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哈赤皇顺康,
雍乾嘉道咸同光。
清朝一共十二帝,
最后宣统很悲伤。
清朝,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一共经历十二个君主,暂且不说清朝对中国历史发展有什么影响,先来看看这十二君主怎样的个人魅力。
百战展转起辽东,千钧运筹歼杜松。
振翅高飞忽垂翼,朔风长号祭鬼雄。
统一女真——努尔哈赤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出生一个小部酋长的家里,其祖、父死于与明朝的战火中。努尔哈赤用祖、父所遗的十三副甲胄起兵,经过5年的征战,努尔哈赤相继征服建州5部。随后又统一女真各部,建国号“大金”(史称后金)。三年后,努尔哈赤正式发动对明朝的战争,并迅速征服辽东。在山海关遭到明朝守将袁崇焕的击退后,死于疾病。
矢无虚发
据说,努尔哈赤曾和栋鄂部赫赫有名的、善于骑射的钮翁锦以百步之外的柳树为靶比试射箭。钮翁锦五矢中三中两失。努尔哈赤搭箭在弦,也连发五矢,结果矢矢皆中,从人见了,无不喝彩、敬服。
克绍箕裘成伟器,挽创帝业定鼎基。
方拥美玉弄麟儿,怅望榆关日低蘼。
满族汉化——皇太极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努尔哈赤第八子,是对满人汉化作出极大贡献的一位皇帝。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受推举袭承汗位。皇太极先与明朝讲和,并迅速征服朝鲜与漠南蒙古。重用汉将,削弱明朝实力,改国号为大清,女真族为满族。后多年征战,在清军入关已成必然之势时,皇太极猝死于清军入关前夕,未能实现夺取全国政权的夙愿。
玉玺之谜
野史记载,察哈尔林丹汗之子额尔克孔果尔率众归附皇太极,并献上历代传国玉玺。这块传国玉玺出自汉代,据传说有牧羊人见一头山羊三日不啮草,而不断用蹄子刨一个地方,牧羊人就在那块地方发现了汉代的这块传国玉玺。但这块传国玉玺并非是卞和得于荆山下的和氏璧。
冲龄紫微临京华,手运灵珠统夷夏。
只为薄命红颜顾,遂教缁衣罩残花。
身许佛门——顺治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皇太极第九子,六岁登基,由叔父摄政王和硕睿亲王多尔衮辅政,是清朝入关后的首位皇帝。后来,多尔衮出塞射猎,死于滦河,顺治提前亲政。在位十八年,顺治迁都北京,整顿吏治,除东南沿海之外,全国领土基本得到统一。
独宠鄂妃
影视剧中,顺治皇帝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是爱美人不爱江山。年轻的顺治对董鄂妃一见钟情,一月有余即使之从贤妃升迁至贵妃,三个月后又册为皇后。不幸的是,董鄂妃生下的皇四子百日而殇,董鄂妃从此一病不起,后病逝于承乾宫,顺治也因此剃发出家。
惊才绝艳出明堂,耿若长星照万方。
横绝罗刹遏狼子,复向夷洲靖大荒。
雄才大略——康熙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顺治帝第三子,八岁登基,十四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康熙帝少年时就挫败了权臣鳌拜,成年后坐镇北京取得了对三藩、沙俄的战争胜利,消灭在台湾的明郑政权,三征噶尔丹,并取得胜利,由此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
推广西药
康熙40岁得了疟疾,中医药未能治愈,康熙服用西药金鸡纳霜(奎宁)后,很灵验,病好了。此后,康熙便对西药发生兴趣,命在京城内炼制西药,还在宫中设立实验室,试制药品,亲自临观。
明敏严刻铁面王,受承大统继苍茫。
励精唯图天下治,何计身后论短长。
勤先天下——雍正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康熙帝第四子,雍正帝即位后勤于政事,加强了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设立了军机处。这一系列改革对于康乾盛世的连续具有关键性作用。
西服与眼镜
在中国最早穿西服的是雍正帝,至今在故宫尚保留他的这一画像。此外,雍正帝也很喜欢西洋眼镜。据不完全统计,造办处为雍正帝专门制作的各式眼镜达35副之多。雍正帝把这些眼镜随处安放,每到一地,随手可取。
富贵天子十全功,壮游江山乘玉龙。
文彩风流四库全,高楼明月两从容。
好大喜功——乾隆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雍正诸子中排行第四,因长兄、三兄早夭而实为第二子。在位六十年,禅位后又继续训政,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掌权时间最长的皇帝。乾隆时期武功繁盛,正式将新疆纳入中国版图,清朝的版图由此达到了最大化。此外,乾隆编著了《四库全书》,使汉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诗歌之最
