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咏柳
1、你知道下面的字在文中的正确读音吗?请在正确的读音上打“√”。
妆(zhuānɡ ) 绦(tāo) 似(sì)
2、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贺知章。
3、请你写出下面划线字在文中的意思。
妆:装饰,打扮。
裁:裁剪。
似:如同,好像。
4、根据古诗,回答问题。
这首诗的结构独具匠心,先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最后写柳叶,由总到分,条序井然。
5、“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柳条比作绿丝绦。这样比的原因是:
(1)它们的颜色相似:绿丝绦是绿色的,柳条也是绿色的。
(2)它们的形状相似:绿丝绦是长长的条状,柳条也是长长的条状。
6、“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运用设问和比喻的修辞方法,写出了柳叶细长的特点,把春风比作剪刀,写出春风乍暖还寒的特点,是全诗的点睛之笔,由对柳树的赞美巧妙过渡到对春天的赞美。
回乡偶书
1、你知道下面的字在文中的正确读音吗?请在正确的读音上打“√”。
少(shào) 衰(cuī ) 识(shí)
2、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贺知章。
3、你能写出第一句诗的两组反义词吗?
少-老 小-大
4、请你写出下面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乡音:家乡的口音。
衰:减少
5、根据意思写诗句。
(1)我年少时离开家乡,到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鬓角的毛发却已斑白。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2)家乡的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我。他们笑着询问我: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6、根据古诗,回答问题。
(1)这首诗是久客异乡、缅怀故里的感怀诗,写于初来乍到之时,抒发久客伤老之情。
(2)这首诗用了比对的手法,首句用“少小离家”与“老大回”的句中自对,第二句以“鬓毛衰”具体写出了“老大”之态,并以不变的乡音映衬,概括写出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
凉州词
1、你知道下面的字在文中的正确读音吗?请在正确的读音上打“√”。
饮(yǐn ) 场(chǎnɡ ) 征(zhēnɡ )
2、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翰。
3、请你写出下面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催:催促
沙场:战场
4、根据意思写诗句。
(1)甘醇的葡萄酒装满了夜光杯,刚准备喝时马上传来琵琶的促催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2)我醉倒在沙场上你不要见笑,自古以来出征打仗的有几个人还能回来?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5、根据古诗,回答问题。
这首诗写艰苦荒凉的边塞的一次盛宴,描摹了征人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诗中以生活的美好与战争的残酷做对比,抒发了人生感叹,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充满热爱,对死亡并不畏缩的豪迈气概。
登鹳雀楼
1、你知道下面的字在文中的正确读音吗?请在正确的读音上打“√”。
尽(jìn) 更(ɡènɡ)
2、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之涣。
3、请你写出下面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白日:太阳。
依:依傍。
尽:消失。
欲:希望、想要。
穷:尽,使达到极点。
4、根据古诗回答问题。
(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
(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写的是诗人还想进一步看尽远方景物。
(3)这首诗告诉我们的道理是: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如果想得到更多的知识、道理,则要站得更高一些,要有积极进取的精神与高瞻远瞩的胸怀.
5、鹳雀楼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历史文化名楼。
春晓
1、你知道下面的字在文中的正确读音吗?请在正确的读音上打“√”。
觉(jué) 处(chù) 少(shǎo)
2、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
3、“春眠不觉晓”中“晓”的意思是(A )
A、早晨 B、晚上 C、中午
4、“处处闻啼鸟”中“闻”的意思是( B)
A、鼻子闻到 B、耳朵听到 C、眼睛看到
5、请你写出下面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啼鸟:鸟的啼叫声。
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6、根据古诗回答问题。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两句诗写诗人因春宵梦酣,天已大亮了还不知道,一觉醒来,听到的是屋外处处鸟儿的欢鸣.
(2)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两句诗句是联想,诗人昨夜在朦胧中曾听到一阵风雨声,现在庭院里盛开的花儿到底被摇落了多少呢?
(3)这首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
7、这是描写春天(季节)的古诗,我还能再默写一首。
咏柳 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泊船瓜洲 宋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标签: 春晓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