢》相埒:

  《江南可采莲》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有两首写战争的歌,可与国风《击鼓》《东山》相比并,后一首《从军征》更其悲凉:

  《战城南》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

  为我谓乌:“且为客豪。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

  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禾黍不获君何食?愿为忠臣安可得?

  思子良臣,良臣诚可思。朝行出攻,暮不夜归。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烹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艳歌高古莫过于《公无渡河》,简直可列于诗经中作为第三百零六篇。

  《公无渡河》

  (古今注:朝鲜津卒霍里子高晨起刺船,有一白首狂夫,披发提壶,乱流而渡。其妻随而止之,不及,遂堕河而死。妻援箜篌而鼓之,作公无渡河之曲,声甚凄怆,曲终,亦投河而死。子高还,语其妻丽玉。丽玉伤之,乃引箜篌而写其声,名曰箜篌引。其辞曰——)

  公无渡河

  公竟渡河

  堕河而死

  当奈公何

  写小儿女情莫过于《有所思》,怨而且怒,怒而且发,发怒却不失可爱,一派天真烂漫,情态可掬。

  《有所思》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

  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

  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

  摧烧之,当风扬其灰。

  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

  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

  妃呼豨,秋风肃肃晨风飔,东方须臾高知之。

  (《古诗源》录其辞。沈德潜曰:“怨而怒矣,然怒之切,正望之深也,末段余情无尽。”这可谓深得其趣。可是下面他却说了两句很扯淡的话,殊不可解:“此亦人臣思君而托言者也。”又接着说:“鸡鸣二句,即《野有死麕》章意。”这倒说着了。)

  又如《艳歌行》,名为艳歌,其实极贞正,其辞曰:

  翩翩堂前燕,冬藏夏来见。

  兄弟两三人,流荡在他县。

  故衣谁当补,新衣谁当绽。

  赖得贤主人,览取为吾绽。

  夫婿从门来,斜柯西北眄。

  语卿且勿眄,水清石自见。

  石见何累累,远行不如归。

  辛延年的《羽林郎》,写一个羽林卫小兵崽子在胡家酒店调戏店主的女儿,那女孩儿谈笑之中给他碰了个软钉子。那羽林郎有点秋胡德性,女孩倒像名女罗敷。其辞曰:

  昔有霍家奴,姓冯名子都。

  依倚将军势,调笑酒家胡。

  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鑪。

  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

  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

  两鬓何窈窕,一世良所无。

  一鬟五百万,两鬟千万余。

  不意金吾子,娉婷过我庐。

  银鞍何煜爚,翠盖空踌躇。

  就我求清酒,丝绳提玉壶。

  就我求珍肴,金盘脍鲤鱼。

  贻我青铜镜,结我红罗裾。

  不惜红罗裂,何论轻贱躯。

  男儿爱后妇,女子重前夫。

  人生有新故,贵贱不相踰。

  多谢金吾子,私爱徒区区。

  下面就是那首家喻户晓的《陌上桑》。辞曰: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帕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

  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

  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罗敷前致辞:使君一何愚?

  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

  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

  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

  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

  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

  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

  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

  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胡适说:“(第一段)天真烂漫的写法,真是民歌的独到之处。后来许多文人模仿此诗,只能模仿前十二句,终不能模仿后八句。”因为前十二句可以臆想,可以逞才,而后八句却是全靠对生活对民间本地风光的熟稔。“坐中数千人,都说俺老公特别漂亮。这种天真烂漫的民歌写法,绝不是主持名教的道学先生们想得出的结尾法。”——胡适语)

  《陇西行》,据胡适说写西北妇女当家的,辞曰:

  天上何所有,历历种白榆。

  桂树夹道生,青龙对道隅。

  凤凰鸣啾啾,一母将九雏。

  顾视世间人,为乐甚独殊。

  好妇出迎客,颜色正敷愉。

  伸腰再跪拜,问客平安不。

  请客北堂上,座客毡氍毹。

  清白各异尊,酒上正华疏。

  酌酒持与客,客言主人持。

  却略再拜跪,然后持一杯。

  谈笑未及竟,左顾勅中厨。

  促令办粗饭,慎莫使稽留。

  废礼送客出,盈盈府中趋。

  送客亦不远,足不过门枢。

  娶妇得如此,齐姜亦不如。

  健妇持门户,胜一大丈夫。

  《上山采蘼芜》非常有趣,通过一个小小的喜剧场面,写出的是幕后苦涩的悲剧。辞曰:

