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dy{background:url(}
.content{BACKGROUND-COLOR: transparent ;COLOR:black; FONT-FAMILY:华文中宋; LINE-HEIGHT:28px; FONT-SIZE: 20px}
从古代诗词里看封建官吏的“穷酸”相
作者:浪跡浮雲
以前的朝廷小官,待遇微薄,宋诗常将个中苦况表露出来。例如:陆游「假中,闭户终日,偶得绝句」中「官身常欠读书债,禄米不供沽酒资。」经常欠书店的债,又没有酒钱。这诗不管有沒有夸张,想必与实情也相去不远。
秦观(1049→1100),字少游,又字太虚,今江苏高邮人,北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进士。曾任蔡州教授、国史院编修官等职。有《淮海集》。他的诗,修辞非常精致,敲点匀净,但常常落于纤巧。
秦观在他的老师苏轼引荐之下,作了国史院编修官;到了京都三年,生活依然很苦。他住处附近有位钱尚书,于是秦观写了一首七言绝句「春日偶题 呈钱尚书」:
【三年京国鬓如丝,又见新花发故枝。
日典春衣非为酒,家贫食粥已多时。】
﹝三年的京都生活,使我发白鬓霜。(这时的秦观,已经年过四十。)现在又看到老枝上长出了新花苞。我每日典当春衣,并非为了沽酒。而是因为家贫,只靠喝粥果腹,已有好一段时日了。﹞
第三句「日典春衣非为酒」,典出杜甫〈曲江〉诗:「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秦观向钱尚书陈诉苦情之后,据说月俸加了米二石(约合现在400斤大米)。显然这首陈情「诗」,还是颇具效果的。
如今,大小官員豪氣十足。建樓堂館所,住豪華別墅,吃山珍海味,包二奶三奶,開名牌小車。玩完情人,還不忘寫“性**愛**日記”;錢多的沒地方放,要往漁塘裡沉。如果秦观地下有知,定叹生不逢时!
标签: 古代诗词