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贬官黄州后的作品。苏轼二十一岁得中进士,三十岁之前大部分时间都过着书房生活,然而他仕途坎坷,随着北宋的政治风浪几度沉浮。元丰二年( 1079年),苏轼四十三岁时因作诗讽刺新法而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个闲职,使他得以在旧城营地辟畦耕种,游历访古。
政治上的失意滋长了苏轼回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心理情绪,但由于其胸怀豁达,总能在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历史风云人物的激励下,借景抒怀,留下了一首首脍炙人口的名篇,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则为其代表。苏轼是个旷达豪迈的人,尽管在政治上屡次失意,但却从未对生活失去信心。
词中恰如其分地体现出了词人的这种复杂心情,虽是写于失意,也书写失意,然而格调却分外豪壮,跟其他失意文人的同主题作品迥然不同。词作中的豪迈情调首先表现在对赤壁景物的描写上。《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在写作方法上的主要特点是结合写景和怀古来抒发个人感情。
上半阕是对赤壁的描写和赞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长江的非凡景象,古战场的险要形势,都给人以豪放壮大之感,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下半阕则刻画周瑜形象,倾注了作者对历史英雄——周瑜的敬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周瑜的英资与伟业无不让人艳羡。最后借“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来表达自己的感叹。全词意境开阔,感情豪迈奔放,语言生动形象。
标签: 赤壁怀古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