  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

  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

  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

  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

  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阁去。

  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

  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

  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

  (被喜新厌旧的男人休弃的女子,路遇前夫,拳拳之情非一言所能尽。而那个毫无心肝的家伙却还在锱铢计较得失。男人的滑稽可笑更显出女子的辛酸。从技术上来说,这也是古诗中不可多得的上品。)

  还有比这更痛苦的歌。《东门行》写一个赤贫的小家庭的悲剧:

  出东门,不愿归。

  来入门,怅欲悲。

  盎中无斗米储,还视桁上无悬衣。

  拔剑出门去,舍中儿母牵衣啼:

  “他家但愿富贵,贱妾与君共餔糜。”

  上用沧浪天,故下当用此黄口小儿。(此句疑有错字)

  今时清廉,难犯教言,君复自爱莫为非。

  今时清廉,难犯教言,君复自爱莫为非。

  行吾去为迟。平慎行,望君归,

  白发时下难久居。

  (篇末有几处不可解,然沉痛哀切如闻如见。沈德潜曰:“始劝其安贫贱,继恐其触法网,餔糜之妇,岂在咏雄雉者下哉?既出复归,既归复出,功名儿女,缠绵胸次,情事辗转如见。叠说一过,叮咛反复之意。”)

  此类歌中,最动人的,要算《孤儿行》。辞曰:

  孤儿生,孤儿遇生,命当独苦。父母在时,乘坚车,驾驷马。

  父母已去,兄嫂令我行贾。南到九江,东到齐与鲁。

  腊月来归,不敢自言苦。头多蟣虱,面目多尘土。(土字本无,擅添)

  大兄言办饭,大嫂言视马。上高堂,行趋殿下堂,孤儿泪下如雨。

  使我朝行汲,暮得水来归。手为错,足下无菲。

  怆怆履霜,中多蒺藜。拔断蒺藜,肠肉中,怆欲悲。

  泪下渫渫,清涕累累。冬无复襦,夏无单衣。

  居生不乐,不如早去,下从地下黄泉。

  春风动,草萌芽。三月蚕桑,六月收瓜。

  将是瓜车,来到还家。瓜车反覆,助我者少,啗瓜者多。

  愿还我蒂,独且急归。兄与嫂严,当兴较计。

  乱曰:里中一何哓哓。愿欲寄尺书,将与地下父母,兄嫂难与久居。

  (沈德潜曰:“极琐碎,极古奥。断续无端,起落无迹,泪痕血点结掇而成,摇曳其词,令读者不得骤领。”)

  汉末的《孔雀东南飞》,是古乐府的集大成者。开篇两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是删减此前的一首歌《双白鹄》作引子,盖当时《双白鹄》尽人皆知,故孔雀篇只引两句来为本诗定调,所以在如今的我们才有点风马牛不相及。《双白鹄》辞如下:

  飞来双白鹤,乃从西北来。

  十十将五五,罗列行不齐。

  忽然卒疲病,不能飞相随。

  五里一反顾,六里一徘徊。

  吾欲衔汝去,口噤不能开。

  吾欲负汝去,羽毛日摧颓。

  乐哉新相知,忧来生别离。

  踟蹰顾群侣,泪落纵横垂。

  今日乐相乐,延年万岁期。

  我每读此诗都禁不住眼热鼻酸。生死相依之情,拳拳不已,可以人而不如鸟乎?此篇录于《玉台新咏》,只写一对白鹄,到此打住,寓言的力量无与伦比。而到了《乐府诗集》里,结尾多出八句,很像古诗十九首的窜简,删之可也。“窜简”抄出,以资比较:

  念与君离别,气结不能言。

  各各重自爱,远道归还难。

  妾当守空房,闭门下重关。

  若生当相见,亡者会黄泉。

标签: 乐府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