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和杜甫有远亲关系。
以区别于杜甫,杜牧被称作小杜。
他们的诗风各不相同。
杜牧,号樊川,有《樊川文集》。
杜牧出生世家,祖父杜佑有史书《通典》传世。
杜牧也有许多咏史诗。
他早年春风得意,写下了这首诗:
赠终南兰若僧
家在城南杜曲傍,两枝仙桂一时芳。
禅师都未知名姓,始觉空门意味长。
门第显赫,蟾宫折桂。
自傲的才子遇见淡泊名利的禅师,变得平静澄明。
杜牧流连歌舞之地在当朝是知名的。
除了这类诗和咏史诗,杜牧还有咏怀诗可观一览。如:
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
百感衷来不自由,角声孤起夕阳楼。
碧山终日思无尽,芳草何年恨即休?
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
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
张祜(hù),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
他的著名诗有《宫词二首(其一)》: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何满子”指悲伤的曲调。
回到原文,这首诗写给张祜,诗人为他的怀才不遇感到同情,对当局不珍惜人才感到遗憾不满。
张祜把诗歌看得比高官厚禄更重,没有谁及得上他的清高豁达。
这首诗以“百感衷来不自由”开场,先发制人。
表达了诗人对张公子才华的赏识,并为他的仕途不顺打抱不平。
接下来看一首登高怀远的诗:
九日齐山登高 / 九日齐安登高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
牛山,山名。在今山东省淄博市。
春秋时齐景公登上牛山感到终有一死而悲哀下泪。(“若乎滂滂去此而死乎!”)
后遂以“牛山悲”等喻为人生短暂而悲叹。指对事物迭代感到悲哀。
既然并非今世才有此恨,又何必像齐景公那样独自伤感流泪呢?
这就犹如杜牧的一句诗:“人生直作百岁翁,亦是万古一瞬中”。
人的一生,也就那一分,一秒,一瞬间。
“涵”,为包含。
翠微是碧山。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富有哲理。
正因为难得高兴,才要珍惜当下,值得尽欢。
可以酩酊大醉,何必因无常泪满青衫?
这首诗让人想到杜甫的《九日蓝田会饮 / 九日蓝田崔氏庄》: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吹帽”,指孟嘉落帽,潇洒之态。
老杜这里是强颜欢笑。
同是登高怀远,杜甫之悲凉,杜牧之旷达,让人感慨。
杜牧始终是“风流才子”。
早期的风流,在于歌舞之地。
后来的风流,在于精神贵族。
“尘世难逢开口笑”,且珍惜今朝。
于是——明年春梦回,祝汝满盆花。
标签: 尘世难逢开口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