乾隆是世界上产量最多的诗人,他一生作诗41863首,而《全唐诗》作者2200多位,一共才48000余首。可惜的是,他的诗生僻难懂,十分拗口,这可能是他作诗如此之多,却没有一首流传下来的原因。
和珅跌倒尔吃饱,奈何白莲不肯饶。
鄂豫数载干戈乱,遂使红日转蓬蒿。
谨守祖业——嘉庆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乾隆帝的第十五子。在位前四年并无实权,乾隆帝死后才独掌大权。嘉庆对贪污深恶痛绝,他肃清吏治,惩治了贪官和珅等人。在位期间正值世界工业革命兴起的时期,也是清朝由盛转衰的时期。这时期发生了白莲教之乱,鸦片亦开始流入中国。清朝出现了中衰。
惩治和珅
乾隆皇帝刚去世,嘉庆在办理大丧期间,果断采取措施,对权臣贪官和珅进行革职抄家,进而又很快赐死和珅。因抄家时获得和珅所匿藏的财产白银八亿两,相当于当时清政府十五年收入,民间称为“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空具励精图治心,枉嗟时事怡效颦。
忽闻海上炮声隆,长为天朝做悲音。
崇俭倡廉——道光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嘉庆帝第二子,是清朝唯一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皇帝。道光在位期间,整顿吏治,整厘盐政,通海运,禁鸦片,力行节俭,勤于政务,但其才略有限,社会弊端积重难返。其在位期间,鸦片战争爆发,清王朝陷入危机。
简朴逸闻
据说道光穿的套裤,膝盖处破了,让人在上面补了一块圆绸,这就是一般说的打补丁。一次,他见军机大臣曹振镛裤子膝盖处有补缀痕迹,便问:“你的套裤也打补丁吗?”曹振镛回答:“裤子易做,但花钱多,所以也打补丁。”道光又问:“你裤子打补丁要多少钱?”曹说:“要三钱。”道光说:“你们在宫外做东西便宜,我在宫内还要五两。”
内忧外患古罕无,苍惶北狩意何如?
殚精竭虑终无济,最是参商在手足。
内忧外困——咸丰清文宗爱新觉罗·奕詝,道光帝第四子,清朝以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有实际统治权的皇帝。咸丰帝在位期间,试图使内忧外患不断的大清帝国起死回生,因此,他即位后勤于政事,重用曾国藩,镇压了太平天国。但清朝积习难改,最终以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收场。
邂逅懿妃
慈禧天生丽姿,容貌出众,获得咸丰帝的宠幸。因她书法不错,咸丰帝不少奏章便让慈禧代阅。慈禧于权力有着本能的兴趣与敏感,她不断参与政事,为咸丰帝出谋划策,为日后的垂帘听政提供了便捷与基础。
珠帘玉座隔母子,无情帝乡怎念慈?
莫道中兴图国运,崩猝莫名在隐疾。
短暂中兴——同治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咸丰帝长子。六岁即位,由于年纪太小,被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十八岁时,两宫太后退居幕后,同治得以亲政,却在亲政第二年意外驾崩。在位期间先后平定陕甘回变,兴办洋务运动,清朝后期出现了一个政治稳定的时期,史称“同治中兴”。
人物癖好
据野史记载,王庆祺提前开发同治男女方面的情趣,给他提供淫秽画册,同治看得乐此不疲,并且心中逐渐有了一座“断背山”,此后与长得“丰美仪”的王庆祺发生了不该发生的故事。
骤蒙天宠卜吉凶,逶迤国事坐望穷。
戊戌君子碧未凝,瀛台日落向莽从。
无力回天——光绪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父亲醇亲王奕譞。即位初期,由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后来慈安太后崩逝后由慈禧太后一人垂帘。甲午战争中,光绪虽极力主战,但终因朝廷腐败,而以清朝战败告终。后来又实施了短暂的戊戌变法(百日维新),但却遭到慈禧太后幽禁,最终暴毙身亡。
死因之谜
光绪被幽禁后,病情突然转危,不久死去。2008年,经过对光绪皇帝残留的一缕头发的鉴定,证实死于砒霜中毒。至于原因,有人认为是慈禧因戊戌变法与之决裂,因而毒死了他;有人认为是袁世凯负恩反戈,将其毒死;也有人认为下手者应是大太监李莲英。
油尽灯枯事难知,襁褓嘤嘤语话迟。
危楼更无栋梁才,辛亥惊雷散帝姿。
末代君王——宣统爱新觉罗·溥仪,摄政王载沣长子,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曾三次做皇帝,第一次是在慈禧的安排下三岁即位,辛亥革命爆发后被迫退位,当了三年的末代皇帝;第二次是复辟时期,前清遗臣张勋兵变,但只做了十二天的皇帝就因段祺瑞空袭而退位;九一八事变后,在日本人的控制下,宣统第三次做了满洲国的傀儡皇帝,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才再次退位。
著书立传
宣统因其戏剧性的经历,曾著有自传《我的前半生》,于1964年4月由群众出版社出版。
*根据百科整理
标签: 清朝的诗句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